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光伏电站培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14110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光伏电站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面光伏电站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面光伏电站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面光伏电站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面光伏电站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面光伏电站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光伏电站培训(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面光伏电站培训课件 地面光伏电站培训课件 一、 地面光伏电站简介 地面光伏电站一般包括两部分:光伏场区和汇流升压站。 光伏场区为光伏发电系统,起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作用,主要包括:支架基础、支架、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汇流箱、逆变 器、变压器、电缆、防雷接地、道路、围墙。 汇流升压站起到光伏场区发出的电的汇流、升压、外送的作用,主要包括:低压电气系统、高压电气系统、二次保护系统、监控 系统、通讯系统、消防系统、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防雷接地。 其他包括:场外线路、接入系统等。 二、 规程规范 1.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 2.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

2、/T 50795-2012) 3. 光伏电站施工规范 (GB50794-2012) 4.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 (GB50796-2012) 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T 19939-2005) 6.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19964-2005) 7. 太阳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CECS85-96) 三、 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如下:场地测量定位场地平整基坑开挖基础模板支护基础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支架安装光伏电池组件安装光伏电缆槽架及电缆敷设电气设备安装(汇流箱、逆变器、变压器、汇流升压站内电气 设备安装等)设备单体调试设备联调内部验收

3、资料交接竣工验收 四、人员配备 电站施工需配备人员数量为 100 到 200 人不等,具体根据电站容量确定,其主要工种应包括混凝土工、钢筋工、电工、焊工、普 工等,并配备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和资料员。 五、具体施工方法及要求 1 测量定位 1.1 施工内容 汇流升压站点定位、光伏组件基础位置定位、逆变器和变压器基础位置定位、地埋电缆走向定位、围栏位置定位等。 根据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通过测量仪器测量后建立测量网,并将各建筑物和各光伏方阵标定在施工现 场的地面上,使工程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实施。 1.2 工器具配备 GPS、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塔尺、钢板尺、钢卷尺、对讲机

4、等 1.3 施工方法 1.3.1 利用全站仪对站点进行定位,定位依据为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点。 1.3.2 站点坐标确定后,根据设计图纸分别进行各个建筑的位置定位。 1.3.3 定位点确定后,撒白灰或钉木桩进行标识。 2 场地平整 2.1 施工内容 场地平整,清除地面障碍物、植被及垃圾 2.2 工器具配备 推土机、装载机等 2.3 施工方法 2.3.1 根据现场实际地貌确定平整方案,平整区域以满足组件布置为原则,应确保每组组件在 同一平面。 2.3.2 根据确定的区域对场地进行平整,回填的虚土需夯实。 2.3.3 如果是坡地,那么边坡需保持足够的坡度。 2.4 施工技术要求 平整后的场地应平整、

5、坚实,满足组件布置条件,且应有一定的防洪能力。 3 基坑开挖 3.1 施工内容 光伏电池组件支架基础基坑、地埋电缆沟道、汇流站建筑基坑 3.2 工器具配备 挖掘机(视具体情况) 、打孔机等 3.3 施工方法 3.3.1 组件基础基坑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桩基的形式决定采用挖掘机进行大开挖的方式或采用打 孔机打孔,优先选用打孔机。 3.3.2 根据支架基础桩基图纸确定基坑开挖的直径,使用挖掘机开挖以能控制的最小直径为准,沙土不 坍塌为原则;使用打孔机时,孔径以稍大于桩基直径即可。 3.3.3 支架基础桩基地下深度为 2m 或 2.5m,开挖时应保证足够深度。 3.3.4 沙漠地区采用打孔机进行打

6、孔时要事先采取浇水沉沙,等沙土彻底湿透硬化后再进行施工。 3.4 施工技术要求 3.4.1 开挖的基坑应保证垂直度,避免桩基施工时偏斜,深度应能满足桩基施工要求。 3.4.2 机械开挖完成后预留 20cm 进行人工清理并进行基坑坑底处理, 基坑坑底夯实后浇筑 30CM 混 凝土垫层。 4 支架基础模板支护 4.1 施工内容 支架基础模板支护 4.2 工器具配备 定型模板、紧固件、定位固定框架 4.3 施工方法 4.3.1 桩基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混凝土灌注桩,一种 为带承台的方形基础。 4.3.2 带承台的方形基础需要进行大开挖后,进行模板支 护,模板可采用定型钢模板,以减少模板支护工程量,

7、根 据施工进度多配备一些模板,以供循环使用。 4.3.3 混凝土灌注桩地面下可不支护模板,在露出地面的部分采用专用圆形模板。 4.3.4 模板紧固,使用专门的卡子进行紧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涨模等情况发生。 4.3.5 模板支护时应保证垂直度和定位尺寸, 应采取固定措施, 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会 倾斜、跑位等。施工时配制专用的定位固定框架,用来固定模板及定位。 4.4 施工技术要求 4.4.1 模板接缝宽度不得大于 1.5mm。 4.4.2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模板内壁满刷防粘剂,保证能顺利脱 模。 4.4.3 基础拆模后,应由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验

8、收标准对缺陷进行处理。 5 钢筋绑扎 5.1 施工内容 支架桩基基础钢筋笼绑扎 5.2 工器具配备 切割机、电焊机、铅丝钩等 5.3 施工方法 5.3.1 施工前核对其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3.2 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放样进行下料。 5.3.3 钢筋笼绑扎好后,将预埋地脚螺栓布置到钢筋笼中的预埋位置,准确定位后,用专用模板固定或焊接固定。 5.3.4 纵筋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30D(钢筋直径) ,纵筋之间的连接优先采用焊接,要求连接处牢固焊接。 5.4 施工技术要求 灌注桩的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 项 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主控项目 1

