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某市农业生态观光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材料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61601714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某市农业生态观光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某市农业生态观光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某市农业生态观光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某市农业生态观光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x某市农业生态观光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某市农业生态观光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某市农业生态观光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农业生态观光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材料农业生态观光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结合的生态旅游,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和传统民俗为载体,通过规划、设计和修建,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和农事活动体验等活动,融科学性、文化性、娱乐性为一体。景观既不同于城市景观,又有别于纯自然景观,其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生活气息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睞。按照市委党校的教学计划安排,XXXX年秋季中青年干部进修班第四組全体成员,选择我市生态农业观光产业的题目,利用三天的时间先后赴XX县丛台酒业、XX苗木基地、福惠生态园以及曲周县晨光色素、小弟八村及环村

2、苗圃基地等进行实地调研,联系当前全国各地迅猛发展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热,对我市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开展了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热烈讨论,现报告材料如下:一、国内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与我市的现状旅游作为一项产业,在我国兴起有30年的时间,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为都市人的追求与渴望,而旅游观光农业正契合了当今社会尤其是城市居民远离尘嚣、贴近自然的需求。特别是随着五一节由大长假变为小长假和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设立,国内旅游市场出现了中短程旅游增多、自驾车旅游增多、自助旅游者增多的“三多”现象,这其中农业生态观光游成了游

3、客首选,与古都名城游、名寺古刹游、自然风光游并驾齐驱。邯郸市总面积x平方公里,总人口迗X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X亩,发展集休闲、观光、生态于一身的农业观光产业,不仅是主动对接产业发展趋势的需要,更是一条有效解决人地矛盾、发展致富的途径。我市作为农业大市,有着丰厚的农耕文化。据初步统计,已成规模的观光农业旅游景区有X多处。如,位于市区西部的沁水源农业生态园、邯郸县的都市农业园区、神农园区、峰峰矿区九山生态农业风景园区、磁县生态农业园、肥乡县和馆陶县的花丼苗木观赏园区等等,已初具规模。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和企业家意识到农业观光游存在的巨大商机,生态农业园区发展迅猛,呈现出投资大、

4、规模大、布点多的特点,但大部分仍出于投资者的自发行为,缺少全市层面上的统筹规划、协调布局。总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一)处于初级阶段我市观光产业成熟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季节性明显且内容单一,参与性不够,缺乏互动性;二是大部分项目还处于核心部分的开发完善阶段,在龙头产品、旅游精品的打造上还不够,未形成品牌效应。如,我们走访的肥乡县福惠生态园,占地面积X亩,去年开始着手建设,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三是大多数农业旅游活动是以观光、休闲为主,仍局限在农业大棚、果品采摘、园内就餐等,观光农业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真正体现农村民风、民俗、民情、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的旅游项目没有展开,与

5、邯郸文化结合性不强,缺少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基础。四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是旅游购物商品主要以农产品为主,乡土性、文化性体现不够。(二)发展不够均衡西部和南部比东部和北部开展时间早,发展规模较大,如西部的武安、涉县、峰峰和磁县依托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山水风情农家游;南部的成安、魏县、临漳和大名依托农业生产优越条件和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以采摘、赏花、养殖、古城为特色的观光游。XXXX年底,总投资XX亿元的临漳县现代农业园区被评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这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东部和北部发展相对滞后,但是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三)指导管理协调不够大多是以村民或企业

6、自主开发为主,缺乏系统调研和科学规划,项目或地区之间缺乏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造成项目的主体开发重复、雷同或相似,吸引力不高,给价格的竞争埋下了隐患,同时也给经营和管理带来困难,更难以深度开发。二、我市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潜力我市作为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区位交通优势我市居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心,去年以来,国家层面推动,又融入了京津冀经济圈。此外,邯郸是四省交界区域唯一具备铁路交叉、国道交汇、高速公路纵横过境和航空港四位一体立体交通条件的城市。(二)农业资源优势我市农业综合生产条件优越,栽培植物资源较多,是全国小麦、棉花

7、、玉米等X种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素有“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之称,形成了鸡泽辣椒、魏县鸭梨、馆陶蛋鸡、大名花生、成安草莓、肥乡圆葱等十几个特色产业之乡,土特产品、名点名吃多种多样。(三)历史文化优势我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期,这里作为赵国的都城迖158年之久。沧桑的历史孕育了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这些是我市在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时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与邯郸

