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国培优秀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11077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望》国培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春望》国培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春望》国培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望》国培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望》国培优秀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国培计划 初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以春望为例)合江县马街中学 沈小平一、教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亦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在我们的中学教材中,诗歌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课标对中学生诗歌学习也有着相关要求“理解背诵相当数量的优秀古典诗歌,能够分析古典诗词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理解其思想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运用审美情趣”。由此看来,让中学生学习并朗诵优秀古诗词是非常必要的,既能够丰富学生文化素养,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又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

2、文化遗产,传承民族优秀文明。本课杜甫诗三首中,望岳属于杜甫早年作品,年轻时的杜甫一腔豪情心怀家国,慢游天下壮志凌云;春望石壕吏都是“安史之乱”之后的作品,此时的作者也是国家动乱的受害者,他深切体会到了黎民百姓的痛苦,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关怀。2.学情分析乡镇中学的学生,由于阅历和生活经历的局限,信息来源的狭窄,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多停留在僵硬的死记硬背上,只关注文字信息,难以展开相应联想和想象去发掘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杜甫的相关文学常识以及名作写作背景。(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三首诗歌,尽量做到感情丰富。(3)了解三首诗歌的思想内容

3、和艺术特色进而了解杜甫诗歌创作风格。2.能力目标(1)从字词句中品味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2)运用联想和想象还原诗词意境从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3.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说出诗词的常见写作技巧象征、用典、白描、对比、想象和联想等。(2)能够总结出古诗词学习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和背诵三首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2)把握诗歌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意境。A望岳歌颂泰山伟大,表现傲视天地的雄心B春望石壕吏通过景物、事件的描写,表现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战乱中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2.教学难点(1)通过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意蕴。(2)初步掌握诗歌常见表

4、现手法。四、教学方法1.教法设计(1)朗读法单读、齐读、有感情品读(2)情境还原法(3)讨论点拨法(4)比较阅读法2.学法设计(1)圈点勾画法(2)小组合作探究(3)成果展示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以春望为例)(一)导入新课论诗 赵翼李杜诗篇百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然而,诗仙李白诗之飘逸,诗圣杜甫诗之沉郁却经久不衰。(二)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学生小组代表展示)读书和游历时期长安十年时期战乱流离时期(三)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杜甫的相关文学常识以及名作写作背景。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三首诗歌,尽量做到感情丰富。3.了解三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而了解杜甫

5、诗歌创作风格。(四)课文朗诵1.听配乐朗诵带,初步感知诗文。2.教师泛读,学生挺准字音、停顿、情感。3.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代表泛读。4.交流听后感受及朗读注意点(全班集体朗读)。(五)整体感知1.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文,整体感知诗意。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再现形象,把我意境。(小组讨论,代表展示)(1)诗歌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国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凄凉沧桑。(2)诗歌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花(溅泪)、鸟(惊心),感伤时事,物伤心/人伤心。言之成理

6、即可。(3)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还原颈联和尾联的形象和画面。兵荒马乱、战火连天,寄托了对亲人思念的家书却无处送达,企盼得到一封家书竟然是这么的困难,失望中,抬手搔头,却是满头白发如霜(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前四句是对国家山河破碎的伤感,后四句表达的是对家人的思念。(5)是各种哪些字词最能表现这种感情?举例分析。破、深、溅泪、惊心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烽火连三月恶化环境,方显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莫不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手搔头愁更愁”(6)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全诗。感情沉重,景象凄凉,沉郁顿挫(六)作业布置1.背诵兵默写全诗。2.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文(400+)(七)板书设计春望首联 写景 忧国 借景抒情颔联 写景 忧国 移情于景颈联 思亲 .尾联 伤己 .(八)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