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ppt+79页)生产规划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613581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ppt+79页)生产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ppt+79页)生产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ppt+79页)生产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ppt+79页)生产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生产管理(ppt+79页)生产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ppt+79页)生产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ppt+79页)生产规划(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2/6,1,第十四章 生產管理,2,2018/12/6,14.1 生產規劃 14.2 生產管理 14.3 物料管理 14.4 作業研究 14.5 工程管理 14.6 品質管制 14.7 工作研究 14.8 製造成本 14.9 財務管理 14.10 工業安全與衛生,目錄,3,2018/12/6,生產是指利用人工及機器將原料或半成品等物料轉變為成品的過程。 其組成包含輸入,生產程序和輸出三個階段。 生產管理是指對生產系統範圍內相關的組成單元或因素。 七M:人員、物料、機器、金錢、方法、士氣和管理作業,加以規劃、執行管制、追蹤、檢討及修正。,簡介,4,2018/12/6,通常機械製造業生

2、產的成品是經由零件加工和裝配兩階段所產生,故又可稱為加工裝配工業。 此類產業的組織除了作業現場的製造部門以外,還包括了設計、生產管理、物料管理、品質管理、銷售、設備之夾具、刀具、工具及量具管理等與生產有關連的部門。 這些關係密切的組織之間,如何有效率的做最佳配合以達成生產目標,則需有良好的生產管理作業來協調彼此間相關的各項工作。,簡介,5,2018/12/6,生產過程中,管理人員如何面對需決定生產數量、方法等問題,解決此類問題的不同方案則又會影響到備料作業。 備料作業包括素材採購,零件或半成品之自製或外購,成品之加工、檢驗、包裝、庫存及配銷,在製品之存放,和廠內搬運路線等決策之訂定。 自動化生

3、產設備的發展使直接操作人員的比例已逐漸降低,但對技術層面的要求則相對的提高。,簡介,6,2018/12/6,生產管理的目標在滿足顧客交貨期、訂購量及品質要求的前題下,規劃生產作業之規範,期能提高整體生產作業的效率,或降低成本,目的在得到最大的利潤。 生產管理包含生產規劃和生產管制兩個階段。 因此若能妥善而完整的建立一套生產管理制度,應可獲得下列的利益: 在產品品質和如期交貨方面都能滿足顧客的要求。,簡介,7,2018/12/6,使機械和人員的負荷平衡,減少其閒置時間,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 及時供應物料和工具等,減少停工待料時機器及人力方面的損失, 同時原料、半成品及在製品之存量也可降到最低。

4、可以判斷生產流程的瓶頸所在,提早設法改善解決,能使順利達成生產目標,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簡介,8,2018/12/6,生產的形態可分為訂貨生產和存貨生產兩種。 一般訂貨生產是依顧客的訂單來製造產品,需經重新設計後再生產,製造前置時間較長,有交貨期的限制,但較沒有庫存的壓力。 存貨生產則大都是相同規格產品的預測性庫存方式生產,通常不需重新設計,工廠操作條件的變動較小,沒有限期交貨的壓力,但可能因為過量生產以致發生產品庫存使資金積壓的問題。 因此要先評估市場需求並進行有計畫的生產預測,其結果可做為擬訂生產規劃的依據。,簡介,9,2018/12/6,14.1 生產規劃,生產規劃是指產品在實際進行

5、生產前所要做的準備工作,是介於設計與加工之間的階段,大都是由生產組織中之決策單位所負責。 所規劃的內容為: 生產什麼(What) 指產品的設計,決定產品之功能、形式、構造及選用的材料種類,並決定可同時生產之產品種類及數量比例。 如何生產(How) 決定產品的零件或半成品是外購或自製。自製者是以何種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來完成。同時要決定多少產量(How many)。,10,2018/12/6,14.1 生產規劃(續),何時生產(When) 決定生產時間表,產品加工作業何時開始及何時完成等進度。 誰來生產(Who) 決定製程中的生產行為是由那些人員及機器設備負責執行。 那裡生產(Where) 決定生

