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文化空间扩散示范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16386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文化空间扩散示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地理文化空间扩散示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地理文化空间扩散示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地理文化空间扩散示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地理文化空间扩散示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文化空间扩散示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文化空间扩散示范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文化的空间扩散示范教案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承接上节,在文化源地和文化区的基础上,文化出现了扩散现象,也正是由于不同文化区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世界文化宝库才越来越繁荣。本节我们主要了解文化扩散的几种类型和形式。 文化扩散的形式可分为好多种类。我们教材中选取了以扩散过程中的主体“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的长短来划分的,移动距离短的是扩展扩散,移动距离长的是迁移扩散。扩展扩散进一步又分为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三种。教材又对上述几种扩散形式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及举例说明。教学时,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我们还需多举几例,以我们身边文化事物为例,认真分析,并将它们进行对比,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需

2、要说明的一点是:文化扩散的形式并非是单一的,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我们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笼统下结论。就某一文化扩散而言,我们应注意:它们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扩散形式,我们应区别对待。例如,我们说中国文化向世界的扩散是迁移扩散就是错误的。中国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不同的文化要素在向外扩散时的扩散形式并不是一样的。 本节作为前几节课的延续,又是对本单元的一个总结,从中可以看到: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联,我们应以生活为依托,借文化的发展,提高我们的学习水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化空间扩散的概念、类型和作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说明文化扩散及其意义。2.运用文化扩

3、散图,分析文化扩散的途径,认识其特点。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图形,分析其特点。2.多举实例分析说明某种文化扩散的类型,并概括其扩散类型的特点。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理解文化扩散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世界文化就是在交流中发展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扩散和开放观。2.从实例出发,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做到学有所用,从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学习态度。教学重点不同类型的文化扩散及表现形式。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正确理解不同类型的文化扩散形式。教学方法1.联系前面所学内容,首先明确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伴生现象,是文化发展的反映,从文化源地到文化区的形成,与

4、文化的发展和扩散有着密切关系。要明确文化扩散在不同的扩散过程和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方式,不可笼统下结论。2.要多联系实际,从身边文化入手,思考、理解、分析其发展、变化过程,巩固对文化扩散的掌握。教学准备1.把课本中的几幅文化扩散图,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成闪动图形或模拟图形,以更直观的方式演示给学生,以便更好地掌握文化扩散的类型。2.以建筑或服饰等文化为例,收集其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以及在不同地域的扩散方式的图片资料,以加深理解,丰富课堂内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源地与文化区,从文化源地的形成到文化区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扩散过程,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文化扩散的相关

5、内容:讲授新课3.5 文化的空间扩散(板书)我们知道,文化源地是文化扩散的基础,而文化区的形成又都是文化从源地向外扩散的结果。那么文化扩散的具体概念以及文化向外扩散的方式如何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一、文化扩散类型(板书)请同学们对照课文图形,阅读课文内容,了解文化传播、文化扩散、文化传承等概念和关系以及文化扩散的两个类型,并举例说明。学生看完课文后,老师可概括、总结这组概念及其含义。之后,启发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列举事例,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1.文化扩散的概念(板书)任何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都是经过多代人的不断努力而发展起来的。在文化的发展

6、过程中,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文化的传播是指文化现象和事物从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或从一代人传给另一代人的过程。文化从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播过程称为“文化扩散”;文化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文化传播过程称为“文化传承”。文化的扩散与文化的传承都属于文化的传播过程,两者彼此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其侧重点不同而已。例如,一种民间技艺产生于某个地区,该项技术由发明者一代一代传给其后代,实现了这种文化事物的文化传承;同时这项民间技艺由发源地发展到了其他地区,或者在这项民间技艺发明者的后代中有一些人移居他乡,将这种民间技艺带到了新的地区,这又实现了这种文化事物的空间扩散。总之,一种文化事物或

7、现象在一地产生以后,首先从源地核心向外扩展,而后再进行长距离的、跨地区的扩散。正如课文中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及其推测的早期扩散路线图中所示。可见,文化扩散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差异的。补充材料一: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指某特定场所的文化及其构成要素传入其他地区的过程。古代文化中心是文化成长、壮大、创造和革新的地方,新发明的技术、工具、设备以及反映人们活动方式的观念等通过人类的交往联系(如商业、战争、迁徙等)逐渐传播开来。传播是改进原有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途径。古代社会文化的形成发展是十分缓慢的,而且每一个地区的文化都有着与别的地区文化不同的某些特点。它们虽然同样出现城市,同样产生神的观念,从事宗教活

8、动,同样创造和使用文字,但发展的结果却各有特色,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作为文化创造者兼承受者的人类在本质上有一致性,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条件,有适应环境的能力,他们能制造工具、劳动、思维、运用符号等等。尽管分布在互不联系的各个地区,也可能使得各地的文化具有某种共同之处。例如,各民族语言的形式各种各样,但作为思维和表达思维的工具这一点是一致的。由于人类思维在本质上有一致性,所以各种不同的语言可以通过翻译达到互相理解,正是由于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和相同,亦即文化的特异性和普同性,再加上经常发生的人类的各种交往、迁徙移动、战争掠夺等联系,才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文化的传播现象。文化传播其实就

