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作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12411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 课时训练(三)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基础夯实练| 1改编题时间轴一线贯穿古今,是梳理历史线索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建立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2原创题2017年5月23日,网易娱乐报道:历史古装电视剧隋炀帝传奇在海外播出,评价很高。此剧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开皇之治 B开通大运河 C创立科举制度 D隋朝灭亡之君 32017深圳图示

2、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最贴切的是( ) A B C D 4改编题唐太宗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明君,他曾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这段话反映了唐太宗的用人观念是( ) A勤于政事 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 D唯才是用 52017无锡如今,许多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原创题隋唐时期

3、是我国古代繁荣开放时期,有一项制度起于隋,兴于唐,它打破了原有做官体系,敲开了布衣(平民)家的大门,是一项创举。这一创举是指(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72017昆明7世纪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关系,藏族人民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这件事发生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82017成都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辟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92017临沂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

4、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 ) A辽朝 B北宋 C西夏 D南宋 10改编题人们都希望能通过穿越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假如小明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读书人在茶楼酒肆高歌“明月几时有”,几个商人在用纸币交易大宗丝绸生意,索取了“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纵马狂奔,全不顾在瓦肆中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据此可推断,小明穿越到了( )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 112017安徽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 A古代经济重心的

5、南移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2改编题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及成吉思汗陵园落成61周年之际,2017年5月20日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管委会正式启动了对成吉思汗陵的修缮工程。下面措施中属于成吉思汗主要功绩的是( ) A灭亡西夏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 D定都大都 13原创题我国行政管理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的朝代,以及该朝代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机构是( ) A唐朝、宣政院 B元朝、宣政院 C明朝、宣政院 D清朝、宣政院 |能力提升练| 142017青岛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

6、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任用贤才 虚心纳谏 合并州县 A B C D 152017怀化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16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铁木真统一蒙古 马可波罗来华 回族形成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建立行省制度 A B C D 172017菏泽近代史学

7、家顾颉刚说:“我们研究历史,应当着眼的,至少要顾及思想的、政治的、民族的和经济的等各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发现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派学生子路去问她:“你哭得这么伤心,是不是不止一次遭到这样的不幸了?”她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问:“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统治。”孔子对学生们说:“你们要记住,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可怕啊!” 译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1)材料一中的故事反映出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请看某同学画的一幅漫画及注解。 (2)

8、该漫画体现的政治制度始于什么时期?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的作用。 材料三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3)请写出材料三图中、分别代表的政权。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四 明代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主人公宋小官被嫌贫爱富的岳父母抛弃,夫妻被迫分离,穷困潦倒。后来通过做生意,逐渐积累了巨额资金,就在南京风仪门内,买了一个几十间房屋的大宅子,接回了苦苦等待的妻子。然后又和大多数商人一样,置买大量土地,依靠收地租,过上了富足悠闲的生活。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主人公通过什么方式摆脱了穷困潦倒的境遇?宋小官大量买田置地,是因为当时政府

9、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故选A项。 2A 解析 解答时,要抓住人物“隋炀帝”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在位时开创。故选A项。 3D 解析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D项符合题意。 4D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唯才是用。唐太宗选贤用能,知人善任,A、B、C三项与题意无关。故选D项。 5C 解析

10、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开元全盛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的这首诗描写出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富庶景象。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6D 解析 A项是我国古代君主按血统关系世代传承的制度;B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C项是秦朝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隋唐时期实行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使得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7B 解析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C 解析 题文材料中的“西行”是指玄奘西游,“东渡”是指鉴真东渡,两者都是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与往来。A、D两项与题意无关

11、,应排除;B项是指汉朝张骞通西域,不符合题意。只有C项正确。 9B 解析 本题要抓住关键信息“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A项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C项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南宋被元朝所灭,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北宋。故选B项。 10B 解析 根据题意中的关键信息“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可以判断小明穿越到了北宋的都城东京。辽和北宋在澶州之战后达成澶渊之盟,规定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宋与西夏也达成过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故选B项。 11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后期至五代、宋朝,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

12、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可确定卡片最合适的主题是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2C 解析 本题考查与成吉思汗和元朝相关的史实。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灭亡西夏,A项错误;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B、D两项错误。故选C项。 13B 解析 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14D 解析 题干材料中有“任贤能、受谏诤”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

13、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信息,材料没有提及合并州县,据此可以排除含的A、B、C三个选项。故选D项。 15C 解析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坚持抗金,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故小明同学探究的主题是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16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史实的认识和辨析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元朝由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均发生于元朝,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故本题选择C项。 17(1)思想:“仁”。(或者:“仁”的思想;“为政以德”;德治;以德治国等) (2)时期:隋朝。作用:这一制度,分工合作,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相互牵制,加强皇权。 (3)政权:辽;金。趋势:由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或者国家由分裂到统一) (4)方式:经商。(或者做生意,做买卖等)政策:重农抑商。(或者坚持重农主义,压制打击工商业) 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 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