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以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人才与品牌战略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14357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以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人才与品牌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范以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人才与品牌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范以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人才与品牌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范以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人才与品牌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范以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人才与品牌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以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人才与品牌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以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人才与品牌战略(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以锦的思想流变: 第一阶段是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工作的阶段,他的文章或者讲话大多是表达了报业的战略,报业需要的人才,报业的管理等话题; 第二阶段就是指出任暨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之后,他的大部分谈话则向新媒体以及涉及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和互动,内容创造、业务流程再造、增值服务、媒介价值链等话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人才与品牌战略,范以锦自己报人生涯的三段式跳跃:从记者、编辑,到总编辑、社长,再到集团管委会主任、董事长的跨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历史发展的三次跳跃:从南方日报社,到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再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历史回顾:,1998年何以成为如此至关重要的一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

2、深入推进,这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在文化体制层面,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央开始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 而作为文化体制改革重中之重的报业自然引起了极大关注,各省也纷纷提出了利用机关报成立报业集团试点改革的计划。,第一阶段:南方日报社,那么,1998年之前的广东报业的经营又是如何呢?是否已经具备成立报业集团的基础?,到1998年前后,南方日报和南方周末在国内早已声名鹊起,做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多年来位居全国发行量最大的省委机关报之首。 创办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其时已是一纸风行,形成了南方日报走主流新闻宣传路线,南方周末走政经思想启蒙路线的两种风格。 因此

3、此时的广东,以母报带动子报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以南方周末、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为代表的市场化探索已初见成效,但机关报一统天下的局面并无太多变化。,成立之初,观念有些变化,但创新不大,而体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在观念上,对于报业能不能叫产业,能不能走市场化仍然存在争议,仍然保持着机关报统率一切,机关报是“母报”、“老大”,资源由母报分配,其他系列报刊都称作子报子刊。 在管理体制上,不论用人、财务上,仍然是母报安排,母报是集团、集团也是母报,只有一套共用班子。这是一个典型的“报办集团”的阶段。,第二阶段: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而“报办集团”的局面将如何改变?,一项改革要取得突破,源自于外部环境的催迫与内

4、部环境的推动。而报业集团时任南方日报社长的李孟昱与总编辑的范以锦,自然成了内部变革的两大推手。 优劣:南方日报集团旗下拥有丰富的子报子刊资源,而且,印刷、广告、发行、出版,属于资源分散的局面。 解决方法:产业化,即是要改变这一局面,进行资源整合,一体化运作。 成功的原因:”集团进行了大力的支持,资源得到了充分发挥,机关报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带到了子报,形成子报的品牌,各子报之间资源同时得到了共享” 范以锦,2005年7月18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意义:预示着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从报刊迈向多媒体全方位立体化发展的道路。对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掌门人”范以锦高屋建瓴:“名字的改变,不仅意味

5、着内涵的更新、外延的扩展,更意味着机制的突破、战略的升级。” 范以锦,第三阶段: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案例(一):,雅虎的前总裁杨致远,第一是微软31美元的初始出价,与收购报价前的雅虎股价相比,已经有60%以上的溢价;但负有股东信托责任雅虎董事会却表示冷漠与敷衍。 第二是在经济危机下,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雅虎,没有意识到未来业绩或者股市的负面影响 第三微软是唯一具备收购雅虎经济合理性和能力的选择。但是也被雅虎忽视,人才战略:,第四微软收购雅虎的举动已经把雅虎的股价推高了50%,一旦微软中途撤退,雅虎管理层势必面临来自股东的怒火甚至诉讼。 第五之后竟然与Google合作,把搜索引擎广告这个最代表核心

