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16091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1 石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领悟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指导初读 1、带领学生认识石榴,观察讲台上的一盆石榴。 2、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石榴。 3、带领学生总结石榴的特点。 4、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 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 1、带领学生品味描写石榴的句子。

2、 2、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带领学生重点讨论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喻成是“夏天的心脏”。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1、给学生发放文章的背景材料。 2、结合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在石榴众多的特点中,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它在五月开花这一特点来写? 3、带领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本课小结 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向时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第二课时 一、 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的写法 1、带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学生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

3、写作练习 指导学生观察大干世界里的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习“托物言志”或“借物 抒情”的写法。 三、本课小结 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文章,首先要有情,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情人;学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2 海燕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了解写作时间以及作者的基本情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课文在写法上的几个特点如:生动、细腻的描写;真挚、深沉的感情;情物合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离开家的经历,都有过想家的时候,想家乡的亲人,想家乡的一草一木。 请将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经历讲述给同学们听听。 2、

4、讲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具体情景。 3、出示在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4、带领学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二、品味内容,体会感情 1、带领学生找出描写家乡燕子和海上燕子的段落,并仔细品味。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春景图”和“海天图”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描写。 3、带领学生找出海上的小燕子和故乡的小燕子之间的不同之处。 三、本课小结 这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 重温课文。理清情感线索 帮助学生整理文章的线索,弄清海上小燕子和故乡的小燕子与“乡愁”之间的联系。 二、辐射阅读,探究主题

5、1、引导学生思考:海上的小燕子和故乡的小燕子是不是同一只燕子?那为什么作者会认为是同一只燕子? 2、老师发放课外补充材料就是那一只蟋蟀。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写法上“咏物寄情,物情合一”的特点。 三、短文写作 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产生了淡淡的乡愁。 你是否也有过因看到眼前景物而触发了某种情感的经历?试写一篇短文,记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感受。 四、本课小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产生了淡淡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海燕一课全文以“乡愁”为线索,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运用倒叙的手法对故乡小燕子

6、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一个温暖、舒适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故乡的春天再现了出来。后部分作者从遐想回到现实,并带着对故乡小燕子的深厚感情,对海上的小燕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而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3 白 鹅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3、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回忆曾经读过的以“鹅”为题材的诗文来导入新课。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7、红掌拨清波。” 讨论:这首诗突出了鹅的什么特点?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三、范读课文 四、讨论课文1一4段内容 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 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 注意对这些词语的意义加以比较: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傲人:骄傲自大,瞧不起人。 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样子。 3、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怎样称呼鹅

8、?(“鹅老爷”) “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 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鹅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 4、“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段。要求绘声绘色,通过朗读来领略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第二课时 一、研究课文14段的写法 1、学生自由朗读14段。 2、为突出鹅的特点,作者将鹅和其他动物比较着写,结合文中内容作具体分析。 3、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作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他对白鹅观察得非常仔细。描写鹅吃饭的第4

9、段文字,最具代表性,试作分析。 4、第4段中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鹅吃饭时所表现出的傲慢? 二、讨论课文第5段的内容 1、作者用浅显质朴的文字,轻松幽默的笔调,勾勒了白鹅既可笑更可爱的形象,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自由朗读第5节,然后说说作者及其家人喜爱白鹅还有什么原因。 2、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两句话的理解。 3、这节文字主要写白鹅的贡献,但其间仍不乏表现白鹅傲慢性格的文字,找出来欣赏一下。 三、按照“思考与练习四”的要求进行口头作文 4 鹤 群 教学目标: 本文是一篇富于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文章运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鹤群飞行于空中的优美姿态,记录了鹤鹰之战的激烈场面,赞颂鹤的群体精神。如何

10、体会鹤的形象及把握理解鹤群精神,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对文中鹤鹰之战开始时鹤群的惊慌的理解是本文 教学重难点: 文章描写细致传神,语言贴切富有表现力,可以借此训练学生的描写能力以及语言领悟能力,在教学中宜注意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二、介绍学习重点,交代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方向。 三、指导学生学习全文。 (一)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1、快速阅读全文,感受文章要点。 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如果有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志出来,也可以写出来。 2、排除阅读障碍,把不理解、不熟悉的字词句标出来,必要时查查工具书。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伫(Zh)立 绮 q )

11、丽湮(y n)没剽悍(p )盘旋(X n)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伫立:长时间的站立。 绮丽:鲜艳美丽。 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剽悍:敏捷而勇猛。 寡不敌众:人数少的抵挡不住多的。本文形容一只鹰抵挡不住众多鹤的攻击。 无济于事:济,帮助。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本文指鹤群环绕着飞。 (二)仔细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 2、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3、梳理文章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提示: 这篇文章是运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我是鹤群翔空全过程的目击者,又是文中情感抒发者。运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我的所见和我的所感很自然地

12、融合在一起,没有半点雕琢的痕迹。作者从南侧群山上空浮现一排小斑点写起,一直写到鹤群向北飞去为止,叙述了自己观察到的鹤群翔空的全过程。其中鹤鹰之战是重点,战前,战斗,战后,是三个大层次。战前又有两个小的层次,前一层写一字形模队的飞翔貌,后一层写变换方向。战后,也分两层,一层是护送,一层是远飞。 (三)深人阅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找出文章表现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 2找出文章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 3找出表现鹤群救护同伴的细节。 (四)通读,进一步思索以下问题,并从总体上体会全文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1作者描写鹤悠然飞翔于空中的意图是什么? 2在鹤鹰之战中,一开始写鹤群立即崩溃惊恐万分陷入

13、一片混乱,这些描写是否破坏了鹤的形象?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到因车祸倒于血泊中的人,或看见寒风中沿路乞讨的乞丐,或看见老人颤巍巍立于公共汽车中,人们般作何反应。与鹤群比较,体会鹤群的可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4文章最主要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5讨论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四、课文学习小结。 注意结合所学内容的主要点小结即可,突出学习收获即可。 5 鲁迅自传 教学目标: 1、了解小传特点,理清顺序。 2、品味俭省、平实的语言。 3、培养、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解读鲁迅精神。 2品味俭省的语言,感受含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4、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穷尽一生之力呵护着“十世单传的婴儿”,教给他在风沙扑面的世界上作为人的生存本领;有这样一位战士在他短暂的55年人生历程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他的爱纵贯了长幼,跨越了尊卑.他是伟人,也是凡人。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请在桌面上打开课件“鲁迅自传”)在你的心目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在空格中打上“你眼中的鲁迅”。) 哪位同学想把你的评价展示给大家? (“转播”学生评价,演示给大家,并作简要评价)还有不同评价吗?(再“转播”,再简评)下面请大家阅读上“名人眼中的鲁迅”。 “鲁迅眼中的鲁迅”怎样,请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去追寻他闪光的人生足迹。 二、 明确学习重点、难点: 课前,大家已作了预习,你认为应确定怎样的学习重点、难点? 我结合课文确定了这样两个重点,请齐读。如果你还有补充请添补在下面“空格”内。 三、自主、合作、探究 下面请让我们一起运用网络资源来研读鲁迅。 (一) 整体感知课文。点击“自主、合作、探究”。 首先请自主朗读课文,并思考: 1、本文以为顺序,以为线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