9、是文化的发展过程,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持续的、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既是过去阶段的产物,又在未来阶段中起一定作用,文化的发展除了具有累积的性质以外,还包含着进步的性质,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传播随着人口和物品的流动及思想的交流而进行。人们之间特别是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交谈,极大促进了文化传播,人既是文化传播者,又是最活跃的传播媒介,物品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特别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物品流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传播媒介作用愈益明显。像其中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传播工具,它们具有跨越时间、空间的广度和反复向人们传播的深度,已经发展成为大众及文化主要

10、的传播媒介。2.文化扩散的分类(板书)关于文化传播的形式可以有许多种分类方法,因此对应的文化扩散形式的划分方法也很多。我们简单了解以下几种:(1)依据传播借助的媒介划分,可分为电视传播、广播传播、报刊书籍传播、网络传播等。(2)依据传播路线划分,可分为“U形传播”和“J形传播”等。前者是指文化事物和现象从源地传出,又经他地传回最初产生的源地的传播形式,后者是指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从源地传到另一地,在向回传播时并没有返回到最初的源地的传播形式。(3)依照扩散过程中的主体“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的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在扩展过程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短的,称为扩展扩散;在扩展过程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的,

11、称为迁移扩散。扩展扩散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三种。3.扩展扩散与迁移扩散(板书)扩展扩散或称膨胀传播(扩散)或波式扩散,是指某种文化在其源地形成并得到日益发展的同时,还继续向外部扩散,像滚雪球一样,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像波纹一样,由核心向四周扩展。扩展扩散又可分为三种类型。(1)传染扩散:它是指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已接受它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的扩散过程,这种文化传播,几乎每个人都受到影响,像一种流行性疾病一样。例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是由一些渴望寻求社会变革道路的中国知识分子首先接受的。今年我国大城市较为流行的“唐装”服饰,由于其在广大群众中能迅速流行

12、并被人们接受,所以这种文化现象的扩散是属传染扩散。还有现在在我国大中小城市普遍流行的计算机、可口可乐饮料、手机的普及化等等。这些现象的扩散,也均属于传染扩散。(鼓励同学们多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增强应用性与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等级扩散:它是指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扩散过程。这种文化传播只影响到一个社会的某些人而不是每个人。例如,苏格兰威士忌酒,最初是下层社会的饮料,后来逐步传入上层社会。这一扩散在空间上表现为从乡村流传到城市。又如我国著名水稻研究专家袁隆平院士研究出的“籼型杂交水稻”,这种农作物品种的培育成功并加以推广,就主要属于等级扩散,因为

13、这种传播主要影响种植该作物的农民。其中,在这种扩散过程的中后期,在某一区域内能很快传给农民群众普遍种植,被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与传播,这又属于传染扩散,还有上述列举的计算机、可口可乐饮料等现象,在我国的最初流行是在大城市中的中上阶层,后来才扩展到一般大城市以及普通老百姓身边,这也是典型的等级扩散。(3)刺激扩散:它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到它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摒弃了具体形式的扩散过程。这种文化传播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接受,而是受到该文化的刺激后,进行改革、创新、重新加工并使之发展。例如,人们滑旱冰,在寒冷地带,人们发明了滑冰这种娱乐方式,而在低纬度的温暖地区(如我国南方)的自然环境不适宜开展这项

14、活动。因此,人们吸收了滑冰的思想,抛弃了原有的冰鞋形式,将冰刀改为滚轴,新的“冰鞋”称为旱冰鞋。这一刺激扩散的结果是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又如,某企业一项成功的改革经验,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影响(刺激)其他企业的发展,但又不能照搬,而是在这种成功的经验启发下,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自己的改革措施。还有:还是上面我们提到的有关计算机和可口可乐饮料的扩散,我们从国外引进这两种事物后,对其都做了一定革新处理:计算机在国外是打英文字的,引进后,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士对其输入汉字法等内容进行了新的加工与处理,使我们现在使用的计算机能够进行汉字输入;可口可乐饮料可谓是享誉全球的饮品,传入我国后,我国的

15、一些商界人士根据我国的饮食结构等,学习其制作方法与工艺流程,可进行新的配方与创新,创立了“我们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以上这些文化扩散现象均属于刺激扩散。迁移扩散是指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以人为载体,从一地长距离带到另一地的扩散过程。这种文化扩散是随物或人迁移到远方或另一地区,所以这种方式很有可能创造新的文化区。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就是通过移民活动而扩散到世界各地的。迁移扩散又可分为两种类型:(1)迁居型扩散:例如,随着欧洲移民涌入美洲和澳大利亚,他们将欧洲的宗教、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也带到了那里;我国华侨移居东南亚造成的中国文化在那里的传播等等。(2)移动型扩散:由于具有某

16、种文化的人的到来,使该地区形成某种文化热,并且随着离开该地区向其他地区传播,使该地区的这种文化热又逐渐降温,以至消失。总之,文化扩散促进了文化的混合和融合,但也有一些妨碍文化扩散的因素,如距离、时间、文化屏障等。一种新事物,被接受最多的一般是最近其起源的地区和最近其起源的时间,随着距离和时间的增长,其影响愈来愈弱,形成距离或时间衰减现象。文化屏障指由于自身特点而阻碍文化扩散的因素,如习惯、禁忌、制度等。了解了影响文化扩散的因素,对于落后的、消极的文化,要尽力增加文化屏障,阻止其扩散与传播;对于进步的、积极的文化,应尽力消除文化屏障,促进其积极扩散与传播。补充材料二: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西域通道后,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西域的葡萄、核桃、黄瓜、胡萝卜等农产品,良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