6、產系統流程與機器設備的配置場所。 為何生產(Why) 明確指示出生產之目的。,11,2018/12/6,14.1 生產規劃(續),生產規劃首先需考慮生產場所的環境、交通運輸狀況和水及電供應的穩定性等外在因素。 準備包含工程圖、市場需求量、材料規格、可供使用的機具設備及其加工能力和操作人員及其技術程度等。 最後進入生產規劃最直接的考慮即交貨日期、生產能力和庫存量等因素。,12,2018/12/6,準時交貨是保持競爭力的基本條件,它和價格及品質同為服務客戶的重要因素。 生產能力會影響製程計畫和外購與自製的比例。庫存量方面則需考慮配合資金的調度。 生產規劃的目的可以說是以最低的成本,如期製造出合於品

7、質要求及預定數量的產品。,14.1 生產規劃(續),13,2018/12/6,14.1 生產規劃(續),生產規劃的具體結果是依據設計工程圖所擬訂出來的製程計畫,它包含了加工程序和工作方法, 主要的項目有: 加工程序和工作內容。 零件加工和裝配的道次和順序。 每一製程所需的人數。 每一製程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工具、刀具、夾具、工模具等。 每一製程的準備時間和工作時間。 適當的加工批量。 零件加工和裝配的每一道次都需建立標準作業程序(SOP),並以書面方式明確顯示,如此才能達成產品品質的穩定性。,14,2018/12/6,14.1 生產規劃(續),擬訂製程計畫時,要考慮製程的合理化、機械化和自動化的應

8、用,目前大都利用電腦的協助。表14.1為製程計畫單,又稱為作業單或程序單。,15,2018/12/6,14.2 生產管理,生產管制是根據生產規劃所擬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進行管制並監督實際生產作業,要求可以按預訂計畫完成。 生產管制又稱為製造管制,並且與物料管理和品質管制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管制的意義是指擬定計畫,並依作業標準實施,然後查核實施結果與預定目標的差異程度。 如果未能達成預定目標,則應追究其根本原因,並採取適當的對策,以求目標的達成。 當目標達成的程度符合要求,則將所實施步驟的過程標準化。 整個循環過程通常以計畫、實施、查核、和處置等四個步驟表示,稱之為PDCA循環。,16,201

9、8/12/6,14.2 生產管理(續),生產管制的四項主要步驟為途程規劃,日程安排、工作分派和工作催查。 途程規劃按照製程計畫中的加工程序,選擇一最經濟有效的路線。 此路線的安排決定了零件被加工的路線、先後順序、人員和機器的使用。 製程安排需考慮工廠的生產能力和產品組成的成分,決定何者應外購,何者應自製。,17,2018/12/6,自製部份所需之素材種類及數量,所需之加工步驟和進行程序。 然後決定產品製造的總數量,並訂定各種表格,使製程順利進行。 常見的方式是利用工作程序圖來管制其路線,如圖14.1所示為熱處理作業的例子。,14.2 生產管理(續),18,2018/12/6,14.2 生產管理

10、(續),19,2018/12/6,14.2 生產管理(續),日程安排 決定有關製造過程中各種工作的開始與完成的時間,並製成時間控制圖表,以確保準時交貨,避免生產作業出現擁擠或發生不必要的人員加班趕工或閒置停工的情形。 日程安排需考慮交貨日期、庫存量、製程週期、可應用的人員、機器及物料等因素。 常見的方式是利用甘特圖來管制生產進度,如圖14.2所示。 為求得更多進度控制的資訊所發展出的要徑法(CPA)和計劃評核述(PERT)等則屬於第14.4節所述之作業研究的範圍。,20,2018/12/6,14.2 生產管理(續),21,2018/12/6,14.2 生產管理(續),工作分派 是依據排定的製程

11、路線和日程時間,發佈工作指令給工廠中的操作人員及所配屬的機器,。 工作分派之前應先通知庫房等物料管理單位,配合製程與日程安排所需求的物料及工具預先準備妥當,以保證生產能順利進行。 一般生產組織常採用派工單或製造命令單做為工作分派的命令,如表14.2所示。,22,2018/12/6,14.2 生產管理(續),23,2018/12/6,14.2 生產管理(續),工作催查 使各工作站如期完成工作指令的安排內容,需到現場進行查看催詢。 進度延誤或困難發生,可以即時謀求解決方法,以期順利完成生產目標。 有關催查的種類可分為三種,即物料的催查、製造的催查和裝配的催查。 工作催查的時間可分為每日、每週、每月

