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最后一课基础巩固 北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08005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最后一课基础巩固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最后一课基础巩固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最后一课基础巩固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最后一课基础巩固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最后一课基础巩固 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5.最后一课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及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勉强(qing) 踱步(du) 强迫(qing) 栅栏(zh) B字帖(ti) 钥匙(yu) 思量(ling) 誊恋(jun) C混账(hn) 祈祷(do) 梗咽(gng) 严谨(jn) D崭新(zhn) 柏林(B) 胳膊(bo) 霹雳(p)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告布局 解释:两个“布”字意思不同,“布告”的“布”指宣告、宣布;“布局”的“布”

2、指布置。 B兴致专心致志 解释:两个“致”字意思相同,都是“实现”的意思。 C责备责问 解释:两个“责”字意思不同,“责备”的“责”指要求做成某件事或行事达到一定标准;“责问”的“责”指诘问、质问。 D操作操纵 解释:两个“操”字意思不同,“操作”的“操”指做(事),从事;“操纵”的“操”指控制、掌握。 3选词填空。 (1)我非得把门打开,在一片_中走进去。 (A.安静 B平静 C肃静) (2)哈墨尔先生面色_,在讲台上站了起来。 (A.煞白 B惨白 C蜡黄) (3)哈墨尔先生看见我并没有生气,倒是很_地对我说 (A温和 B温柔 C温顺) 4把哈墨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过程中的感情变化按发展脉

3、络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 对小弗朗茨回答不出问题时的悲痛。 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悲愤。 对最后一课高度重视而表现出来的严肃、庄重。 对阿尔萨斯人不重视学习法语所引起的内疚。 对祖国语言的赞美。 对学生专心学习文字的深思。 A B C D 5对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比喻) B我们课桌的三角架上挂着这些字模,就像是许多小国旗在课堂上飘扬。(比喻) C我难道就没有什么该责备我自己的?(反问) D他所讲的内容,我都觉得很好懂,很好懂。(排比)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刻画小弗朗

4、茨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用第三人称,通过内心独白写出了他思想感情上的巨大变化,形象、生动、真实。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美国人都德,以小说著称于世。 C哈墨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面色惨白”。 D哈墨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漂亮的节日服装,这是他爱祖国的表现。 7下面的文字是对最后一课的续写,请你补充其中的一段对话。 我(小弗朗茨)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大家陆续地离开了教室。哈墨尔先生依然呆呆地站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我走到他面前, 我说:“(1)_” 他说:“(2)_” 我说:“(3)_” 他说:“(4)_”参考答案1D 解析 A项中“强迫”的“强”应读作

5、qing;B项中“字帖”的“帖”应读作ti,“钥匙”的“钥”应读作yo,“思量”的“量”应读作liang,“誉恋”的“誉”应写作“眷”;C项中“混账”的“混”应读作hn,“梗咽”的“梗”应写作“哽”。 2B 解析 “兴致”的“致”是“情趣”的意思;“专心致志”的“致”是“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的意思。 3(1)C (2)B (3)A 解析 (1)因为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人们的心情是沉重的,来上课是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人们是庄重、严肃的,所以用“肃静”更好。(2)“惨白”最能表现出哈墨尔先生痛苦的心情。(3)“温和”在文中指哈墨尔先生的言语、态度使人感到亲切,“温柔”“温顺”则多指性格温

6、和、柔顺。 4B 解析 上课一开始,哈墨尔先生用“温和”而“严肃”的语调说话。“温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朗茨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说这是“咱们阿尔萨斯最大的不幸”,怀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其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之情。 5.D 解析 D项应为反复的修辞手法。 6.D 解析 A项,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B项,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人都德。C项,哈墨尔先生“面色惨白”是因国土沦丧,心情难过所致。 7示例:(1)哈墨尔先生,您别难过,我会永远记住今天的这堂课的。(2)谢谢你,好孩子,你更要记住我们的法语啊!(3)您放心,哈墨尔先生,我会继续好好学习法语的。(4)对,只要我们心里装着法语,我们的国家就不会灭亡。 解析 续写部分应是对事件的自然延伸。要做到中心事件不变,叙述人称不变,依照原来的叙述角度,围绕中心续写新的情节,且情节要合情合理。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 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