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习心得范文2018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61599309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学习心得范文2018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宪法学习心得范文2018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宪法学习心得范文2018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宪法学习心得范文2018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宪法学习心得范文2018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宪法学习心得范文20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学习心得范文201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宪法学习心得范文2018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法律作为经济社会的上层建筑,对于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中的所有社会活动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社会上有极少部分人抛出“自由”、“人权”的论调来诋毁国家法律法规,殊不知真正的自由并非没有规范,而是在一定限制与框架下存在的相对自由。卢梭曾说,对个人的绝对自由,就是对他人的绝对伤害。这就好比当今社会的交通系统,在许多城市虽然挤满了行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但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路上依然井井有条。正是因为有了行人与车辆的“各行其道”,以及交通信号、交通警察等的有效指挥,才有这样的效果。

2、试想,如果没有上述“不自由”的规范,车辆横冲直撞、行人肆意穿行,终会不断导致交通事故与伤亡。上述例子中,“各行其道”就好比自觉遵守法律规范,而服从交通信号和交警指挥就好比服从法律规定,只有这样,社会系统才能有序运转,个人的行为才不至于伤害他人。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蓬勃发展,社会的不断变革也不断影响着法律的条款内容,今天的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崛起时期,我国的宪法也与时俱进,持续发挥着根本大法的重要作用。例如,在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新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写入了宪法序言,体现了新时代新思想在宪法中落地生根。而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

3、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在相关部分中增加“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论述,充分体现和契合了新时代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维。对于近期出现的在极少数地区出现的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侮辱国歌、故意不严肃宣誓等现象,宪法中也添加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条款,捍卫了国家与宪法的尊严。宪法至今已经经历了5次修正,内容涉及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机构、国歌等,宪法的不断更新赋予了它蓬勃的生命力。它与时俱进地成长着,指引着国家民族新的发展方向,从法律上杜绝新时期一些特殊的新问题产生,让那些对国家、民族或是宪法本身存着不端思想的人胆寒,守护着遵守它的

4、国民安居乐业。人只有遵纪守法,才会成为不妨碍别人、不危害国家社会的人,才能被法律保护。任何社会行为都要有法律规范,而宪法是所有法律的基础,遵守宪法是每一个公民最为基本的要求与素质。2回首新中国跨越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建立了新中国,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成文宪法。今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又投票通过了八二宪法修正案。本公司于近日组织员工对宪法进行了深入学习,从宪法的成立到修订、地位到作用、总纲到应用等多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宪法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宪法,立国之本。无法制不成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首先做的就是修改法制,取消谥法,建立中央集权制

5、度,对之后的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于1949年9月29日将其颁布,作为临时宪法指导新中国立国建设。国家成立必须有宪法做支撑,否则没有方针失去秩序,难以继续发展。宪法,强国之基。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也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追溯到战国初期,群雄崛起,社会动荡,彼时秦国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六国,秦孝公即位大力引进人才变法图强,这才有了“商鞅变法”,通过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建县制等等举措,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再到北宋时期,为了挽救宋朝政治危机,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王安

6、石组织发动了熙宁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宪法,治国之法。古往今来,以怎样的方式治国理政,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我们党在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全体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

7、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及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和治国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当代中国的战略任务。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把法治观念融入思想,把法治精神刻入心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草案,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8、、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这既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也是和个人息息相关的要事。2018年8月27日,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全体员工在周平主任和陈若凡书记的带领下,组织学习了宪法修正案。通过对宪法的学习,弘扬了宪法精神、普及了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通过对宪法的认真研学,主要有三点感受:一是体现了我党和国家尊崇宪法,视宪法为治国理政根本法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至今已有36年,自宪法确立之日起,我们党坚决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坚决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至上地位,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

9、都必须予以追究。二是体现了我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动灵魂。此次宪法修改,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灵魂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要不断确保宪法在新时代在全面贯彻十九精神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三是体现了我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决心。我国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杨帆起航,修订和完善宪法充分展现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法紧跟新时代步伐的时代自信,更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勇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智慧担当和魄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