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21714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某市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某市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某市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某市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1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 1.1.1 项目名称.1 1.1.2 项目承办单位.1 1.1.3 项目主管单位.1 1.1.4 项目拟建地点.1 1.1.5 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1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1 1.2.1 研究工作的依据.1 1.2.2 研究工作的范围.2 1.3 预期效果.2 1.4 资金来源.3 1.5 项目结论.3 第二章第二章 承办单位概况及现状分析承办单位概况及现状分析.4 2.1 承办单位概况.4 2.2 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5 2.2.1 基本现状.5 2.2.2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10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建

2、设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2 3.1 项目建设的背景.12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 3.2.1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能够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13 3.2.2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是 *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需求14 3.2.3 推行新型农村社区,是解决目前农村现存问题的需要.16 3.2.4 推行新型农村社区,是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空前机遇.16 第四章第四章 目标与预期效果目标与预期效果.18 4.1 发展目标.18 4.2 预期效果.18 第五章第五章 项目选址原则和建设条件项目选址原则和建设条件.20 5.1 项目选址.20 5.1.1 选址原则.20

3、5.1.2 项目选址.22 5.2 建设条件.22 5.2.1 交通条件.22 5.2.2 气象、地质条件.22 5.2.3 城镇规划及社会条件.24 5.2.4 公用设施条件.24 5.2.5 施工条件.24 第六章第六章 工程建设方案工程建设方案.25 6.1 建设标准和指标的采用.25 6.2 建设内容和规模.25 6.3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方案.29 6.3.1 设计理念.29 6.3.2 平面布局原则.30 6.3.3 新型农村社区平面布局方案.31 6.4 新型农村社区建筑方案设计.32 6.4.1 设计依据.32 6.5 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设计.32 6.5.1 道路交通.33 6.

4、5.2 给排水工程.37 6.5.2.1 给水工程.37 6.5.2.2 排水工程.38 6.5.2.3 消防给水.39 6.5.3 电力电讯工程.41 6.5.4 绿化工程.44 6.5.5 沼气、天燃气利用.47 6.5.6 环卫设施工程.51 6.6 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方案设计.53 第七章第七章 环保、消防及防灾环保、消防及防灾.56 7.1 环境保护.56 7.1.1 采用的环境保护法规及标准.56 7.1.2 环保措施.56 7.1.3 主要污染源分析.56 7.1.4 主要污染物治理措施.57 7.1.5 环境影响评价.58 7.2 消防及安全.58 7.2.1 消防设计.58

5、7.2.2 安全设计.59 7.3 防灾减灾.59 第八章第八章 节约能源节约能源.61 8.1 设计依据.61 8.2 设计原则.61 8.3 节能措施.61 8.3.1 节约用水.62 8.3.2 电器节能.62 8.3.3 节约用材.62 第九章第九章 项目风险因素分析及规避措施项目风险因素分析及规避措施.63 9.1 项目风险因素分析.63 9.2 对策与建议.64 第十章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项目实施管理组织机构与项目实施管理.66 10.1 组织机构.66 10.2 项目组织管理.66 10.3 实施进度计划.68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项目招投标方案.69 11.1 招标原

6、则.69 11.2 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69 11.2.1 招标范围及组织形式.69 11.2.2 招标组织形式.69 11.2.3 招标范围及组织形式见下表.69 11.3 招投标程序.70 11.3.1 招标.70 11.3.2 投标.71 11.3.3 开标、评标和中标.72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73 12.1 投资估算.73 12.1.1 估算说明.73 12.1.2 投资估算依据.73 12.1.3 编制方法和估算指标.73 12.1.4 总投资估算.74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资金运筹与还贷计划资金运筹与还贷计划.78 13.1 资金筹措计划.78 13.2 资

7、金筹措.78 13.3 资金使用与还贷计划.78 13.4 偿还分析.79 13.4.1 *整体发展状况.79 13.4.2 *近三年财政状况.79 13.52010 年至 2018 年财力情况预测81 2010 年至 2018 年财力预计 81 13.6*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财力情况分析.81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效益分析与结论建议效益分析与结论建议.84 14.1 效益分析.84 14.2 结论与建议.86 14.2.1 结 论.86 14.2.2 建 议87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1.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新型农村

8、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项目 1.1.21.1.2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项 目 法 人 :* 1.1.31.1.3 项目主管单位项目主管单位 项目主管单位:*人民政府 1.1.41.1.4 项目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所属 7 个乡(镇) 1.1.51.1.5 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证书编号: 资质等级:乙级 1.2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1.2.1 研究工作的依据研究工作的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意 见 ; (2) 村镇规划标准 (GB5

