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八年制课件7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27942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八年制课件7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八年制课件7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八年制课件7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八年制课件7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八年制课件7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八年制课件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八年制课件7(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维生素与无机元素,VITAMINS AND MINERAL ELEMENTS,定义:维生素(vitamin)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一、维生素,A、D、E、K,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指人体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下的化学元素,主要包括铁、碘、铜、锌、锰、硒、氟、钼、钴、铬等。,二、无机元素,定义:无机元素(minerals)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也必不可少的元素。,分类,常量元素(macroelement):钠、钾、氯、 钙、磷、镁等。,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Lipid-so

2、luble Vitamin,共同特点: (1)均为非极性疏水的异戊二烯衍生物 (2)不溶于水,溶于脂类及脂肪溶剂 (3)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存,并随脂类一同吸收 (4)吸收的脂溶性维生素在血液与脂蛋白及某 些特殊结合蛋白特异结合而运输 种类: Vit A, Vit D, Vit E, Vit K,脂溶性维生素结构不一,执行不同的生物化学与生理功能,缺乏时可导致缺乏症。,(一)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正常视觉,主要结构:,主要来源:,A1(视黄醇) A2(3-脱氢视黄醇),天然形式:,动物来源肝、蛋黄、牛奶、鱼肝油、 植物来源胡萝卜、玉米、绿叶蔬菜等,维生素A的化学本质是一个具有脂环的不饱和单元醇,

3、由b-白芷酮环和二分子异戊二烯构成的多烯化合物。,一、脂溶性维生素结构、功能不一,运输形式:,活性形式:,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是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主要生化/生理功能,1. 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视紫红质),维持正常视觉。,2. 调节基因表达和组织分化,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上皮组织结构完整性。,全反式视黄酸和9-顺视黄酸是执行这一重要功能的关键物质,与细胞内核受体结合,与DNA反应元件结合,调节某些基因的表达。,3. 抗氧化作用,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在氧分压较低的条件下,能直接清除自由基,有助于控制细胞膜和富含脂质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主要结构:,主要来源:,(二)维生素

4、D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维生素D是类固醇的衍生物,肝、蛋黄、牛奶、鱼肝油等,VitD3的活性形式: 1, 25- (OH)2-VitD3,维生素D3在体内的转变,主要生化/生理功能,1. 调节钙磷代谢,1,25-(OH)2D3可通过信号转导系统使钙通道开放,促进小肠和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影响骨组织的钙代谢,从而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正常水平,促进骨和牙的钙化。,2. 促进骨盐代谢与骨的正常生长,3. 组织细胞分化、免疫调节等,调节多种组织细胞分化 促进胰岛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 抑制某些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分化,主要结构:,主要来源:,(三)维生素E的主要功能是抗氧化作用,维生素E是生育酚类化合物

5、,苯骈二氢吡喃的衍生物,生育酚(tocopherol): 、和4种 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 、和4种,麦胚油、大豆油、葵花油、花生油和玉米油和绿叶蔬菜、豆类和谷类中,活性形式:,生育酚,主要生化/生理功能,1. 抗氧化作用,机制: 捕捉过氧化脂质自由基,保护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2. 促血红素生成,3. 基因表达调控,能提高血红素合成的关键酶活性 -氨基-酮戊酸(ALA)合酶 ALA脱水酶,上调或下调生育酚的摄取和降解相关的基因:延缓衰老 脂类摄取与动脉硬化的相关基因: 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基因、细胞黏附与炎症的相关基因:抗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细

6、胞信号系统和细胞周期调节的相关基因:抑制细胞增殖,抗肿瘤,(四)维生素K的主要功能是促凝血作用,主要结构:,主要来源:,维生素K是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人工合成K3,天然形式:,K1 植物甲萘醌或叶绿醌,K2 肠道细菌的产物,主要生化/生理功能:,活性形式:,甲基1,4-萘醌,1. 促进肝合成凝血因子II、VII、IX、X、抗凝血因子蛋白C和蛋白S等,2. 维持骨盐含量,减少动脉钙化,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可导致疾病,(一)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干眼病,主要缺乏症与中毒,主要临床用途,1.缺乏:夜盲症、干眼病、皮肤干燥、毛囊丘疹 2.中毒:肝、神经、皮肤损伤,高脂血症与高钙血症,骨与软组织钙

