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某县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材料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61601709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某县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x某县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x某县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x某县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x某县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某县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某县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材料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农村公路是服务农村发展的基础性设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为加快推进我县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7月9日至10日,副县长xxx带领县交运局、红墩界镇、黄蒿界镇的14名工作人员对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xx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习和考察,从中发现了我县在建设“四好农村路”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我县创建工作提供

2、了很多有益的借鉴。一、XX县交通运输基本情况XX县,隶属于XX省XX市,位于关中渭北平原东部,黄、洛、渭三河汇流地区。总面积平方千米,总人口XX万人。目前,该县公路总里程迖到了XX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XX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4.2%。初步形成了以大西高铁、XX国道、XX国道为主骨架,以大朝旅游专线、沿黄观光路、XX省道为一般干线,其他县乡道路为基础的“七纵七横”路网格局,是我省首批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享有“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誉。二、XX县“四好农村路”创建呈现的特点通过实地观摩体验,大家认为XX县农村公路在建、管、养、运等

3、方面都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对XX县交通+农业农村、交通+旅游、交通+体育的发展模式深表赞同,健全的公路网络和完善的洁化、美化、亮化、文化配套设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该县的“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规划科学合理。围绕县域发展大局,按照“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XX县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交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城区、景区、园区以及重点镇区的进出口通道建设,统筹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推动路、站、运、网一体化,努力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为实现全景XX、全域旅游、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把公路当作风景线进行打造”的建设思路

4、,对在建道路按照“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的“四化”要求进行规划,打造沿线统一绿化带,在主要道路和进村道路两旁统一建设绿化带。特别是所有县乡公路主干道俩侧统一修建为汉唐风格的仿古门面,整体简洁大气独具一格,成为XX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二)投入大标准高。近年来,XX县以完善农村路网结构为重点,累计投资XX亿元,先后实施一般县乡公路改建项目、重点农村公路项目、通村公路项目等一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新改建农村公路XX余公里,实现了通村公路全覆盖,县域道路交通环境全面改善,产业飞速发展。特别是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以来,重点聚焦全县XX个贫困村,完成投资XX亿元,新改建朝高公路等农村公路XX余公里,

5、同步建设交通安全、排水和生命安全防护设施,新建改建道路大部分为二级公路,通村公路路面宽度均超过了XX米。(三)管养专业精细。XX县把全县分为东西南北四个片区,各个片区设置一个公路+环卫养护工区,将日常养护同清洁保洁工作相结合,精细化地覆盖了全县100%的乡和村。道工实行一岗双责双筹、统一管理。其中村道毎名养护工月工资1700元,县财政承担1000元、村民承担700元(村民每户月缴纳环卫费120元)。各养护站点配备了专业的道路清扫车,洗扫车,流动巡查车,极大地促进了养护工作的专业化0(四)坚持融合发展。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目标,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以打造“全域农业公园”为重点,开

6、创了“交通+农业”、“交通+旅游”、“交通+体育”等新模式,推动了该县“10万亩生态渔业基地”“10万亩时令水果基地”“20万亩黄河粮仓”及“关中沙海、北国西湖、天下粮仓、醉美黄河”四大核心景区的快速发展,使优美的农村公路风景线真正成为生产力、竞争力。三、xx县的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县依托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的优势,不断加快发展步伐,特别是在省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县已建成农村公路(油路、水泥路)XX公里,建制村农村公路通畅率达100%,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县道、乡道、村道技术状况指数分别达到了73、71、61,以县城为中心,高速公

7、路、过境铁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主干线,县乡村公路为支线,纵横连贯、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建成一级客运站1个、五级客运站13个、招呼站牌站点135个,全县开通客运班线44条,有客运公司6家、营运车辆169辆,实现了100%乡镇通班车、100%建制村通班车目标;有普货运输公司32家、危险品运输公司15家,有货运车辆1569辆,道路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公交站牌96个、现代化候车雨棚121个,有公交公司1家、公交线路10条(包括城乡公交线路4条)、公交车96辆(包括城市公交49辆、城乡公交47辆),有出租公司8家、出租车397辆,城乡群众出行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虽然我县交通运输事

8、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对照“四好农村路”标准,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农村公路等级低基础差。我县大部分农村公路建设于2002至2008年,由于资金短缺,采取了“村民打底子、政府盖面子”的方式进行建设,造成了农村公路等级低、基础差、底子薄,同时缺乏安保、路面排水及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二是建设养护资金压力大。“十三五”期间,结合“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我县计划开工建设龙洲丹霞旅游专线、小河红色旅游专线和南部环线等12条经济干线、产业道路和827公里联网路,改造249公里油返砂道路,同步推进道路绿化、生命安防及交通驿站、服务区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由于项目多、投资规模大,导致资金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

9、是上级补助资金有限、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是制约交通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三是建养难度大。通村公路大部分位于我县南部山区,地形复杂,建设养护难度较大、成本高,制约了农村路网的进一步完善。针对我县交通运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能补齐交通运输这块短板,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将为“交通+”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助于我县打通全域旅游血脉,为脱贫攻坚提供基础支撑,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发展和“两区两地一中心”的建设。四、建设好XX县“四好农村路”的建议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县要振兴乡村发展,助推社会经济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就必须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通过转变发

10、展思路和发展方式,推进全县“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概括起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突破发展瓶颈,进一步“建设好”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息息相关。为此,我们要积极与省市沟通对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指标;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财政压力;倾斜土地政策,满足农村公路建设用地需求;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农村公路建设审批程序。在突破发展瓶颈的基础上,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推进204省道东过境公路、307国道南过境公路和南部环线等8条经济干线及4条旅游道路建设,努力建成“三横两纵一环”的快速交通网,同步推进道路绿化、生命安防及交通驿站、服务区等基础

11、配套设施建设。同时,按照“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原则,着力打造新农村至巴图湾、苦水至杨家海则、野马梁至淌河湾、五台至杨桥畔、海则畔至张伙场、甘沟移民村道路、杨家海子至大石疑等7条125.9公里示范品牌路,以及加快推进红墩界与黄蒿界两个示范镇创建工作。(二)健全管理机构,进一步“管理好”农村公路。明确农村公路管理的主体责任,逐步完善县镇村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深入推进运政、路政、养护、客运“四位一体”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路产路权及运营管理;各镇村要对农村公路进行界线划分,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加强巡查检查力度;同时,各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路域环境治理,努力打造“畅、洁、绿、美、安”的路域环境。

12、(三)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养护好”农村公路。建立养护质量、数量与养护经费拨付相挂钩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公路应急资金的投入,确保水毁、塌方等道路能得到及时修复。同时,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养护作业的专业化水平,全面确保通村公路养护覆盖率。在现有农村公路电子地图库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一桥一档”、“一路一档”的电子建档工作。(四)深化发展模式,进一步“运营好”农村公路。进一步深化“交通+”融合发展模式,开创“交通+农业”、“交通+旅游”、“交通+电商”、“交通+扶贫”新格局;有序开展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AAA级迗到60%;积极申报省交通运输厅货运试点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培育农村物流示范企业,建立健全农村物流网络;推动农村物流企业与五级客运站联合共建,优化站场设施资源,加快农村物流发展;推动“运邮合作”,实现交通运输与邮政服务的有效衔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