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1541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可知,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强调尊

2、宗敬祖的文化认同,都是正确的;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说法错误,应是重义轻利;故此题应选A项考点:宗法制点评:宗法制对后世(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敬,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2)宗法思想仍对现代中国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祖宗祠堂、祖坟祭奠、家族礼仪,家庭中长子的地位和责任。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法定化等。(3)宗法制重视家族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宗法制过分强调家族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

3、,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等2.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 西周B. 秦朝C. 西汉D. 宋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解。题干中的“封建时代”是指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或“封建诸侯,以蕃屏周”,即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因此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西周,故答案为A。秦朝开始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后世继续这一制度,故“郡县时代”对应的是BC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4、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3. 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 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C. 反映了诸侯之间的经济关系D. 嫡长子继承制是分封制的核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下中央并不直接干预各诸侯国内部事务,各诸侯国共同奉周天子为共主,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所以A D两项表述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B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点评:高考中对分封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分封制的内容(分封制的内容: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

5、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和分封制的影响或作用。4.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国大夫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记载反映了周朝实行A. 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B. 世袭制、分封制、礼乐制度C. 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D. 世袭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可知是分封制和宗法制,根据材料“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可知是礼乐制度,故C

6、项正确。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5. 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北侧的太庙(如图)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200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这种传统礼制应为A. 内外服制度B. 宗法制C. 分封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天就是天道(自然规律),祖就是宗庙的祖先神;“敬天法祖”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故B项正确。内外服制度是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与材料的“敬天法祖”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敬天法祖”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分封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敬天法祖”

7、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中央集权制无关,排除D项。6.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重视A. 宗法关系B. 道德规范C. 战争祭祀D. 儒学思想【答案】A【解析】“同姓则同德”体现了一种血缘关系,这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形式之一,故A正确;道德规范这个概念过于宽泛,不具体,材料中体现的是宗法制度,故排除B;材料中涉及祭祀,但只是表面语义,材料的重点是宗法制度,故排除C;儒学思想重视仁与礼,材料中未涉及有关信息点,故排除D。【点睛】根据关键信息“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可知统治者重视宗法关系。7. 据礼记玉藻记载

8、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西周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B.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B【解析】根据“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说明西周是按照级别规定祭祀用品数量,充分体现了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而不是西周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且商周时期属

9、于青铜时代,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而是强调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排除D项。8. 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A. 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B. 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C. 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D.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答案】D【解析】“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故D正确;“立子以贵不以长”不符合“长幼有序”,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权利继承问题而不是分封问题,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9. 西周时期,用于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的制度是A.

10、 分封制B. 井田制C. 宗法制D. 礼乐制【答案】C【解析】据题干“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目的,故C项正确;西周建立之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这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井田制属于土地制度,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词“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宗法制的目的入手正确理解关键信息,同时,注意区分分封制、井田制、礼乐制等相关概念,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

11、0.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九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秦朝中央主要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因此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11.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

12、. 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 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A、B项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郡县制12. “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

13、制度是A. 宗法制B. 皇帝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才是本题的题眼,郡县制不再世袭而是由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不再世袭当然造成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所以本题答案是D郡县制。另外,ABC三个制度均不具备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的功能。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13. 根据秦朝的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着,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A. 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B.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 协助丞相管理军事D

14、. 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14.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D.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可知,秦朝以后,玉玺为天子独用,群臣不敢再用,反映了皇帝的独尊和皇权至上,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信息“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不符,排除。C项是对材料

15、的误解,秦朝以后,玉玺为天子独用,群臣不敢再用,排除。D项不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结合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5. 秦王赢政在初并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定为自己的尊号。他的本质意图在于A. 标榜自己的功德B. 追求制度创新C. 显示与众不同D. 强调君主的权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皇帝制度。根据所学知识,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感觉以前的称号“王”不能与自己的功绩相匹配,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诏,为皇帝专称,任何人不得使用,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16. 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 秦朝B. 西汉C. 南北朝D. 唐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时有叛国而无叛郡”即可判断是地方分封的诸侯国发动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