7、化,用于夜盲症、干眼病等的治疗,(二)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佝偻病,主要缺乏症与中毒,主要临床用途,维生素D缺乏: 儿童佝偻病(rickets) 成人软骨病(osteomalacia),用于佝偻病、软骨病的治疗,维生素D中毒:主要表现为高钙血症、高钙尿症、高血压和软组织钙化等。,(三)维生素E缺乏可导致轻度贫血,主要缺乏症与中毒,主要临床用途,1.缺乏:人类维生素E缺乏无明显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维生素E缺乏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贫血、水肿、丘疹样皮疹,或见婴儿哭闹不安、呼吸急促。早产儿维生素E缺乏易患新生儿硬肿症 2.中毒:维生素E在正常剂量下不出现中毒,用于习惯性流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治疗,(四

8、)维生素K缺乏可导致出血,主要缺乏症与中毒,主要临床用途,1.缺乏:皮下、肌肉、胃肠道出血 2.中毒:尚未发现中毒现象,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的治疗,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易溶于水,故易随尿液排出 体内不易储存,必须经常从食物中摄取 作用比较单一,主要构成酶的辅助因子直 接影响某些酶的催化作用,概 述,种类:B族维生素,维生素C,共同特点,焦磷酸硫胺素(thiamine pyrophosphate, TPP),硫胺素(thiamine),一、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是辅酶的成分,(一)维生素B1的辅酶形式是焦磷酸硫胺素,维生素B 1是由含硫的噻唑环及

9、含氨基的嘧啶环所组成,又称为硫胺素(thiamine),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hiamine pyrophosphate,TPP)。,TPP是-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也是转酮酶的辅酶 在神经传导中起一定的作用,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生化作用,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riboflavin) 体内活性形式为黄素单核苷酸(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二)维生素B2的辅酶形式是FAD和FMN,Vit B2,FMN,AMP,FAD,生化作用:FMN及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如脂酰CoA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等)的辅基,主要起氢传递体的作用 缺乏症:口角炎,唇炎,阴囊炎等,维生素P

10、P包括: 尼克酸(nicotinic acid) 尼克酰胺(nicotinamide),体内活性形式: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三)维生素PP的辅酶形式是NAD和NADP,NAD+:R为 H,NADP+:R为,尼克酰胺,生化作用,NAD+及NADP+是体内多种不需氧脱氢酶(如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的辅酶,起传递氢的作用。,(四)泛酸的辅酶形式是辅酶A和酰基载体蛋白,泛酸(pantothenic acid)又名遍多酸 体内活性形式为辅酶A(CoA)、酰基载体蛋白(ACP),泛酸在辅酶A和酰基载体蛋白分子中发挥作用,泛酸参与酰基转移反应,

11、CoA及ACP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参与酰基的转移作用,泛酸,4-磷酸泛酰 巯基乙胺,CoA的结构式,(五)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基,生物素(biotin)的来源广泛,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基,生物素是体内多种羧化酶(如丙酮酸羧化酶、乙酰CoA羧化酶)的辅基,与羧化酶蛋白中赖氨酸残基的-氨基以酰胺键共价结合,形成生物胞素残基,参与CO2固定过程。,生物素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生物素还可使组蛋白生物素化,从而影响细胞周期、转录和DNA损伤的修复。,(六)维生素B6辅酶形式是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维生素B6的磷酸酯是其活性形式,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pyridoxine)、吡哆醛(pyrid

