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最全复习资料+历年真题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61603701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概论》最全复习资料+历年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政治学概论》最全复习资料+历年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政治学概论》最全复习资料+历年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政治学概论》最全复习资料+历年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政治学概论》最全复习资料+历年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学概论》最全复习资料+历年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概论》最全复习资料+历年真题(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的含义1.“政治”最初的含义:是指古希腊成邦,即城市国家,我国古代“政治”的含义是:统治的意思,也即“治国平天下”的含义。2.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政治观。(1)从道德的角度,用道德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为了使人类社会达到道德至善的境界;代表人物:(1)中国的“孔子”;(2)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3)德国的康德和黑格尔。(2)从法律的角度,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代表人物:凯尔逊。(3)从权力的角度,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即认为政治就是统治者对法、

2、势、术的掌握和运用。典型代表:韩非子。定法;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他的代表作君主论又称为霸术,主张政治就是用力量来统治人,用权术来欺骗人;德意志首相卑斯麦,把政治说成是当政者的统治艺术;美国“拉斯韦尔”,认为研究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4)从管理的角度,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代表人物:孙中山,他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标志着我国近代政治观的一种发展和进步。英国政治学家麦肯齐认为政治是“参与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进程”。(5)从政策的

3、角度,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者戴维。伊斯顿提出了“权威性分配说”,在政治体系书中提出,政治“是为社会作出执行权威性分配(具有约束力的决策)的行为或相互交往”。3.马克思把政治解释以下四个方面:(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即包括统治阶级与被统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3) 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它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4.政治的含义:所谓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

4、,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其范围主要包括:(2个方面)P8(1) 时间范围,即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不是永恒存在的,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含义之一就是指政治关系是永恒的)”(2)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凡是通过政权所要解决的具有全局性的问题都属于政治现象(即政权和全局性是衡量人民内部关系哪些是属于政治现象的标准)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而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2.政治学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3.政治学

5、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P9多项)(1)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2)政治制度; (3)政治思想; (4)政治文化 ;(5)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是政治学研究的内涵问题,其范围主要包括(6个方面)1.政治学基础理论(思想史),是建立政治制度,指导国家政治活动的基本原理,是政治学的基础和核心。2.中国政治,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比较政治,包括横向的现实比较研究和纵向的历史比较研究。4.公共政策,是对政府制定与执行政策过程研究日益的发展,是近代实证科学方法被引入政治学领域后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包括决策科学、政策

6、分析以及对各类政策的专题研究等。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是国家、国际组织及其它政治行为主体,在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政治关系的总和。四、政治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1)传统的政治观认为人性是可以趋向完善的,道德上的完人是根本不存在,所以对任何人都应持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从此出发,出现了分权、法治等原则,目的在于限制掌握权力的人滥用权力。(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为方法论。2.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关系决定了政治关系的性质,政治是阶级的集中表现,经济所要解决的是“效益”问题,即如何最有效

7、地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而政治学所关心的则是“怎样实现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问题。3.政治学和法学的关系:(1)政治和法学具有内在的统一性。(2)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把政治和法结合起来相论述。(3)洛克的政府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兼具政治学和法学两方面内容的著作。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1.中国古代的政治学(1)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的政体形式。(2)先秦主要代表人物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 2.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代表人物:(1

8、)荷兰的格老秀斯和斯宾偌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等,他们提出了如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论、分权制衡学说等近代资产阶级的价值理念,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和建立政治制度的根据,同时为近代西方政治学说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体系。(2)英国温斯坦莱,法国的摩莱里、法布利和巴贝夫,是这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典型代表。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做了系统的阐述,其内容是:1.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2.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是政治关

9、系的基本内容,而强制性和主权性是区别国家与其他社会组织最根本的标志。3.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表明了国家学说阶段性。4.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5.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在上述方法论原则指导下,政治学研究还需以下四种方法:(1)历史研究法,目的是探讨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的规律性,并预测政治现象的发展趋势;(2)制度研究法,来制度结构类型变化规律的方法,包括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法;(3)比较研究法,即是“同中求异、异中求

10、同”的方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基本任务,是解释某种特定的政治现象、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系统的特定功能(如利益表达、利益整合、政治沟通、法制规定、法制执行等)。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1.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为我国的社会正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治文化基础。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和管理的民主化。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11、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政治的核心是( A )1-6A政治权力B政治结构C政治规则D政治类型2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力,主要在于国家权力( A )2-55A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B有权威C有道德约束D有影响力3国家学说的最核心问题是( A )2-49A国家的本质问题B国家统治形式问题C国家统治方法问题D政党问题4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 B )3-70A政治改革B政治革命C政治改良D政治动员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萌芽于( D )4-85A西欧封建社会初期B亚洲封建社会中期C东欧封建社会末期D西欧封建社会末期6马克思主义认为建立社会主

12、义国家的先决条件是( B )5-121A工农联盟B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暴力革命D改造旧生产关系7邓小平理论形成于( D )10-295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8提出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的是( A )6-144A毛泽东B邓小平C列宁D马克思9在我国,有权选举国家主席的机关是( A )7-197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地方各级人大10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 D )8-213A政治压迫B经济掠夺C民族解放D地区民族冲突11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B )8-225A无产阶级的

13、爱国主义B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C无产阶级的民族主义D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12长期以来,日本的政党制度是( C )9-261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C一党独大的多党制D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13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称为( C )10-287A亚系统政治文化B参与型政治文化C主导型政治文化D共识型政治文化14阿尔蒙德认为,标志着政治发展的重要文化类型是( B )11-315A臣属型文化B参与型文化C狭隘型文化D群众型文化15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标志是( C )11-328A人民思想观念的改变B社会舆论的改变C国家政权的改变D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决定

14、“十五大”提出的突出问题是( C )11-352A政企分开B行政管理体制改革C依法治国D机构改革17维持国家正常、有序存在和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C )12-379A统一的宗教B统一的文化C统一的政权D统一的民族18国际组织起源于( A )12-382A国际会议B个人组织C利益集团D国际政党19非洲统一组织属于哪类国际组织( A )12-384A政治性国际组织B经济性国际组织C军事性国际组织D文化性国际组织20第三世界形成的标志是( C )12-399A波茨坦会议B巴黎公约C万隆会议D印度独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道家学说的主要主张是( AB )1-14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为国以礼D以法治国E为政以德22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具有以下特点( ABC )3-79A专职官吏组成B有严密官僚等级体制C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D官僚权力与土地占有成正比E可免受法律制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