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3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23836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的创作,岁涵,一 生平与思想发展 1 生平: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逐渐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A 童年、少年家道中落 B求学生涯 C东渡日本与弃医从文 D回国后 2主要创作: 早期:新生杂志,与其弟合办,未果。 文言论文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回国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文言小说怀旧写辛亥革命爆发时,一个小镇上的骚乱。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现代白话小说集呐喊彷徨,1936年出版历史小说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朝花夕拾 19301936出版8本杂文集,坟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等 以及中国小说史

2、略学术著作,译著,如加入左联后,翻译了普列汉诺夫艺术论,培养大批左翼文艺青年,与左联内部的左倾倾向进行坚持不懈地批评斗争,提出了很多珍贵的意见。 1936年10月16日病逝于上海。,二 呐喊彷徨小说集: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并在其手中成熟 。 1 题解: A 呐喊集结了鲁迅1918至1922年15篇小说,后抽出1922年写的不周山一篇改名补天,放入故事新编,于1936年1月出版。共14篇小说,1923年结集为短篇小说集呐喊。 为什么以“呐喊”命名?,B 彷徨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收录写于19241926年的小说11篇。 鲁迅说:“只有我一个人还在战壕里”,“落了一

3、个作家的头衔,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成了游勇,布不成阵,只有还是做小说。结集为彷徨,愿以后不在这样”。 他为彷徨的出版题了几句诗云: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2 作品选讲:狂人日记 3、鲁迅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原创性、先锋性、经典性。 (一)、思想成就: 1、以反封建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思想贯穿始终。 2、寻找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乃是知识分子和庸众的隔膜。阿Q正传药复仇(二) 3、农民革命的狭隘性,阿Q正传中农民的“皇帝梦”。,4、鲁迅的立人思想、改造国民性思想。画出国民的魂灵。 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独异的个人相对立于庸众,这两类典型形象是对现代文学的卓越贡献。 鲁迅有一

4、段经典的对这群“庸众”的描绘:“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们的牺牲能给予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娜拉走后怎样),5、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旧式知识分子。白光孔乙己; 否定性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形象。肥皂中的假道学、高老夫子,祝福中的鲁四老爷; 新式知识分子形象。伤逝中的涓生的个人主义的失败,祝福中的“我”,在酒楼上中在空虚中妥协成为生命的空壳的吕纬甫;孤独者魏连殳

5、的以恶抗恶。,6、对妇女问题的关注。 祝福里的祥林嫂,离婚中的爱姑 ,伤逝是探索五四新女性的出路的名篇,子君的死的意义与娜拉的出走 。 7、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求索。 鲁迅小说的鬼气,死亡意象。 (二)、形式的特别,鲁迅的小说形式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典范,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鲁迅小说的实验性、先锋性。,1、主张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以现实主义为主体,以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作为补充,三者相互制约,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 其中,现实主义提供写实的基础; 浪漫主义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情感,大胆的自我表现与客观写实的统一; 象征主义使写实不至于堕入平板、呆滞,提高了写实的哲理深度和多义性。,2、圆熟的现代小说技巧: (1)画灵魂、勾灵魂,“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的人物塑造手法,善用白描; (2)淡化情节,截取横断面。 情节上,淡化情节。 叙事时间结构上,扭曲时间; 叙事角度上多采用限制叙事,关注表达个人感情,而不是全知叙事; 叙事形式多样性。,(3)多样化的小说文体。几乎一篇有一篇的形式。 (4)新的白话文学语言。 古典白话与现代白话的不同: 现代白话语言上基础上吸取外来语、古代语、俚语等某些成分,创造出与现代文学相适应的新的白话文学语言,“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语言简洁传神,运用自如,具有浓厚的实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