6、竞争力的网络广告业务环节外包给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对雅虎的工程师、销售人员、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自尊、士气与创新精神都是极大的打击事实上,雅虎的确出现了不可忽视的人员流失。 第六最重要的保持创新的活力,因为让雅虎走向末路的其实不是微软,而是Google和Facebook这些后起的创新者。同样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公众企业,管理者肩负的首先是股东赋予的信托责任。,国美电器的总裁黄光裕,1、小时候,黄家家境清贫 ,十六岁就辍学,2、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出来了。在18年的发展过程中,国美电器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理念;塑造了“谦虚的行业领袖”、“成本控制

7、专家”、“消费行家和服务专家”、“供应链管理专家”的品牌形象;形成了“选、用、育、留并重”的人才战略。,“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1、发展之初 2、资本运作 3、国美置业,在范以锦的眼中,报业人才分三种:一种是既懂采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一种是采编才,一种是经营人才。报纸要润,要两条腿走路,人才组合很重要。,“我不是最有本事的人。但作为社长,我有责任把最有本事的人用到最关键的岗位上,把各种人用到最适合他发挥才能的地方。领导者应该是黏合剂,把人才黏合在一起。”范以锦说 在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定位中,他把自己定位为“一块磁铁”,在他周围,形成人才聚集的磁场。 (套娃理论),政治家办报方针,国际知名的

8、广告公司奥吉瓦尼玛斯以及创始人大卫奥吉瓦尼的套娃理论。大卫在每次公司新进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时,他都要赠送给这位管理人员一套俄罗斯套娃。这组套娃是由五个由大到小的木娃娃套在一起的,旋开最外边的大的,发现里边还套着一个小号的,再打开又是一个更小的,及至第五个,里边放着大卫写的一张纸条:倘若我们每个人所重用的人都比我们矮,我们的公司就会变成小矮人公司;倘苦每个人所重用的人都比我们高,我们公司就会成为巨人公司。相信在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管理体系里,范以锦最清楚谁是那个最小的娃娃。,一个具有包容、温和性格的领导,能够允许更多各具气质、优秀的人才成长。所谓“无为”创造“有为”,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在“温和”的范

9、以锦的领导下,这个组织却一直充满锐意创新的精神,也如他所言:“因为这是一群人,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人” 南方报业出现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与集团内部起用了一批年轻、有冲劲的人才不无关系。21世纪经济报道的沈颢、刘洲伟,名牌的向熹,南方人物周刊的徐列,南方体育的龚晓跃,在主持报纸创办之时年纪都仅在30岁左右。,“谁出主意谁来干” 。这或许正是南方报业能够保持不断推陈出新的密码保持一种生机勃勃的机制与文化。只要有创意方案,只要有想法,他们随时都可以走进范以锦那间上班时间永不关门的办公室。只要项目论证可行,范以锦大力支持。 21世纪经济报道正是在南方周末工作过的两位年轻人沈颢和刘洲伟拿着方案找

10、到李孟昱、范以锦,最终敲定的,由此打响了中国财经类报纸商业化运作的头炮。 新京报也正是程益中等人找到他汇报拍板,后来开始了与光明日报集团跨区域办报的探索,开启了中国跨区域办报的先例。,2002年,范以锦提出了集团多品牌战略,开始进一步在集团层面将各子报子刊“管”起来,将品牌和资源充分共享, 2003年,集团向各子报子刊委派财务人员,根据各子报子刊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资金、资源分配。在各子报的扩张中,范以锦进一步提出了“龙生龙、凤生凤”的报系概念,将各子报的品牌效应充分发挥,进行目标市场扩张和覆盖,逐步形成了“南方周末报系”、“21世纪报系”、和“南方都市报系” 。 从政经类、财经类、都市类、生活类

11、,从周报、日报、杂志、网站进行多形态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成立,跨区域、跨平台,全面实施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品牌战略计划。,品牌战略:,“品牌就是信誉,就是市场,就是人才,就是财富,就是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媒体产品必须确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范以锦,一是从单一的新闻竞争和打价格战转到塑造媒体品牌的竞争上来。,二是从单一媒体品牌的竞争转到媒体多品牌的竞争上来。,三是从单纯的媒体品牌战略转到该品牌可能延伸到的各个领域,在延长的价值链上获益。,差异化办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以差异化定位确立子报的细分市场,各个子报产品不是用同一个模具“克隆”的,很有独创性。有独创和个性,才有“品牌”可言! 范

