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关爱监督管理的探析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61601684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关爱监督管理的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关爱监督管理的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关爱监督管理的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关爱监督管理的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关爱监督管理的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关爱监督管理的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关爱监督管理的探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关爱监督管理的探析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治吏。大量案例表明,一些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干部管理上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致使一些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小事酿成大事。从严党员干部日常管理,以纪律规矩的尺子、谈心疏导的方式加强关爱监督,及早发现并果断纠正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动辄得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是基层各级组织必须面对的问题。一、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廉政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在部分单位,对作风问题的重要性和建设的艰巨性缺乏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尤其在一些业务部门,认为做好

2、自身的业务工作就功德圆满、万事大吉,对于党风廉政建设重视不够。在曰常管理中,将廉政制度写在纸上、钉在墙上、印在本上、喊在口上,说的多做得少,工作被动应付,习惯当“老好人”,对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不抓不管、放任自流。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目标基本割裂脱离,存在“两张皮”现象;一些单位则是紧一阵松一阵,制度执行缺乏连续性,贯彻效果差,缺乏实效性,廉政建设走过场,导致少数同志错误的认为可以遵法不守纪,吃吃、喝喝、玩玩等都不算事,增加了党员干部的廉政风险。(二)廉政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一些部门对廉政建设工作疲于应付、得过且过,既不认真开展,也不有效实施,完全没有达到培训的效果和目的。或是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形式

3、单一、培训内容空洞、培训过程老套,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无法提高参培人员的廉政意识,效果乏善可陈。长此以往,往往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对于廉政知识学习不重视,无视自身修养提高和党性锻炼,对于廉洁自律方面的知识学习抓而不紧、得过且过,对廉政知识一知半解,导致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强。未形成经常性、连贯性、新颖性的培训机制,培训流于形式,党员干部参加廉政培训坐不住、听不进、不愿记,廉洁自律这根弦没有绷紧。(三)对党员干部的曰常管理失之于宽。部分党员干部对工作中的一些小问题、小错误认识不到位,从心理上觉得无所谓、不碍事,使得“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党员干部上班打游戏、聊天、网购,机关单位中

4、“脸难看、事难办”、“为宫不为”、“慵懶不勤”、慢作为、懒作为、不作为仍一定程度存在。部分单位对违纪干部存在本位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想,认为会影响到单位声誉和整体形象,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滋长某些党员干部的麻痹思想,放松了自我约束。二、对党员干部进行日常关爱监督管理的意义(一)加强关爱监督在于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柢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侵蚀、保持共产党员高风亮节的重要保障。加强关爱监督就是在于注重加大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行、增强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毛泽东同志曾强调要以德建党,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

5、小农意识、封建特权思想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基础和经济运行方式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奢靡生活方式等现象不断损害党内风气。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党员干部要实事求是、作风正派、努力工作、联系群众。加强关爱监督,就是要提醒党员干部把为人民服务始终作为从政工作的第一要求。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在工作中多替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互照顾、相互谦让、真诚相待。在工作生活中,增强为中国梦努力奋斗的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祗蜗前行的使命感。(二)加强关爱监督

6、在于严明纪律提前警示糾正错误。“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破法”者,无不从“破纪”始。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如果立不起来、严不下去、执行不到位,很多问题就会积重难返。纪律不仅要立于纸上,更要立于心头。只有把守纪律、讲规矩的心弦绷劲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才不会跑冒滴漏,行为才不会出轨越界,纪律规矩的篱笆也才算真正扎紧。加强关爱监督,就是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发现违纪苗头马上去管。对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意识淡薄的党员干部,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猛击一掌”,促其及时醒悟。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督促其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将“手中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突出重点领域、

7、重要岗位上的党员干部,帮助厘清思路,明确重点,使其严守政治规矩,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借鉴中医的“治未病”的理念,把严明纪律融入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之中,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充分发挥纪律规范行为、约束权力、预防犯罪的重要作用,使纪律规矩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对于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处理。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坚持以纪律、规矩这把戒尺量始终,做到心中有敬畏、言行有底线。(三)加强关爱监督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党纪条规、规矩禁令相继出台,党员干部一些旧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被打破,有的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有的索性“为官不为”,甘

