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考研精简笔记《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22213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关系考研精简笔记《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际关系考研精简笔记《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际关系考研精简笔记《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际关系考研精简笔记《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际关系考研精简笔记《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关系考研精简笔记《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关系考研精简笔记《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倪世雄笔记国际关系理论笔记前言 理论:是“代表取向”,是概念框架,甚至涵盖分析技巧;是一种思维的象征性构架,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假设,定义,法则,观点和远离。如何建构理论:分离,联系,抽象,理性国际关系理论:简单说,作为一种学术总称,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国际关系是指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团,国家,跨国公司,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则是描述,解释,研究,估价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国际关系学(理论)研究对象:

2、国家和国际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前者是国际关系中最核心的因素,后者是最活跃的因素,其余的则从属于或派生于这两个最重要的因素。理想主义背景:对一战的反思,代表人物:美国总统威尔逊主要观点有:1,人性可以改造;2, 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可以调和的;3战争可以避免4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5国际公众舆论可确保世界和平6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保证世界和平. 代表人物:威尔逊、阿尔弗雷德齐摩恩、约翰默里现实主义 背景:德国极权政治和法西斯主义的威胁,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战批判点:理想主义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现状怎样,而是应当怎样,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完全凭主观意志,把自己的

3、理想当成是国际关系中的事实;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化;忽视权利。观点:1、人性本恶2、国家是国际体系主要的行为体,其他任何国际行为体都不能代替他3、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5、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6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维持均势。区别:人性、国家关系的看法、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看法、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理想主义强调应该如何,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对未来的看法(理想主义崇尚利他主义,现实主义认为这是空想)代表人物:韦伯、卡尔、莱因霍尔德尼布尔、阿诺德沃尔夫斯、尼古拉斯斯克巴曼、汉斯摩根索、乔治凯南、雷蒙阿隆、约翰赫兹、亨利基辛格第一次论战

4、: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评价:理想主义强调维护世界和平要靠人民和公众力量的观点使正确的,国际问题走进大学,学生和教授们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影响了民众;比现实主义在分析战争史认为人有原罪的思想更具有科学性;强调国际关系中道德的重要性是适时的;理想主义恩威国家之间的利益是可以调和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把握国际事务的准确性不强现实主义研究国际关系时把国家利益置于核心地位;提倡客观细致分析,理论结论在后;其现实性为外交决策提供决策框架。现实主义对人性的看法使人们对人类的命运变得极为悲观;把道德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面是欠妥的;几乎所有的现实主义者都是吧和平的希望寄托在领袖人物的身上,而不是民众的身上,民主的身上

5、。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原因:国际关系格局出现新的变化,第三世界不断扩大,原有的两极体系趋于多极化;科学技术发展;行为主义思潮争论的实质是 方法论之争科学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卡尔多伊奇、莫顿卡普兰、戴维辛格、海沃德阿尔克传统主义代表人物:马丁怀特、英尼斯克劳德、肯尼斯华尔兹、斯坦利霍夫曼 科学行为主义从两个方面对现实主义进行了批评:1、现实主义过分强调权力的作用,视之为国际关系的核心,忽视了伦理、道德=法律等重要因素;2、现实主义在界定像权力、国家利益、均势等概念时缺乏精确性。传统主义学派对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批评集中在三点:1、科学行为主义过于局限于实证范围,未能更好的把握事物本质;

6、2、科学行为主义将理论研究降低为臆造的模式,致使所提出的分析理论无法最终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理论;3、科学行为主义过分地强调计量化,往往忽视国际关系不同现象之间的本质。 两者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1、科学行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数量变化,把国际关系的一切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参数和变量的总和,认为国际关系研究正趋于计量化;传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量变化,把国际关系看成是一个历史进程,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反对计量化; 2、在具体方法上,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强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注重于行为经验的实证研究;传统主义学派则强调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相互内在联系的研究,注重于历史与现实的规范研究,认为

7、法律、哲学、历史、伦理学仍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 然而,行为主义理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远远没有达到像现实主义传统理论那样的成熟程度。论战,使得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研究范围扩大,宏观分析加强,先后出现了若干研究热点;第二:研究重点逐步转向核时代的外交,国际政治经济学和新技术革命形势下的全球问题;第三;自然科学神速得渗透到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中,以数学原理,心理分析,电脑运用和模拟分析尤为突出. 新现实主义原因:经济危机的影响,对苏联核优势的三十,越南战争的后遗症,阿富汗事件和伊朗人质事件的余震。和现实主义的区别:强调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关系;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关系(现实主义忽

8、视合作);国际关系中的东西南北关系(现实主义仅仅触及南北关系)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一些基本假说,但是,却又从这些基本假说出发,否定了现实主义的重要结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根本不同。共同之处体现在新自由主义承认了新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命题: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第二,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享有主权,具有单一性和理性两个基本特征;第三,国家是自私的行为体,以国家利益为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此外,两者都是体系理论。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主要问题战争根源、和平条件社会、经济、环境问题当前国际体系概念结构无政府状态全球社会、复合相互依存主要角色单位(民族国家等)