9、主筋间距 10 用钢尺量 2 长度 100 用钢尺量 一般项目 1 钢筋板质检验 设计要求 抽样送检 2 箍筋间距 20 用钢尺量 3 直径 10 用钢尺量 6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6.1 施工内容 支架基础混凝土浇筑、汇流站基础混凝土浇筑 6.2 工器具配备 混凝土搅拌机(或商混) 、泵车、罐车、插入式振捣器等。 6.3 施工方法 6.3.1 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6.3.2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 6.3.3 根据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用量,支架基础及方舱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 C25。 6.3.4 支架二次灌浆混凝土强

10、度等级为 C30 细石膨胀混凝土。 6.3.5 汇流站基础施工前需对地基进行处理,详见图纸设计要求。 6.3.6 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浇筑, 浇筑过程中用振捣棒振捣。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 模板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 前修整完好。 6.3.7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应在 12h 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 养护期不少于 7 天。 6.4 施工技术要求 6.4.1 支架基础的轴线及标高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支架基础的轴线及标高偏差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 同组支架基础之间 基础顶标高偏差 2m

11、m 基础轴线偏差 5mm 方阵内基础之间 基础顶标高偏差 5mm (东西方向、相同标高) 基础轴线偏差 10mm 方阵内基础之间 (南北方向、相同标高) 基础顶标高偏差 10mm 基础轴线偏差 10mm 6.4.2 支架基础尺寸及垂直度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支架基础尺寸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 mm/全长 基础垂直度偏差 5mm 基础截面尺寸偏差 10mm 6.4.3 支架基础预埋螺栓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支架基础预埋螺栓偏差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 同组支架的预埋螺栓 顶面标高偏差 10 mm 位置偏差 2 mm 方阵内支架基础预埋螺栓(相同基础标高) 顶面标高偏差 30 mm 位置

12、偏差 2 mm 7 支架安装 7.1 施工内容 固定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用的支架组装、安装。 7.2 工器具配备 电动扳手、活扳手、榔头 7.3 施工方法 7.3.1 施工前认真研究支架图纸, 掌握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方向及要求。 支架基 础通过验收。 7.3.2 对支架各部件进行分类,清点,支架外观及保护层应完好无损;型号、规 格及材质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核实数量及型式符合图纸要 求。 7.3.3 在地面将前立柱、后立柱与横梁组合,采用螺栓连接。 7.3.4 将组合好的组合件安装到基础上与预埋地脚螺栓连接, 临时固定, 柱底板 下面用调平螺母调整水平,保证各底板水平一致,然后安

13、装次梁,次梁与主梁通过螺栓连接。 7.3.5 安装拉筋,并进行紧固调节,均匀受力,保持支架横平竖直为原则。 7.3.6 调整好组合完的支架,对其平整度、角度、垂直度进行调整,确认没问题后,将全部螺栓紧固。 7.3.7 进行柱底板二次灌浆,采用 C30 细石膨胀混凝土,灌浆前应复查支架的平整度、角度及垂直度。二次灌浆完后注意对混凝土的 养护,二次灌浆完后 3 天才允许安装电池组件。 7.4 施工技术要求 固定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中心线偏差 2 垂直度(每米) 1 水平偏差 相邻横梁间 1 东西向全长(相同标高) 10 立柱面偏差 相邻立柱间 1 东西向全长(相同轴线) 5

14、 8 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 8.1 施工内容 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组件间的接线、组串。 8.2 工器具配备 电动螺丝刀 8.3 施工方法 8.3.1 组件安装前支架的安装工作应通过质量验收。核对组件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 求。检查组件的外观及各部件应完好无损。 8.3.2 将组件逐件安装到支架上,用螺栓进行固定。 8.3.3 组件固定面与支架表面不吻合时,应用铁垫片垫平后方可紧固连接螺丝,严禁用紧 拧连接螺丝的方法使其吻合,固定螺栓应加防松垫片并拧紧。 8.3.4 连接各组件之间的连线。 8.4 施工技术要求 8.4.1 组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组件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倾斜

15、角度偏差 1 组件边缘高差 相邻组件间 1 mm 东西向全长(相同标高) 10 mm 组件平整度 相邻组件间 1 mm 东西向全长(相同轴线及标高) 5 mm 8.4.2 组件之间的接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8.4.2.1 组件连接数量和路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8.4.2.2 组件间接插件应连接牢固。 8.4.2.3 组串连接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应符合设计要求。 8.4.2.4 组件间连接线应进行绑扎,整齐、美观。 8.4.3 组件的安装和接线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8.4.3.1 组件在安装前或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抽检测试。 8.4.3.2 组件安装和移动的过程中,不应拉扯导线。 8.4.3.3 组件安装

16、时,不应造成玻璃和背板的划伤或破损。 8.4.3.4 组件之间连接线不应承受外力。 8.4.3.5 同一组串的正负极不宜短接。 8.4.3.6 单元间组串的跨接线缆如采用架空方式敷设,宜采用 PVC 管进行 保护。 8.4.3.7 施工人员安装组件过程中不应在组件上踩踏。 8.4.3.8 进行组件连线施工时,施工人员应配备安全防护用品。不得触摸金 属带电部位。 8.4.3.9 对组串完成但不具备接引条件的部位,应用绝缘胶布包扎好。 8.4.3.10 严禁在雨天进行组件的连线工作。 8.4.4 组件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8.4.4.1 带边框的组件应将边框可靠接地。 8.4.4.2 组件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9 电缆敷设及端接 9.1 施工内容 光伏组串至汇流箱、汇流箱至逆变器及变压器电缆敷设及端接。 9.2 工器具配备 扳手、电工工具等 9.3 施工方法 9.3.1 施工前应核对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电缆外观应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