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梳理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6课时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09358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梳理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6课时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梳理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6课时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梳理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6课时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梳理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6课时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梳理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6课时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 教材梳理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26课时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课时训练(二十六) 世界近现代科技与文化一、单项选择题12017威海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牛顿在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创建微积分提出进化论思想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立相对论A BC D22017德州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进步的推动。在19世纪60年代,欧洲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根基遭到沉重打击。这一打击主要来自于()A伏尔泰的启蒙思想B达尔文的进化论C牛顿的

2、力学理论体系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32017淄博据报道,我国即将在福建省福清县建成世界先进的新型核电站。核电技术是对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科学理论的应用()A阿基米德 B牛顿C达尔文 D爱因斯坦42017枣庄“一些知名人士在讨论,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是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此言论出自()A启蒙思想家 B艺术名家C文学大师 D科学巨匠518世纪,启蒙运动人才辈出,影响巨大。提出“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的启蒙思想家是()A但

3、丁 B伏尔泰C卢梭 D孟德斯鸠62017宿迁在论法的精神中充分阐述“三权分立”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A但丁 B马克思C孟德斯鸠 D卢梭7他的作品表现的是英国的现实生活,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还显示出较高的情感价值和艺术借鉴价值。他是()A列夫托尔斯泰 B凡高C贝多芬 D莎士比亚82017重庆文学艺术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是一个时代最容易植入人们心灵的文化成果。下列文化成果属于右图所示人物、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化巨匠创作的是()战争与和平复活英雄交响曲安娜卡列尼娜A BC D92017海南失聪并没有使他倒下,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让后人从命运交响曲中感受到生命的

4、成长,在英雄交响曲中聆听到正义的力量。他是()A达利 B贝多芬C凡高 D毕加索10为抢救大自然中的濒危物种并使之得以繁衍,人类首先要利用的科技成果是()A航天技术 B信息技术C电子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112017滨州2017年5月,在乌镇举行的“人机围棋”旷世决战中,世界围棋冠军柯洁以0:3败于谷歌围棋程序AIPHAGO(阿尔法狗)。AIPHAGO(阿尔法狗)的产生(出现)是基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C生物技术 D计算机技术12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年份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高收入国家40%38%36%34%31%中收入国家

5、28%34%43%37%36%低收入国家22%27%37%36%43%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解释比较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B低收入国家工业化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升级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132017攀枝花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网络工程师B火车司机电力工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C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生物专家D火车司机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工程师142017黄石2017年6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发展经济,宣

6、布退出保护全球气候的巴黎协定。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写道:“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A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 B世界经济的发展C国家之间的关系 D人类生活的方便舒适152017南京“这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其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众多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技术群。”“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包括()A人类开始制造使用机器B科学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C科技各领域间相互渗透D新技术成为最活跃的因素162017龙东“天舟一号”货运飞

7、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了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方面成就()A原子能 B计算机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17中国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举荣获了2013年世界最著名电影奖的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奖等多个奖项。这个电影奖是()A威尼斯金狮奖 B戛纳金棕榈奖C柏林金熊奖 D奥斯卡金像奖二、非选择题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8、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1)材料一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何意义?(2)材料二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哪一学说?这一学说最早在哪一个国家成功实现?请再列举一位与孟德斯鸠同时期的启蒙思想家。(3)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谁?这部光辉文献的发表有何标志性意义?在其光

9、辉思想的指引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最早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是什么?(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先进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A解析 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应排除。牛顿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建微积分;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力学上的突出贡献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正确。2B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信息“19世纪60年代”。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动摇了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根基。A项提出于18世纪,C项提出于17世纪下半期,

10、D项提出于20世纪初,均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符合题意。3D解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核电技术正是对相对论的应用。4A解析 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致力于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崇尚理性,反对愚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其主张与材料中的言论相符。5C6C解析 孟德斯鸠明确地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他的这一思想在论法的精神中得到充分的阐述。故选C项。7D8B解析 图片人物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英雄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贝

11、多芬的作品,错误。9B解析 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都是贝多芬的代表作。故选B项。10D11D解析 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IPHAGO(阿尔法狗)的出现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计算机技术。12C13D解析 火车司机、铁路工人、轮船修理工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汽车司机、电力工人、石油工人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飞行员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网络工程师、计算机教师、生物专家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14A解析 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吴国盛的主要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态环

12、境。15A解析 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开始制造使用机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6C解析 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航天技术方面的成就。17D18(1)运动:文艺复兴。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意义: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学说:三权分立。国家:美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或卢梭)。(3)作者:马克思、恩格斯。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实践:巴黎公社。(4)作用: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等。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 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