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成都市高一(下)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61606293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2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度成都市高一(下)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度成都市高一(下)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度成都市高一(下)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度成都市高一(下)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度成都市高一(下)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度成都市高一(下)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度成都市高一(下)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2 0 1 7级语文试题 第 1页 (共 1页) 2 0 1 7 2 0 1 8 学年度(下)期末成都市高一年级调研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 .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 0 . 5毫米 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 条码粘贴处” 。 2 . 选择题使用 2 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用 0 . 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 . 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

2、现代文阅读(3 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个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题。 家不仅仅是一伙人共同聚居的场所,更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因为人在本质 上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整个社会的构成单元来看, 家的确是最基本的社会构成, 将之比喻为社会的细胞,这是很形象的。所以,古代的时候,就特别重视家庭细胞健康 的保持与维系。家庭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孟子说:“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 孟子讲的是国家的根本问题。所谓国家,即国和家紧密相连,不能分割。孟子强调的是, 要平治天下,就必须国家有道,政治清明,即天下的基础是国家。而要

3、国家富强安定, 就必须家庭和睦,家风仁厚淳朴,即国家的基础是家庭。家庭是由每个成员组成的,即 家庭的基础是个人。孟子阐述了这样一个链条:人 家 国 天下。其中各部分都 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截然独立。对于个体而言,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家庭。家道端正, 天下也就安定了。由家至国的序列,在古代社会体现在方方面面,最为著名的当属修齐 治平。 修,修身。齐,齐家。治,治国。平,平天下。合起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简称则为“ 修齐治平”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中的大学篇:“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 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其实,大学中的这段文字规划了一幅完整的人生蓝图, 其进程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四个阶段,更 多的属于个体内在心理的范畴,远没有修齐治平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正因为如此,修 齐治平就成为古代士子的人生目标,成为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也是他们的终身追求。这个成语 高 2 0 1 7级语文试题 第 2页 (共 2页) 更多的时候被简略为“ 修齐治平” ,字面的意思无非是说,提高自身修养,整治好家庭, 治理好辖区,实现国家的太平。这些方面,不出伦理与政治的范畴,所以,有时也用这 个成语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在这四个层次中,家庭与国家经常被凸显出来,因为 古人认为“ 家国同构” ,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有

5、共通性。总之,古书上常讲“ 天下一家”, 既能表达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能表达全国统一的意思。家、国的被强调,还 生成了另一个成语:齐家治国。 大学中讲:“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 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是因为不能管教好 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那是绝对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 家方面的教育。这还是强调家与国的关系。只有把家庭整治好,才有可能治理好国家。 由此可见,家庭在整个社会组织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在大多数古人眼中,家国同构,齐家与治国密不可分。北宋司马光著有两 部书:一部是资治通鉴,另

6、一部是家范。前者深受后人重视,是政治家、史学 家必读之书;后者是一部治理家庭的规范杂抄,知名程度远没有前者大。不过,司马光 自己却说,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他说这话的时候,就是基于欲治国者必先 齐其家的传统理念。 (节选自王立群修齐治平、齐家治国:家的位置在哪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家是最基本的社会构成、社会组织,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可将“ 家” 喻为 社会的细胞。 B 成语“ 修齐治平” 出自礼记大学,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即提高自 身修为进而治理好国家。 C 为使大学所定的人生蓝图流传更加广泛,因此,古代士子常常谈论“ 修齐 治平” 这一话题。

7、 D 相比资治通鉴,司马光更看重家范的史学价值,但实际上前者的知名 度远大于后者。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段首先揭示“ 家” 的内涵,然后巧用比喻,形象地点明家庭对社会的重要 性,引出下文对其重要性成因的分析。 B 第段引用孟子“ 天下国家” 这段话,对比论证了人、家、国、天下的相互关 系,而这种关系也是本文行文的依据。 C 第段引用大学中的“ 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意在强调,君子要注意 在家庭中的修养,这样方能治理好国家。 D 全文通过剖析“ 修齐治平” “ 齐家治国” 的内涵,并引述司马光的看法,充 高 2 0 1 7级语文试题 第 3页 (共 3