12、以锦,南方日报:“高度决定影响力”。以高质量的主流新闻和深度报道铸就高品位的大报风范,以此来塑造自己的“权威”个性。 南方周末:“深入成就深度”。与全国读者共同分享生存的智慧、发展的智慧,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出,以独特的视角,赢得众多精英的关注。“南方周末报系”在2003年和2004年又分别在更加细分的市场上培育出了名牌和南方人物周刊两份杂志。,南方农村报:“服务农村经济,维护农民权益”。在“农”字类的报纸中独树一帜。 城市画报:“新生活的传播者”。关注都市人快乐健康新生活、新感觉,打造一份以资讯为重、新闻和娱乐并举的生活类双周刊全彩杂志。,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

13、纸”。拒绝平庸、追求卓越,以深入都市生活、引领时代时尚、紧密追踪经济热点、快速反映大众焦点为己任,在“传播消息,提供资讯,引导消费,服务生活”方面赢得口碑。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提出“与加入WTO的中国一起成长”、“代表积极的、向上生长的力量”等不同凡响的口号,以分析国际形势、透视中国经济、观察行业动态、引导良性发展为目的,立足于国际通行的经济法规,及时有效地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跟踪报道中国企业界的动态与发展,报道以深度取胜,以深度促新闻,打造一份高品质的经济类媒体。2004年21世纪报系又培育出了21世纪商业评论,今后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创举。,21世纪环球报道:“新闻全球

14、化,全球视野、中国视点”。关注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时事、探讨中国在此背景下的处境与方向;21世纪环球报道(明星周刊)的理念则是“娱乐经济代言人”,关注全球范围内文化界、艺术界、娱乐界、时尚界的新闻事件与明星人物。 新京报:“负责报道一切,对报道的一切负责”。南方报业集团与光明日报社合办的新京报,调强“负责”二字,贴近事实真相,讲究诚信。作为跨地域的品牌扩张战略的产品,新京报在北京市场的成功及其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对“南方报业”的品牌美誉度产生了其他子媒体难以比拟的影响。,“出击新媒体:建成一个强大的南方新闻数码港,不仅能通过这个平台对自身平面媒体进行宣传和展示,还要将其打造成一个具有独立盈利能力

15、的新媒体品牌。” 范以锦,“南方报业集团目前已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这意味着我们不仅办报、办刊,还要往新媒体发展。现在新媒体的挑战越来越激烈了,我们考虑除了办报之外,还要往新媒体方向发展。我们现在有南方网、南方报业网,还有奥一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目前的新媒体目标是,形成一个很强大的南方新闻数码港。” 范以锦,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在全国已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但是南方都市报在外省的发行量并不大,主要是通过网络的传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有南方周末,在国际发行的很少,但是也是通过网络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因此新闻的网络传播,对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

16、影响力的扩大是功不可没的, 不能简单地理解网站是吃了报纸的利益,实际上报网是共赢的,报纸给自家网站提供了信息,对网站的发展报业是功不可没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网站传递了更多的信息,促进了报业的发展,这同样是功不可没的。集团旗下的报网互补之后实现的是整个集团的共同发展。,平面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和共赢,“立体化打造品牌:以南方报业品牌为轴,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文化出版、文化会展、文化实业和传媒的公益活动为核心,立体打造文化传播的七色彩虹。” 范以锦,南方都市报在广州举行大规模的汽车展、房展,亮出的就是“南方报业”的牌子;南都报系“华语传媒”系列奖项评选、21世纪报系“经济峰会”等品牌营销活动的经验,都在拓展“南方报业”的品牌价值。“南方报业”国际传媒论坛、“南方报业”经济论坛,合作发布“南方(报业)”经济(或消费、质量)指数、上市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