9、国际以及非国家角色(国际组织,非政治国际组织,个人)主要动机国家利益,安全的权利人类的需求体制变革的可能性低高理论、观点、证实的来源和手段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广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鲍德温从六个方面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进行了比较:1、关于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结果。新现实主义过分强调无政府状态而忽视了相互依存,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冲突;新自由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并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无政府状态不是国际冲突的冲要条件。此外,新现实主义比新自由主义更强调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对国家行为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2、关于国际合作。双方都承认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但在其可行性和可靠性上存在分歧。新现实主义

10、对国际合作持消极态度,合作依赖于国家权力,当两个国家只关心相对收益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零和搏弈,就没有合作的余地。新自由主义持积极态度,支持国际合作,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中合作是正常的,也是经常发生和存在的现象。国际制度能保证国家合作,因为国家是理性行为体。3、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更关心相对收益,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在安全事务中相对收益的考虑比在经济事务中更重要,国家的目的是获取绝对收益。4、关于国家的优先目标。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安全的第一性,这是由无政府状态所致,没有军事实力的保证很难取得经济利益。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即使在充满军事力量的世界中,国家也试图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经

11、济领域更容易形成国际合作。5、关于实力和意图。新现实主义更为关注国家的实力而不是意图,认为实力是国家安全和独立的基础,同时更为关注国际体系中力量的分配。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国家的意图,认为实力仅仅是作为影响国家意图和偏好而言的。6、关于制度和机制。新现实主义者坚持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主要特征,在缺少超国家权威机构的协调或者强制的手段维持国际秩序情况下,国际制度及机制无法有效地起作用。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是理性的,国际机制是解决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有效手段,国际制度可以实现国家间合作。 后行为主义学派 西方国际关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产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克劳斯。诺尔

12、和詹姆斯。罗森诺等人。该学派是在行为主义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张把国际关系学建成一门完全独立的理论学科,使其具有更大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在研究方法上,它主张把科学行为主义同传统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既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又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应用性研究;既注重定量分析,又注重定性分析;既要研究国际系统,又要研究行为者个体;既要注重边缘性、跨学科性,又要具有自身的特定界限和独立的学科体系。后行为主义实际上是对以前各学派的理论倾向、尤其是研究方法的一种综合,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国际关系学方法论的基本完善。传统主义学派 西方国际关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它主要是从政治现实主义流派中分化出来的,它既保留

13、了自己理论母体中的基本特征,又从政治理想主义流派中汲取了某些有用的东西。它不像现实主义那样突出权力和国家利益,而较为重视均势和世界秩序。他们指出,传统学派的饿研究方法仍然是有用的,重要的,哲学、历史学、法学仍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现实主义研究方法细致、精确且富有逻辑性。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的马丁。怀特、美国的英尼斯。克劳德、肯尼思。华尔兹和斯坦利。霍夫曼等。基本观点是:1、认为世界政治中充斥着经常的纷争与冲突,由于缺乏制止这种冲突的国际权威机构,诉诸武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世界政治的无政府状态是国际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2、迄今为止能克服世界无政府状态的最有效途径是“世界秩序理论”,该理论反对诉

14、诸武力,主张扩大经济合作,发展多边关系,目标是建立温和型国际体系,手段是加强国际组织在维护和平方面的作用;3、主张用历史和现实的方法分析均势,认为从过去的五强均势到今天的五角均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4、强调伦理道义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权力论 权力的概念首先出现在国内政治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应得惩罚的权力、报偿的权力和制约的权力。权力政治论是现实主义流派的核心学说,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摩根索提出:权力意指人们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施于影响和控制的能力。在国际关系领域,权力即指一国在国际舞台上控制他国、影响国际事务的综合能力。国际政治的一切解释都离不开权力,国际

15、政治的本质是为权力而斗争。权力与影响力不同,权力的结果往往是强制性的,而影响力的效应往往是他们自己主动产生的。国际关系中权力存在的根源,在现实主义看来,就是源于个人对权力的追求。权力的存在要有四个条件:1、在权力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之间存在着价值和利益的冲突;2、在权力的关系中,一方最终一定会对另一方的要求有所屈服;3、在权力显示的过程中,权力一方对另一方的服从所花的代价比不服从所花的代价要小;4、在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被行使者之间的差别越大,双方之间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国家的权力是由国家的实力决定的。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军事在权力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对国家实力的研究分为三个学派,定性分析学派,定量分析学派,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国家的权力作用受到限制主要体现在:1、权力的应用必须和国家利益相吻合;2、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这个国家权力因素中的外交因素。外交的权力发挥不好会影响国家权力;3、国家的权力受到名誉和道德的限制。权力政治论对西方的外交政策,特别是美国的对外政策所起的作用最为明显,在外交实践中的运用也最为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