8、当地文化的深度结合,更能体现地域文化色彩和独特性,极大增强农业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四)客源市场优势XXXX年,预计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X多元,这一消费群体会越来越多地成为发展我市观光农业旅游的“稳定客源市场”;与相邻四省会城市拥有“3小时路程圈”,X多万人口成为“辅助客源市场”;我市对国内外游客、商务人士的独特吸引力,成为“潜在客源市场”。(五)基础条件优势经过多年建设,我市广大农村交通、供电、供水、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生态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荒山绿化、滩涂绿化、通道绿化、村庄院落绿化的成果都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如:魏县每年举办“梨花节”、邯郸县

9、在特色林果业的基础上,发展建设集“生态、观赏、经济”于一体的农业游览基地、成安县草莓“采摘节”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武安的朝阳沟、长寿村、七步沟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慕名而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也在有意识地致力于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厂区,如曲周晨光色素厂区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入秋瓜果飘香,邯郸丛台酒业主体是古赵风格建筑,将邯郸的农耕文化、酒文化等很好地融入到厂区建设中,临漳永不分离酒业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文化景点点缀其中,成为诱人的好去处。此外,武安、涉县建设的新农村、肥乡等县的历史文化名镇和永年县、曲周县的文明生态村同样成为游客观光体验之所。具备以上几方面的优势,只要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合理开发,

10、我市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一定会由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成为农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关于发展我市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建议(一)确定发展思路根据对全市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粗浅认识,初步提出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以生态农业、田园风光、民情风俗、历史古迹和人文文化为主线,重点发展并形成“农耕历史游”、“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民俗文化游”和“自然生态游”五种模式,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扩大对外营销,使我市旅游观光农业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加强组织协调加快观光旅游农业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建议成立市级层面的观光旅游农业发展领

11、导小组,协调全市农业旅游工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同时,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整合资源,密切配合,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引导组建市级观光旅游农业协会,组织实施全市农业旅游开发工作。要结合发展农业生态观光的需要,有意识地将相同作物连片规模发展,形成壮观的场面,如千亩辣椒、千亩荷塘、万亩葵花、十里梨花等,甚至更大规模。(三)建立资金机制凡是市里规划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重点村,国土、交通、农业、林业、环保、水利、卫生、银行、供电等部门都应该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在建设中要广开资金投入门路,加大投融资力度,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里人、外地人来创业开发

12、。要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群众投入相结合,破解农业旅游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题。(四)完善配套设施旅游观光农业是农业生产、农事活动、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要搞好基础性配套工作,加快各景点绿化、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给游客创造方便、快捷、舒适的旅游环境。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中,不能一味追求排房、楼房,而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营建富有地方特色、乡土气息的农家小院,透发一种依山傍水、鸡犬相闻、炊烟袅袅、宁谧静美的诗情画意,唤醒儿时记忆,激发强烈共鸣。尤其在绿化上,要克服除了杨树就是松柏的单一树种结构,做到乔灌结合、速生林与

13、景观树结合,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要保护名宅名院、名木古树,建设农耕博物馆,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传统农业、农具和农民生活方式。(五)开发旅游产品产品是旅游业的基础,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纵观我市旅游业现状,旅游产品大部分都从外地购进,在这里能买到的,在全国各地的景点都能够买到。在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时,要积极开发特色农副产品、民间小手工制品、民间风味小吃,如武安的熏肉、邱县面塑、永年驴肉香肠、涉县“三珍”(花椒、柿子、核桃)、大名“二五八”(二毛烧鸡、五佰居香肠、郭八烧饼)、肥乡“傻甜”西瓜等。要依托当地民风民俗,聘请能工巧匠制作销售有乡土气息的纪念品,如剪纸、黑陶、粮食画、陶瓷、粗布纺织、手工鞋垫、草编、绿色农产品等,达到既可为旅游者提供参观制作全程技艺的景点,又可购买旅游纪念品,增加经济效益,形成资源共享互用。(六)加大宣传营销宣传开发是提高景点知名度、打造旅游品牌的关键。要善于包装,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深刻挖掘我市生态农业旅游独特内涵,总结独有特点,提炼言筒意赅的广告词,通过精准市场客户定位,精准目标区域定位,锁定顾客群体,综合利用传统与现代多种媒体,集中进行营销轰炸,提升我市观光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