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完整复习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598422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PT 页数:195 大小:5.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完整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5页
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完整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5页
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完整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5页
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完整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5页
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完整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完整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完整复习课件(1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业水平测试课文复习课件,万事成蹉跎。 我生待明日, 明日何其多。 明日复明日, 明日歌,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 (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古代叙事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第三单元:记叙散文 (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新闻报告文学 (短新闻两篇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船),一、文学常识部分,第一单元,词的相关知识,词: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词,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起初称作“曲子”“杂曲子”或曲子词,后来也称作“

2、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的种类: 1、依字数多少 :小令( 58个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2、按片数多少:单调(仅有一段) 双调(上下两片) 三叠或四叠(三段或四段) 3、按创作风格:婉约派和豪放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秦观等。,创作风格,意象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

3、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 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达6种之多。,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比喻性和象征性的意象“姑娘”,象征理想。(雨巷) 描述性意象物象:山、林、江、舸、鹰、鱼; 人象:革命青年群像。(沁园春长沙,意境,意境它是文学作

4、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 意境是一个整体观念,同样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句,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5、政治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也是一代著名的豪放派诗人、书法家。课文所选作品: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长征 卜算子咏梅等。,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qn 峥嵘zhngrng 百舸g 惆怅chuchng 寥廓lioku 遒qi 苍茫: 旷远迷茫。 粪土:把当作粪土。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义气: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和感情。 峥嵘岁月:不平常的岁月。 蹉跎岁月:白白地耽误了时间。 风流人物: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物。 风云人物:在一定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对政局有影

6、响的人物。 书生意气:读书人奔放的热情。,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革命豪情,时间、地点、人物,远近、高低、动静,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战斗精神,设问结尾,对上文的回答,2雨巷再别康桥:,寂寥lio 姓廖lio 迷茫mng 芒刺在背mng 凄婉w

7、n 惋惜wn 颓圮p 长篙go 岂有此理q 浮藻zo 青荇xng 繁衍yn 斑斓ln 谰言ln 漫溯s 朔气shu 河畔pn 挑衅xn 徨pnghung 彳亍chch 笙箫shng 沉淀d in 寂寥:寂静空旷。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彳亍:由于心情哀伤,走走停停的样子。 凄婉:哀伤。声音悲哀婉转。 寂寞:孤单冷清。 颓圮:坍塌,破败。凄惘:悲伤而失意,怅惘。 漫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漫,不受拘束,随便。,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诗派代表诗人。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 ”。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等。 现代诗派

8、:取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 ,其诗意核心是象征主义。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 。,雨巷,雨巷诗人,意象情感,有6个,思考:诗中出现了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雨巷:,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意境充满了朦胧美。,篱笆墙,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就是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油纸伞,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接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撑着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于独特的环境中能产生独特的意象。,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9、;,美丽高洁,哀怨彷徨,丁香姑娘,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怅;叹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丁香先生,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表现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丁香先生,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表面上是说姑娘,实际上是在说诗人自己。他因为理想难以实现,心情是冷漠,凄清又惆怅的。,丁香先生,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仍然怀

10、着对理想的追求和憧憬 虽然理想渺茫难以实现,但诗人,诗人继续追寻着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先生,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又带着淡淡忧愁的姑娘,这个姑娘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又希望自已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散了她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一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表现了理想幻灭后空虚和伤感的心境。 诗人把美好生活摩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般美,又

11、像梦一般远去。,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本诗主题:,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20年曾留学英国。1923年加入新月社,成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代表作: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

12、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 、胡适、梁实秋。,再别康桥,再别康桥这首诗表达的感情?,这首诗被认为是徐志摩诗歌三美主张的代表。,对母校的绵绵别情,诗歌“三美”,音乐美:音韵和谐,回环往复 建筑美:结构匀称,句式整齐 绘画美:注重色彩的运用与搭配,这首诗被认为是徐志摩诗歌三美主张的代表。,艾青,原名蒋海澄,号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诗选。 “农民的儿子”、“中国诗坛泰斗”,大堰河我的保姆,赤子之情,3大堰河我的保姆:,瓦菲fi 菲薄fi 青苔ti 舌苔ti 泥潭n 拘泥n 停泊b 血泊p 虱子s

13、h 天伦叙乐ln 纽ni扣 冰屑xi 炖肉dn火钵b 忸怩不安ni 咒语zhu 叱骂ch荆棘j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这首诗是艾青自由诗的代表之一,试着分析这首诗形式上自由的表现。,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共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个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结尾句相互重复,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外形上与前两首诗有鲜明的对比。,文言文该学些什么?,1、认准字形字音

14、字义。(自己利用工具书和注释完成),2、理解词语和句式: (1)掌握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常见的虚词 (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3、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4、能从文中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和文学常识。,5、能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内容,并能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6、能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其写法,并从中得到启发,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 著作,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 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 作的。(注释1)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史(注释1)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注释1),第二单元,史书体例:,、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左传,、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史记,4、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 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通鉴记事本末,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国语战国策,、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史记,、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汉书,如:三国志是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史记是纪传体的通史,积累语文小知识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 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 第一部诗歌总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