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15670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意逆志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以意逆志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以意逆志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以意逆志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以意逆志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意逆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意逆志(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知人论世:,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其次,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首先,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怎样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诗歌?,李清照(1084-

2、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以南渡为界, 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结;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悲怆、哀婉动人。,李清照(1084-1155),一剪梅,李清照(宋),朗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什么?,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愁绪?,意象,红藕香残 兰舟 锦书、雁 圆月、西楼 落花、流水,透露秋景的冷落

3、、萧条。,红藕香残,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独上兰舟,如果能与丈夫一同划船该多好啊!,(孤独),猜想丈夫的信该到家了 雁字空回,锦书没有 明月自满,人却未圆,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失落、清 冷,花漂水流,韶光易逝,青春难再,借景抒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直抒胸臆合写夫妻双方此刻望月思人的心情。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此情无计可消除,, 情之深、重!,挥之不去,越来越浓,越来越重,化无形为有形、由外到内、运动之速,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剪梅和声声慢虽然都是李清照写愁的名篇,但两者“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是对丈夫的相思之愁、生离之愁,当时词人锦衣玉食,而士人游学游宦也是社会习俗,故这愁来得轻、浅,正如词人所言是“闲愁” 。,声声慢之愁绪却是沉重、哀痛乃至于凄厉的,这是融合了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泣血之作。,由此也可看出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不同。,一剪梅,声声慢,作 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赏析本单元另一首诗歌: 杜甫蜀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