12、oxal)和吡哆胺(pyridoxamine) 活化形式: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 磷酸吡哆醛也是-氨基-酮戊酸合酶(ALA合酶)的辅酶。 磷酸吡哆醛是同型半胱氨酸分解代谢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的辅酶作用多种多样,磷酸吡哆醛是多种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可终止类固醇激素的作用,作用机制:将类固醇激素-受体复合物从DNA中移去,终止这些激素的作用。 维生素B6缺乏:可增加人体对雌激素、雄激素、皮质激素和维生素D作用的敏感性。,叶酸(folic acid)又称蝶酰谷氨酸 体内活性形式为四氢叶酸(FH4),(七)叶酸的辅酶形式是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叶酸的活性形式,

13、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FH4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参与一碳单位的转移。N5、N10 是一碳单位的结合位点,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cobalamine) 体内活性形式 :甲基钴胺素 5 -脱氧腺苷钴胺素,(八)维生素B12主要是转甲基酶的辅酶,R:5-脱氧腺苷 5-脱氧腺苷钴胺素,Vit B12是N5-CH3-FH4转甲基酶(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催化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生成甲硫氨酸。,Vit B12 缺乏:,一是引起甲硫氨酸合成减少; 二是影响四氢叶酸的再生。,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L-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的辅酶,催化琥珀酰CoA的生成。,(九)维生素C是一些羟化酶的辅酶,维生素C又称

14、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呈酸性,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需由食物供给。,抗坏血酸分子中C2和C3羟基可以氧化脱氢生成脱氢抗坏血酸,后者也可以加氢还原。,维生素C,脱氢维生素C,维生素C既是一些羟化酶的辅酶又是强抗氧化剂,1维生素C是一些羟化酶的辅酶,抗坏血酸是维持体内含铜羟化酶和-酮戊二酸-铁羟化酶活性必不可少的辅因子,2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可直接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3维生素C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二、一些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可导致疾病,(一)维生素B1缺乏可导致脚气病,机制:,体内TPP供应不足,糖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等不能进一步氧化,能量来

15、源产生障碍,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神经细胞髓鞘磷脂合成受阻,导致慢性末梢神经炎和其他神经肌肉变性病变。,影响乙酰胆碱的合成,并降低了其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加了乙酰胆碱的局部含量。,症状: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健忘、易怒、肢端麻木、肌肉萎缩,继而发生心力衰竭、下肢水肿等。,(二)维生素B2缺乏可导致舌炎、口角炎,轻度维生素B2缺乏症在人群中比较常见,严重的缺乏症少见。轻度的维生素B2缺乏在临床上表现为唇炎、舌炎、口角炎、阴囊炎和眼部的结膜炎等症状。,(三)维生素PP缺乏可导致赖皮病,玉米中尼克酸和色氨酸均贫乏,长期单食玉米有可能发生维生素PP缺乏症。,临床上的典型表现

16、为皮炎,常在暴露或易摩擦的肢体部位出现对称性症状,初期皮肤变红,继而转为褐色,并增厚呈鳞状样皮肤,称为赖皮病(pellagra)。,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与维生素PP的结构相似,对维生素PP有拮抗作用,长期服用异烟肼时应适量补充维生素PP,否则引起维生素PP缺乏症。,(四)维生素B6缺乏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亢进,磷酸吡哆醛是谷氨酸脱羧酶的辅酶,催化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GABA)的生成。当维生素B6缺乏时,GABA合成减少,临床上出现小儿惊厥、妊娠呕吐和精神焦虑等中枢神经系统亢进的症状。,磷酸吡哆醛是ALA合酶的辅酶,维生素B6缺乏时血红素合成受阻,引起低色素小细胞贫血和高铁血症。异烟肼可与磷酸吡哆醛结合,临床上在服用异烟肼时,适量补充维生素B6。,过量服用维生素B6可引起中毒,表现为周围感觉神经病。,(五)叶酸缺乏可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吸收不良、典型代谢失常或组织需要量过多和长期使用肠道抑菌药物时,可导致缺乏症。,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