9、0188-2006) ; (3)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 *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豫政 200633 号) ; (5) *省 2006-2020 年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 ; (6) *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 (7) 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指导手册 ; (8)*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加强新型农村 社区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新政办 2008 95 号) ; (9) *市城市总体规划 ; (1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空间布局规划纲要 ; (12) *村镇规划 ; (13)项目承办单位提供

10、的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 1.2.21.2.2 研究工作的范围研究工作的范围 该项目通过*省*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项目的现状、建设背景、必要性、建 设规模、项目选址、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 合理分析,为决策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提供可靠依据。 1.31.3 预期效果预期效果 1、通过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能够节约土地 1.13 万亩,节 约土地占原有土地面积的 52%; 2、通过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利用节约的土地,发展二、 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一体化进程。 1.41.4 资金来源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 26042.47 万元,其中:银行贷

11、款 19000 万元、 自筹资金 7042.47 万元。 1.51.5 项目结论项目结论 新型农村社区项目的实施,将会使农业生产水平获得明显提 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的各 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符合中央、国务院关 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该项目科学、 可行,建议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该项目建设,尽快发挥该项目的 社会效益。 第二章第二章 承办单位概况及现状分析承办单位概况及现状分析 2.12.1 承办单位概况承办单位概况 *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前身是财政局资金办公室。2006年经 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公司隶属市政府,为市属国有投资公

12、 司,国有资产出资人,市属投融资和项目主体。注册地址为 *大道财政局六楼;基本帐户开户行为农发行*支行;贷 款卡号*;主营业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 公司于2007年7月被*市人民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 企业” 。公司本部注册资本5000万元,投资人为*国有资产管理 局,下辖四个子公司,分别为:*、*公司、*及*。共有 在职职工317人,其中公司本部25人,子公司292人。公司法定代 表人*,男,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67年2月出生于 *,96年1月至99年任*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副经理;99年至 2007年5月任财政局副局长、副书记;2007年5月至今任*开发 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13、、财政局副局长、副书记。从事经济及投资 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2.22.2 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2.2.12.2.1 基本现状基本现状 1、*基本概况 *辖 13 个乡镇,347 个行政村,地域面积 882 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面积 19.8 平方公里,总人口 49 万,其中市区人口 18 万。 2009 年全市生产总值 7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5%,规模 工业增加值 23.1 亿元,增长 15.6%;实现利润 3.9 亿元,增长 35.6%;全市用电量 8.3 亿/千瓦时,增长 20.7%;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 6

14、5.6 亿元,增长 29.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57.3 亿 元,增长 29.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02 亿元,增长 19.9%;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9 亿元,增长 19.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10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400 元,分别增长 17%、7.8%。 2009 年末城镇新增就业 11000 余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8000 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业 11.5 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 6.9 亿元。 2、人口结构状况 本项目将 66 个行政村整合为 18 个新型农村社区,整合区域 包括*镇、*镇、*镇、*、*乡、*乡、*乡 7

15、 个乡镇内 经济相对发达的村庄。本项目整合区域内总人口为 76077 人,户 数 19138 户,户均人口 3.97 人,人口占*全市的 15.53%。男 女比例达到 104.7:100,其年龄结构如下图: 人口年龄结构比例图 20% 64% 16% 1-15岁 15-60岁 60岁以上 18 个整合区域人口平均增长率为 6,规划到 2020 年,区 域人口达到 80763 人。 3、区域经济概况 本项目整合的区域中大多处于平原,个别为山区,2009 年 区域内生产总值 15.43 亿元,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 21%。一、 二、三产业比例为 2.1:4.2:3.7。2009 年区域内农民人均纯

16、收 入为 5450 元. 区域内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工业、第 三产业为辅。部分靠近城市区域的居民,经济来源于工业和第三 产业的比重相对较高。 4、土地利用现状 目前整合区域内现有总用地 129554 亩,其中农业用地 94693 亩,工业用地 6796 亩,村镇建设用地 21817 亩,其它用 地 6248 亩。 具体见下表: 土地利用现状平衡表 用地性质总用地面积农业用地工业用地村镇建设用地其它用地 面积(亩)129554946936796218176248 所占比例(%)10073.095.2516.844.82 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各类用地中,农业用地(耕地)占 到了 73.09%,人均耕地为 1.24 亩,其次为村镇建设用地,户均 建设用地为 760 平方米,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