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核心素养,落实语用训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14096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167 大小:1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绕核心素养,落实语用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围绕核心素养,落实语用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围绕核心素养,落实语用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围绕核心素养,落实语用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围绕核心素养,落实语用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绕核心素养,落实语用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绕核心素养,落实语用训练(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哲学家卢梭说过:“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围绕核心素养 ,落实语用训练,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安康市教研室 侯曙光 2015.7,目录,教育的原点,一,三,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四,以语用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五,基于语用的教学策略,二,核心素养 重构未来教育图景,(一)寻找教育的原点 什么是原点?数学座标系统中座标轴的交点叫原点。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坐标,都必须有一个最原始的共同交汇固定点,才有了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可能和前提,这个点就是原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千。老子道德经,一、教育的

2、原点,一、教育的原点,(一)寻找教育的原点 1.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的人(教育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的表述都是不同的。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寻找教育的原点 1.教育的本质 最早把“教育”二字连起来使用的是孟子。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篇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道生之,德畜之。老子道德经,一、教育的原点,(一)寻找教育的原点 1.教育的本质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

3、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说,西方“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一、教育的原点,(一)寻找教育的原点 1.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 德国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卢梭 法国 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

4、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乌申斯基 俄罗斯 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蒙台梭利 意大利,一、教育的原点,(一)寻找教育的原点 1.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职责就是确保公证社会的稳定性。这就是各国长期强制性地推选教育的一个原因:一个社会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它把该社会的共同生活的基本原则适当地传授给年轻一代的力度。一个社会必须确保学校把必要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灌输给年轻人。 -柏拉图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克里希那穆提 印度 教育是一种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其明确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的性格和精神(人格)产生持久的好转变化,而且,间接的让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发生好的变化,最终延

5、伸至整个世界。 -菲利普杰克森 美国,一、教育的原点,(一)寻找教育的原点 2.教育的原点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顾明远说,“教育是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也是人类对自身的超越,人类通过教育,不断超越自己。所谓一代胜于一代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人的发展,怎么能为社会经济服务?所以我们要回到教育的原点。” “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教育必须恢复到他本来的面目,拥有它应该有的颜色,归还属于它的天空,把促进人的发展和生活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要再次确认-教育的原点是“育人”。,一、教育的原点,(二)我们需要从教育原

6、点再出发 1.当下的教育在哪儿迷路了? 教育在不断地谄媚经济市场,在和经济的调情中失身,失去了教育应有的最珍贵的纯洁和尊严,在妥协中失去教育应有的价值和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功能。中国现代教育陷入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案例:范跑跑pk郭跳跳,一、教育的原点,(二)我们需要从教育原点再出发 2.从原点再出发 面对如此深刻的教育危机,重新找回教育中人的尊严,认真思考人作为目的的教育理想,并以此为参照努力改变教育现实,以免因急功近利而迷失方向,是中国现代教育急迫的使命。这就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从原点重新出发。 朱永新认为:当下

7、我们正处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肩负着“价值理想,以至信仰的重建,文化重建”的任务。教育理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批判和创造功能,回应这样的历史性要求。这表明教育正面对一个“再出发”的问题,需要提出教育的理念问题,进行教育原点的追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进行教育思想的启蒙,重新恢复或建立现代教育的理念。,一、教育的原点,(二)我们需要从教育原点再出发 2.从原点再出发 北京大学钱理群先生我的精神自传一书中说,现在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中小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大学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教育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教育原点上来,追问我们办教育是干什么的?大

8、学是干什么的,中小学是干什么的?如果这些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其他的枝节问题就无从谈起。 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演讲中引用了一位哲人的话:“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教育也应该有关注“天空”的人,做些关注“天空”的事。,一、教育的原点,(三)从教育原点追寻语文教育的本质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的本质有明确的定位: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9、,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一、教育的原点,二、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关键能力的内核。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因为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国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至高无上的课题,核心素养指导、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

10、核心素养是寻求国民教育基因改造的关键DNA。众多国家把强调“国民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视为国民教育发展的基因,,国际关于核心素养的界说。 一是五大支柱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强调,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也需要核心素养。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即素养彼此关联,同时涉及生命全程与各种生活领域: 学会求知,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思考力; 学会做事,包括职业技能、社会行为、团队合作和创新进取、冒险精神; 学会共处,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理心和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学会生存,包括自立能力、判断能力、想象力,能够根据社会和自身的双重要求,确立新的人生座标 ; 学会改变,

11、包括接受改变、适应改变、积极改变和引导改变。,二是关键能力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5年提出,知识社会要求三种关键能力: 第一种关键能力是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包括运用语言、符号与文本互动的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运用知识、信息互动的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科学素养;运用科技互动的能力。 第二种关键能力是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人际互动的能力,包括同他人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与解决冲突的能力。 第三种关键能力是自立自主地行动的能力,包括在广泛脉络情境中行动的能力;设计并执行人生计划、个人计划的能力;表达并维护权利、利益、责任、限制

12、与需求的能力。,三是八大素养说。欧盟2005年发表的终身学素养:欧洲参考架构正式提出终身学习的八大核心素养: 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数位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神和文化表达。同时提出贯穿于八大核心素养之中的共同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 学科教学目标按其权重形成如下序列: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观察技能、实验技能等;知识及其背后的价值观。这种序列表明,学科教学的根本诉求是学科的素养或能力,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论述 2010-2020教育规划发展纲要明确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13、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四会: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这一切,都给我们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2014年教育部在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文件中明确提出: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建立核心素养体系和评价体系。 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数学素养、艺术素养等很多种。,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在众多素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说语文素养是人发展所具备的综合素养之中的核心素养。 素养是指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习惯、学识、能力、品格等。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

14、得的比较稳定的习惯、学识、能力、品格等。是语文课标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大概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几个方面。,(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语文素养的核心素养是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人们进行语文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五种能力。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语文能力,就能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问题。 语文的性质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主要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解决问题,培养思维品质,提升人文素养,形成健全人格,使人明白作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而存在的

15、价值,人活在此处的根本用意。学校开设语文学科,就是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语言获得使用语言的方法技巧,从而具备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从这个层面来看,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用能力,或者说,检验语文能力的高低就是看语用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人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升综合素养,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核心)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用能力。语文的核心目标是学习语用。,育 人,综合 素养,语文 素养,语文 能力,语用 能力,核心,核心,核心,语文

16、教学的实质就是语用教学,语文学科主要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在语文语言功能即语言交际的教学上,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培养谈论语言是什么的人,而是培养使用语言、用这种语言交际的人。语文教学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语用方法,积累言语经验,获得言语情感,提升言语智慧。 语言学习的三个层次:一是感悟语言内容,写了什么;二是品味语言范式,怎么写的,有什么秘妙;三是强化言语表达,怎么学用,怎么用最好。,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1中国古代语文教育 (1)先秦时期的语文教育 从西周(公元前1046-前221)到秦这几百年,是语文教育的发端。思想主要特征是以教化、修己为基本目的。具体的教育目标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