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五单元 世界近代史 第22课时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10092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五单元 世界近代史 第22课时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五单元 世界近代史 第22课时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五单元 世界近代史 第22课时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五单元 世界近代史 第22课时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五单元 世界近代史 第22课时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五单元 世界近代史 第22课时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五单元 世界近代史 第22课时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时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一、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1政治前提: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较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 2物质条件:“三角贸易”和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为英国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本、原料及殖民地市场。 3技术条件:手工工场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技术工人(如:瓦特),为英国机器大工业的诞生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考 点 梳 理,角度1 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考点梳理,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内练习,易错分析,二、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1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2开始标志:1765年,英国织

2、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妮纺纱机”,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3主要标志: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4完成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后)。 5完成标志: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6扩展:19世纪初,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扩展到法国和美国,这些国家在19世纪中期也完成了工业革命。,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考点梳理,课内练习,易错分析,三、工业革命中的发明 1纺织机器的发明珍妮纺纱机 珍妮纺纱机号称“工业革命第一机”,是近代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3、,考点梳理,课内练习,珍妮机,易错分析,2动力机器的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 (1)概况: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经验改良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其他工业部门随后也广泛使用蒸汽动力。 (2)作用 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由此出现,近代工厂制度也开始形成。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进了人类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轮船、火车机车出现)。,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考点梳理,课内练习,瓦特和他改进的蒸汽机(模型),易错分析,3交通工具的发明轮船、火车 (1)概况: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利用蒸

4、汽作动力的轮船“克莱蒙号”;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火车“旅行者号”;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 (2)影响:极大地便利了物质和人员的流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宣告了“铁路时代”的来临。,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考点梳理,课内练习,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易错分析,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英国: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始和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并因此崛起为世界头号强国。 2对世界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宣告了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2)引发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工业革命后,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

5、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城市化速度加快,资源也开始被大规模开发,由此带来的生态破坏和资源、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 (4)殖民扩张加剧,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考点梳理,课内练习,易错分析,(5)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在工业文明冲击下,许多国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开始了洋务运动。 (6)妇女地位提高,开始进入工厂,走向社会,与男工同工同酬;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7)使资产阶级积累了更多的财富,为资产阶级最终战胜封建统治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奠定了雄厚的

6、物质基础。,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考点梳理,课内练习,易错分析,3对中国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了洋务运动。,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考点梳理,课内练习,易错分析,【知识拓展】 1中国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中国处在封建专制时代,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2工业革命开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历来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

7、现的。 (3)青少年应该学习发明家们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考点梳理,课内练习,易错分析,1根本原因: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最后矛盾的焦点集中到奴隶制的废存问题上。 2内战过程 (1)导火线(借口):1861年3月,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2)开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3)初期失利:内战爆发之初,林肯政府试图妥协,导致在战争中北方节节失利,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 (4)转折:1862年5月和1862年9月,

8、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结束:1865年,北方军队攻克里士满,南方叛军向北方军投降,标志着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角度2 美国的反分裂斗争南北战争,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3战争影响: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4纲领 (1)土地文件宅地法 规定:凡是美国公民,只要交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 (2)人权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内容: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局限性: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有一个逐步推进

9、的过程,宣言虽然给了黑人以人身自由,但并未给予黑人以平等权,造成至今美国黑人社会地位低下,种族歧视依然严重。 (3)两个文件的作用:调动了广大农民、黑人参军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北方军队的战斗力,确保了北方的最终胜利。,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5性质及意义 (1)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黑人奴隶制度),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南北战争后,美国的经济发展更为迅速,为美国最终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创造了条件。,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内

10、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6领袖林肯 (1)贡献:维护了美国的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促进了美国的发展。 (2)评价: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总统。在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上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值得我们学习;林肯在领导联邦政府反对南方叛乱的斗争中,表现出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敏锐的政治眼光。,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林肯在演讲,易错分析,【知识拓展】 对美国南北战争的认识 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保障,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培养为国家利益、社会进步而敢于冒险的爱国精神。,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

11、固与扩大,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一、俄国的社会转型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根本原因: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沙皇专制统治,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亚历山大二世像 3前提: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角度3 俄国、日本的社会转型,课内练习,考点梳理,亚历山大二世像,易错分析,4经过: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法令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2)评价:农奴的“解放”是跟赎

12、买份地连在一起的,必须以赎买份地的名义交纳一笔“赎金”,因此农奴的“解放”实际上是有条件的解放,农奴制改革在实质上是对农奴的一种变相掠夺。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对农奴的解放依然是一种人权的进步。 5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影响及评价 (1)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俄国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局限性: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二、日本的全盘西化明治维新 1原因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阶级矛盾尖锐。 (2)1

13、853年,美国叩关,日本有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明治天皇像 2概况 (1)开始时间:1868年。 (2)人物:明治天皇。 (3)目的:实现“富国强兵”。,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明治天皇像,易错分析,(4)内容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殖产兴业”,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 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最长远的措施)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5)学习对象:欧美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6)得名原因:因这些改革都在明治年间

14、进行,故史称“明治维新”。,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3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及评价 (1)积极性: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以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易 错 分 析,【易错对比】 1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续表),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

15、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2.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比较,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3.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比较 (1)都学习世界先进文明: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的典章制度,明治维新学习欧美的先进文明。 (2)都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封建制国家,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比较 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的进步潮流,但因各国实际情况和时代背景的不同,各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道路也就明显不同。,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内练习,考点梳理,

16、易错分析,课内练习,考点梳理,易错分析,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1【2017邵阳】国家发改委于2017 年3 月1 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16 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出现在(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课 内 练 习,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内练习,D,考点梳理,易错分析,解析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辆火车机车。,2【2017苏州】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光荣革命”的发动 B殖民扩张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自由贸易的拓展,第22课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课内练习,C,考点梳理,解析 从时间来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