12、催查,常見的有日報表、週報表、月報表等。,24,2018/12/6,14.3 物料管理,物料管理之目的在達成適時、適地、適質、適量、適價的供應物料。 一方面支援製造部門順利生產,不致發生停工待料。 一方面避免購料不當,形成資金積壓造成財務部門的困擾,甚至發生呆廢料之情況,達成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物料包括素材原料,外購零件,工、刀、夾、工模、模具,在製品或半成品,和成品等。,25,2018/12/6,14.3 物料管理(續),物料管理的範圍包括採購、驗收、倉儲、發(領)料和呆廢料處理等五項。 物料的採購必須特別注意和生產週期的配合,如何控制使不會發生因儲存過多而形成資金積壓甚至變成呆廢

13、料之浪費。 防止因物價變動,天災人禍造成來源補充不及,以致發生停工待料的損失,故需有一適當的安全存量。 因而有物料需求計畫(MRP)之發展。,26,2018/12/6,14.3 物料管理(續),物料的種類繁多,為了容易管理,需有一套完善的分類和編號標準,其方式依各工廠或公司之實際狀況而各自制定。 物料管理的另一重要項目是倉儲管理,包括倉儲位置及容量、儲存方法、收發料方式、儲存記錄、定期盤存、呆廢料處裡和安全性等事宜。 由於物料管理的內容繁雜,又有時間、資金、製造需求之配合等問題,目前大都利用電腦來處理。,27,2018/12/6,14.4 作業研究,作業研究(OR)方法的興起是由於第二次世界大

14、戰時軍事上的需求。 探討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即時做最有效的分配和運用,乃將數學、行為科學和統計學等結合在一起,形成此一分析方法,結果獲得良好的成果。 由於研究人員和電腦發達,使其形成需以計量方法解決管理或公司運作問題時,大都是取自作業研究觀念的應用。,28,2018/12/6,14.4 作業研究(續),作業研究的定義是指以科學方法,運用數學模型進行數量的分析,提供決策時之參考。 所謂科學的方法是指以客觀的態度收集資料,然後以合乎邏輯的方法進行分析。,29,2018/12/6,作業研究應用的數學模型有 線性規劃 運輸問題 指派問題 整數規劃 存貨模型 網路分析 排隊理論 模擬技術,14.4 作業研究

15、(續),30,2018/12/6,14.4 作業研究(續),作業研究應用於實務問題時進行的步驟為: 定義問題 首先應確定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即決定研究之對象、目標和限制等。 收集資料 根據問題之需求,儘可能去搜尋充足的相關的文獻及實務資料。,31,2018/12/6,14.4 作業研究(續),建立數學模型 將文字敘述性的問題轉換為適當的數學模型。 求出解答 利用現有之電腦應用軟體或自己撰寫的程式,協助計算求出數學函數之答案。,32,2018/12/6,14.4 作業研究(續),驗證數學模型 從數學模型求得的解答是否與實際的情況吻合,需加以驗證並做合理的評估。 有歷史資料或實驗數據的問題,數學模

16、型的解可與之做比較,由兩者間的差異判斷此模型之適用性。 對於無參考資料的新問題,則需運用專業知識做合理的主觀判定。 付諸實施 當數學模型經驗證為適用後,即可供決策時參考使用。,33,2018/12/6,14.4 作業研究(續),作業研究是計量管理的有力工具,但也受到一些限制。 定義問題時常會因個人的主觀意識而產生差異,可是又無適當的方法可評估其優劣。 複雜的實際問題很難以數學關係式表示。若勉強用數學式表示,其模型也會很複雜,要求得解答並非易事。幸好可採用簡化的求近似解方法去趨近事實結果。,34,2018/12/6,多數作業研究模型只適用於處理一個目標函數,並將其它目標視為限制條件來處理。 實務上的問題若具有多重目標時,則會發生求解的困難。 當資料取得不足或有誤時,模型適用性之驗證會受到影響。 模型之建立及分析過程需要一段時間,對急迫性的問題恐怕會緩不濟急。 模型所得之解答有時會受到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變化。,14.4 作業研究(續),35,2018/12/6,14.5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是聯繫工程技術和管理科學兩者之間的橋樑。 一般工程問題的定義明確,對象是物體,具有確定及連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