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与答案解析(打印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61605728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5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与答案解析(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与答案解析(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与答案解析(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与答案解析(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与答案解析(打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与答案解析(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与答案解析(打印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B.有针对性C.因材施教D.抓关键期 2.“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 A.洛克B.康德C.杜威D.培根3.小学班级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的是()A班主任工作职责 B班主任自身素质C班主任学生的质量D对班级学生

2、了解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 5.小学开展经典朗诵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A继承功能B传递功能C选择功能D创新功能 6.根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A.校长负责制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书记负责制D.教职工代表大会制7.在火情发生时,如果学生的衣服已经着火,教师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大声呼救B.让学生就地打滚C.跑开取水D.用手拍打学生衣服上的火焰8.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小学生读4遍后能够完整背诵一首诗

3、,要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还应背诵()A.2遍B.4遍C.6遍D.8遍9.张老师在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时,常常激励学生尽量列举所有可能,这种思维训练方法是()A.分合法B.清单法C.试误法D.头脑风暴法10.根据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假如考试难度较小,要想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一般应该()A.极高B.偏高C.中等D.偏低11.有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字母“t”事,常常会发出汉语拼音“t”的音,造成这种干扰现象的原因是()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双向抑制12.妈妈要求小华必须完成作业以后才能看动画片。这种做法符合()A.负强化原则 B.替代强化原则C.自我强化原则 D.普雷马克原则13

4、.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A.一般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本体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14.李老师在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谈谈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大家各抒己见。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发现法15.“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强调了教学评价应注重发挥()A.导向功能B.发展功能C.反馈功能D.管理功能1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强调了课程结构的()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统一性17.教完古诗草后,于老师扮

5、演耳背的奶奶,把“一岁一枯荣”听成“一岁一窟窿”,让学生纠正并解释。这属于( )学习的范畴A.自然式B.归纳式C.游戏式D.悬念式18.在一些农村教学点,老师在一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A.复式教学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D.个别教学19.罗老师教学观潮时,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其贯彻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式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20.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就其课程类型而言,它主要属于()A.学科课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形课程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你每小题

6、10分,共30分)2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22.简述学校联系的基本方式23.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24.为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选了一篇课文改成剧本,准备排演课本剧。第二天,我在班上说了这一想法,很多同学都表示赞同。这时,我听到小雯和同桌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读。”“你管呢,让你演什么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心一沉。下课后,我请小雯来办公室,让她谈谈自己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每次您都是写好的剧本让我们演,能不能让我们自己试

7、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长大了,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于是,我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小雯,她高兴地接受了。接下来,她就忙着和同学选课文,编剧和做道具.其间还给我做参谋。班会如期召开,课本剧表演非常成功。问题:(1)谈谈本案例在班级管理方面给你的其实(10分)(2)作为班主任,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10分)25.吴老师用投影仪出示了一道开放题,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票价分别是:成人每人10元、学生每人5元、团体(10人以上)每人6元。问题是:怎样买合算?很快,很多同学该出了答案:老师和学生一共需要花费280元。小宇提出了另一种方案:“把老师学生凑成10人的组,剩下的同学按

8、照5元的票,一共花费275元,比280元少了5块钱。”吴老师笑着点点头,其他同学听了若有所思,有的似茅塞顿开。小思却说:“不就少了5块钱嘛!”他满不在乎地说:“老师,都出去玩了,谁还在乎这5块钱啊?”其他同学也附和到:“就是,5块钱算什么!”问题:(1)如果你是吴老师,如何应对这一状况?(10分)(2)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思想。(10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2小题,26,27,任选一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一小题计分,40分) 26.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谈应如何开展识字教学?(8分)(2)如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

9、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22分)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人物:(1)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材料的教学应注意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8分)(2)若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22分)2014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统考答案解析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1.B【专家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在此阶段切记“一刀切”。所以,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启示我们,在教育中要有针对性。选B。2.C【

10、专家解析】杜威主张“儿童中心”,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他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教育主要是为儿童而不是为教师。题目中的话出自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因此选C。3.D【专家解析】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学生,这也是保证班主任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前提,因此答案选D。4.A【专家解析】“陶冶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强调的是学校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选A。5.C【专家解析】教育对文化具有筛选功能,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答案选C6.A【专家解析

11、】根据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7.B【专家解析】衣服着火时,应在地上来回滚动,利用身体隔绝空气,覆盖火焰,窒息灭火。但在地上滚动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火不容易压灭,答案选B。8.A【专家解析】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的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刚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研究表明,学习程度以150%为佳。超过150%,会因为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的效果会逐渐下降。因此选A.9.D【专家解析】头脑风暴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极好方式。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心思想

12、的思维。题中老师的做法是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选D。10.B【专家解析】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越好。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当动机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学习效果会下降。研究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因此选B.11.A【专家解析】前摄抑制是指先前所学内容对后来所学信息的干扰。题中小学生先学习了汉语拼音“t”,影响了他学习英语字母的发音。因此选A。12.D【专家解析】普雷马克原则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题中做法符合此原理

13、,故选D。13.C【专家解析】精深的专业知识又称“本体性知识”,英语学科属于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因此选C。14.B【专家解析】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题目中教师让学生就该做哪种类型的人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因此选B15.A【专家解析】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效和能力,这是由评价标准的方向性决定的。因为在教育评价中,对任何被评对象所作的价值判断,都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进行的。这些评价的目标、标准、指标及其权重,对被评价对象来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为他们的努力指定方向。因此选A.16.A【

14、专家解析】调整课时比例,使不同课程之间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因此选A17.C【专家解析】题干中所说的“扮演耳背的奶奶”让学生学习“一岁一枯荣”的教学方式具有游戏特征但非以娱乐为目的且具有效学习的环境,属于游戏式学习的范畴,因此选C18.A【专家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老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因此,答案选A19.C【专家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所学事物,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15、从而使他么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手段的种类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三种,题干中的视频属于模像直观,因此选C20.D【专家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因此选D二、简答题(要点)21.答:7-12岁的小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生思维发展特征是:(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能改变;(4)思维具有可逆性。22.答: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的、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23.答:一般而言,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校阅要全面,即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要客观全面。(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3)勤于积累,要善于运用多种检索方法,建立个人资料库。(4)善于思索,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检索材料。三、材料分析题(要点)24.答:(1)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班级管理满足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