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2015届初二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与答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61628147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七中2015届初二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与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都七中2015届初二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与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都七中2015届初二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与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都七中2015届初二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与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都七中2015届初二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与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七中2015届初二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与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七中2015届初二上语文半期考试试题与答(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级语文八年级上册半期考试题卷 命题:A卷:汪晓兰 B卷:王晓霞 审题:邹雯雯 提示: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AB合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A卷分为第卷和第卷。 A 卷 ( 100 分 ) 第 I 卷 ( 24分 )一基础知识 (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我已歼(qin)灭及击溃(ku)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si),封锁长江。B.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cun),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zh)歪了一下。C.情郁(y)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xi)

2、便往往触他之怒。D.这是某种令人惊骇(h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x)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pi)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她要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坟堆。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腊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嶂。B. 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C. 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宵,响遍山谷。回音在倾泄的雨中瞭绕不绝。D. 他那棵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响都没有动,那极短的头发,似刚收割过的庄家茬,高低

3、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幅浮雕作品雕刻家创作得绘声绘色,非常吸引人。B.大多数人都不喜欢他那种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的人。C.这群孩子追逐嬉闹,无忧无虑,他不禁触目伤怀,想起了自己儿时欢愉的时光。D.我们对你的这点微乎其微的帮助,微不足道,不值一提,无须挂齿。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两支篮球队旗鼓相当,比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B.这篇散文通过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描写,充分揭露了人物的美好情怀。C.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D.当你有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再来细读朝花夕拾,你一定会温故而知新,掩卷三思,

4、唏嘘不已。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2分,每小题3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

5、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很多) B.亭亭净植(立) C.男有分(职分,职业) D.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菊之爱 无丝竹之乱耳 B.同予者何人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天下为公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欲穷其林7.下列语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B.石青糁之C.诎右臂支船 D.选贤与能 8.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爱莲说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主题得以加深

6、。B.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厌弃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躬耕自资,热爱田园的高贵精神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C.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D.“大同”理想社会尽管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 第卷 (共16分)三.积累与运用(10分)9.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

7、不闭,是谓大同。译文: 10.用课文原句填空。 (6分,1分6句)晴川历历汉阳树, 。僵卧孤村不自哀, 。 ,决眦入归鸟。 ,浑欲不胜簪。陋室铭的主旨句: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1-14 题。 (6分)【甲】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

8、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乙】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

9、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明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1.阅读佳作名文,总是需要用心细品,才能咂摸出文字背后的意味。【甲】【乙】选文中的“什么”一词,你读出了什么意味?

10、(2分)【甲】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乙】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答: 12.结合语境,从动词“攥”的角度赏析句子。( 2分)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答: 13.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中的“我”“愧怍”什么呢?(2分) 答: 五作文 (60 分 ) 请以琐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事辛酸得让你想落泪,总有一些人感动得让你眼含热泪;忆

11、及曾经,总有一个人一些事值得你怀念追忆 要求:你可以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选取最熟悉的场景、细节,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B 卷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4分) 辋川六言(其五)来源:21世纪教育网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注释】辋川:地名。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1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2分) 2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13分)为 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