8、页) 分论述了家在整个社会组织中的重要位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修齐治平,最基础的是修身,修身的基础又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这 四者常被士人忽视。 B 当代歌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与古人的“ 家国同构” ,都表达了家庭 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的共通性。 C “ 天下一家” 这一说法,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 家” 相当于“ 国” , 也能表达全国统一的意思。 D “ 齐家治国” 与“ 修齐治平” 都强调了“ 齐家” 与“ 治国” 密不可分的关系, 只是前者更直接体现了“ 家国同构” 这一理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个小题,1 4分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题。 旧味清欢程琼莲 立秋那日傍晚, 下过一场透雨, 树丛里忽然响起一阵蝉鸣, 声音不复夏日嘹亮, 嘶哑而 悠长。那是我家院内的一棵柿子树,硬而光滑的叶片绿中开始泛黄,蝉就躲在这些树叶 里鸣叫。一声声, 喑哑的音色,余音在风里颤,袅袅不歇。蝉声像人用尽全身力气后的一 声哀叹。我当时正走过树下,不期然那蝉鸣来了。我停住脚步,仔细地在树叶丛里寻找, 并不见蝉的身影,只看见一树青中透黄的柿子叶,把天空切割得零零碎碎。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寻找一只入秋的蝉, 我寻找的初衷是什么? 就算找到又能怎样? 固 然我已不是顽劣的幼童,希望捉一只蝉来作为玩具,无视蝉的痛苦与挣扎,就像

10、幼时我 的那些小伙伴, 夏日里“ 噌” 的一声爬上一棵树,身手敏捷捉住一只正在鼓噪的蝉,听任它 在手里挣扎发出焦灼凄厉的叫声,乐得哈哈大笑。我一直都比较胆小,将一只活生生的 动物抓住在手,我不认为有什么乐趣,况且我也不会爬树。 那么我的动机是被这只蝉的哀鸣打动? 但我清楚我并不能帮到它。 当秋风一起, 气温 降低, 一只成蝉的生命连同它婉转的歌喉都将进入倒计时。 这说不定是它最后的歌唱吧, 它一样感受到了秋的脚步? 我想起盛夏,年轻的蝉躲在翠绿的枝叶间,激越歌唱,往往是一只领唱,一声亮开 嗓子,高亢结实的歌喉向着无限递进的高音攀上去,金嗓子羞煞人类的歌手。接着,一 群蝉不甘示弱,一齐加入合唱,

11、在这样浩大的歌唱里,阳光仿佛更亮烈。人躲在树荫下、 房屋里,摇着扇子,一阵倦意上来,头靠着木椅在鸣蝉声声里沉人梦乡,手中的扇子滑 到地上,成了一只苍蝇的飞机场。 那时候的日子过得不急不缓, 穷一些,心里也不着慌。水稻种在门前水田里,正抽着 穗, 早先田里肥下得足, 一丘稻子长得抽风一般, 稻禾叶儿绿得沉甸甸的, 看一眼那稻子, 心里就有了底; 红薯种在坡地上,红薯藤此刻正风风火火爬出了地界,红薯则在土里越长 高 2 0 1 7级语文试题 第 4页 (共 4页) 越大; 圈里的肥猪吃了睡睡了吃, 哼哼唧唧, 心满意足的样子; 鸡鸭在稻场前的草丛里觅食, 一只惹是生非的红冠子大公鸡在鸡鸭群里乱窜;