8、做“混混官”、“太平官”。归根结底,这些党员干部思想上出了问题,心理上还没能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不能让党纪党规成为稻草人、纸老虎,造成破窗效应”。从严管理干部,就要从端正干部思想抓起,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和干部的现实表现,与干部谈工作、谈思想、听建议、提要求,给干部“体检”、“把脉”,查找深层次原因,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切实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的问题。一个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对“有为”者是激励,对“不为”者是约束。当前,加强关爱监督,尤其要紧盯“为宫不为”、“为官乱为”的消极心态,集中解决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庸懒散拖、监管不力等突

9、出问题,严肃工作态度、严谨工作作风、严明工作纪律,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成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三、对党员干部进行日常关爱监督管理的举措(一)加强关爱监督需要突出教育提醒,提升品性修养。要坚持把日常廉政培训学习、提醒监督警示作为党员干部关爱监督的常规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罗马城不可能一天建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加强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工作,必须创新廉政学习教育形式,培养学习兴趣。单位组织集体学、强制学,个人坚持经常学、天天学,变“

10、变动学”为“主动学”。紧紧围绕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改正不足、提升自我。在各类培训中,突出党性教育,开展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党的理论知识、党风廉政等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廉政意识。加强准则、条例等党纪条规的学习,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基地,强化“不能腐、不敢腐、不愿腐”的意识,从思想根源剔除掉腐败因素,形成“让家人放心、让组织省心、让自己安心”的良好氛围。(二)加强关爱监督需要经常谈话交流、实行严管厚爱。常言道,“严是爱,宽是害”。建立和完善谈心交流活动长期化、规范化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纪律、规矩的正面引导和惩戒警示作用,满怀真情关心爱护党员干部。突出温

11、情式关爱,以平等待人的态度、温馨和谐的方式,与监督对象进行互动式交流,必要时实行“廉内助同谈,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从而引导党员干部讲真话、讲实话、讲心理话,达到交流思想、纠正偏差、从严管理的效果。坚持严管厚爱,把纪律挺向前沿。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巡查、专项检查、明察暗访情况,结合社会舆情以及群众反映,全面了解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学习、家庭等各方面情况,及时关爱提醒,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结合性别、行业、阅历等参数,针对领导干部的成长期、成熟期、成就期和平淡期等不同时段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因人施策。对于存在倾向性问题的干部,“扯袖子”,敲警钟,对干部既

12、是一种告诫和警示,更能体现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才能防止“戴铐子”。对有轻微违纪行为的干部,及时诫勉谈话,警示严重性,使其时刻感受到头戴“紧箍咒”、身边有戒尺。(三)加强关爱监督需要从严执纪问责,维护风清气正。“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以啄木鸟精神依纪监督、从严执纪,实现执纪问责常态化,使纪律真正立起来、严起来。不能只菅严重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使多数党员“脱管”,必须在拔“烂树的同时,把纪律管到位,严到份,治“病树”,正“歪树”,维护“森林”的健康生态。对那些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目标任务完成不好或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及时调整;对因工作失误、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

13、的,严格问责;对涉嫌违纪违法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养奸,切实让阿i臾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把纪律执行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以执纪必严、有违必查的决心和勇气,向各类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下狠手、出重拳,让已违纪者受到追究、付出代价,让想违纪者受到震摄、悬崖勒马。提高问责标准管理干部,坚持“一案双查”,出台规范性制度,把组织之责、领导之责、干部自身之责有机统一,不仅问责行政负责人、党委负责人,也追溯干部考察任用之责,做到“严”到痛处、“问”到要害。严管就是厚爱,通过扯扯袖子、咬咬耳朵,警示谈话、教育诫勉,促使党员干部远离纪律和规矩红线,防止更多的人由违纪跌入腐败深渊。加强警示教育,及时通报典型案例,放大反面典型的警示效应,做到警钟长鸣,震慑常在,让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