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因素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61597963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因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因素,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一、机体方面,动物不同种类、品系、个体等遗传因素,同一个体不同发育阶段(年龄)、营养、健康状况等对特异性免疫应答都有影响。,年龄因素:初生或出生不久的动物对许多抗原的刺激常不能激起有效的免疫反应。其原因:一是机体免疫应答的能力差;二是从母体获得的母源抗体。所谓母源抗体,是指动物通过胎盘

2、、初乳、卵黄等途径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母源抗体方面可保护幼龄动物免于感染但同时也能抑制或中和相应抗原,使其对机体的刺激强度大为减弱,从而削弱了机体对该抗原的反应能力。因此,在应用鸡新城疫、猪瘟、猪丹毒等弱毒苗,给雏鸡、幼畜初次免疫时,必须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其他因素:遗传因素、营养状况、某些内分泌激素以及疾病等均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例如某些先天性体液免疫缺陷症动物,不能产生体液免疫,也无抗体产生; 患传染性腔上囊炎的雏鸡,导致雏鸡的体液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二、抗原方面,抗原的性质:抗原的性质对免疫应答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注射类毒素主要引起体液免疫,而细胞内慢性病毒感染则主要激发细胞免疫;

3、可溶性抗原如类毒素的免疫潜伏期较长而颗粒性抗原如细菌免疫潜伏期则较短;活苗产生的保护力及免疫应答的持续时间都较死苗优越。此外,许多病毒和细胞内寄生菌虽然可同时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但究其免疫效应,则是细胞免疫在抗感染中起主要作用。,抗原剂量: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用量的增加而相应地增加,但超过了一定限度,抗体的形成反应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剂量过小,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所以在进行预防接种时,疫(菌)苗的剂量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不能随意增减。,注射次数和间隔时间:仅注射一次的动物,不但抗体出现慢,而且效价低,持续时间短、如要建立坚强免疫力,应经一天间隔时间连续注射一次。

4、一般菌苗需要间隔一天,注射一次;类毒素至少间隔周,注射次;但注射弱毒活苗,由于活微生物可以在局部适当繁殖,能较长久地在机体内存在,对机体刺激较强,一次注射便可达到目的。,免疫途径:由于注射途径的不同,抗原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和接触的组织也不同。在实践中,接种途径的选择应以能刺激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为原则,接种途径不一定是自然感染的侵入门户,主要应根据各种不同感染的免疫机制加以考虑,多数抗原需要非经口途径接种,如肌肉、皮下等途径。 但某些有活性的弱毒苗,能通过消化道侵人机体,因此可以经口免疫,某些禽出败弱毒株用于水禽的饮水免疫效果也较好。分泌型的产生与免疫途径关系密切,一般认为经口(如饮水)或粘膜(如气雾)途径容易诱导产生分泌型。分泌型是粘膜上重要的抗感染物质。,佐剂:与抗原合并使用能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佐剂。佐剂的种类很多,兽医上大部分死苗都用氢氧化铝、明矾和弗氏完全佐剂(将抗原悬液混加于石腊油、羊毛脂和杀死的卡介苗或其他分歧杆菌,即成为弗氏完全佐剂),以加强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