12、 菜园里的瓜菜枝枝蔓蔓,被夏日里的几场 透雨浇得枝肥叶大,黄瓜、豆荚、茄子,见天一个样,等着人去采摘。有了这几样,农 人们心里踏实,在蝉鸣声里尽情打着瞌睡,或者三五个一起摆龙门阵,见多识广的那 个成了谈话的中心,唾沫飞溅,说着电视上看到的事。 那时候我多半在和小伙伴玩游戏, 跳房子、踢毽子、过家家,我们总能想到各种千奇 百怪的玩法,自己把自己折腾个够,晚上吃了饭洗过澡头一挨上枕头就睡,梦里还是做 游戏。有时也要干活,拎个竹篮和小伙伴一起去打猪草,一路上吵吵嚷嚷, 像是在和嘹亮 的蝉声比谁的嗓门大。去小河里捞鱼,拿个竹簸箕在水里晃荡, 把一轮白亮的日头都晃碎 了, 忽然一下拎起,几尾小鱼在簸箕里

13、欢蹦乱跳。有鱼吃咯 欢快的笑声盖住了蝉鸣。 那时候蝉鸣无处不在,乡村在蝉鸣声里笃定地翻过一页又一页日历。那时候我们以 为日子都是这样一成不变。 来小城后听见蝉鸣相对少了,与乡村慷慨高歌不同, 小城里偶有微弱的蝉鸣,是绿化 带或者见缝插针栽种的一棵树上的蝉, 然而它们孤零零不成气候的鸣唱最终被市声掩盖。 我怀念小时候乡村里蝉儿辽阔的歌唱,声音饱满有力,激情澎湃,更见得村庄静寂, 恍若 洪荒。在这样浩瀚的声音里, 恍惚觉得自己就是一只鸣蝉, 日日引吭高歌, 忘记了生之短暂。 要不干脆就是一株野草,一棵杨树,一朵小花,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任意一草一木。 何时,我们失去了那样的从容与无争? 终于明白寻

14、找那只入秋的蝉也有惊喜的意味, 像碰见阔别的儿时伙伴。那时雨正一阵 一阵, 紧一些慢一些。一阵风来,就有了秋日苦雨的意思。而蝉恰巧就在这时唱响,好像 感受了雨的凄婉调子,又像是为自己最后的歌唱。蝉竭力鼓起最后的余勇,终是不济事, 败下阵来, 调子慢下来, 暗下来。 我站在雨里发呆。 (选自散文2 0 1 8年 4月刊,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笔下,儿时的乡村生活与如今的城市生活截然不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 人的生活方式都存在很大差异,读者从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过去的乡村别有趣味。 B 作者寻找那只入秋的蝉,是因为蝉的生命连同它的婉转的

15、歌喉都将进入倒计时, 这说不定是它最后的歌唱,作者因此被它的哀鸣打动,内心充满同情。 C 作者善于借助描写来表达情感,比如对盛夏的蝉鸣运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写, 既有对高亢激越的夏蝉的怀念,也含有一种对充满激情的生命的赞赏。 D 本文回忆了幼时生活的温馨的画面,但并没有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不急不 缓的日子,穷而不慌的日子,总是从容而无争,这才是踏实真切的生活感受。 5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6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 高 2 0 1 7级语文试题 第 5页 (共 5页)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 2分) 阅读下面的文

16、字,完成 7 9题。 材料一:流动人口能实现“ 生活方式移民” 吗 随着流动人口群体的扩大、 家庭移民的增多, 以及流动人口群体内部异质性的增强, 对于很多远离家乡的流动人口而言, 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在城市中进行。 不可避免地, 城市生活渗入了流动人口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改变着他们的经济状况,也改变 着他们所置身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活,以及整体的生活质量。 近些年来,与经济移民、教育移民相对,移民研究领域出现了“ 生活方式移民” 这一 个专属类别。具体而言,生活方式移民往往希望追求并融入接收城市中更加方便多样的 公共设施和生活选择,希望以此能够享有更加丰富和满足的新生活。值得注意的是,选 择“ 生活方式移民” 的往往集中在经济条件本身就比较好,能够自主转变生活模式,并能 较为顺利地融入新生活的人群之中。而对于经济条件本身较差的流动人口来说,接收城 市又是如何影响着他们在经济状况之外的个人生活? 城市生活对于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