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科护士在工作中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毕业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594473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外科护士在工作中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浅谈外科护士在工作中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浅谈外科护士在工作中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浅谈外科护士在工作中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浅谈外科护士在工作中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外科护士在工作中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外科护士在工作中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毕业论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 业 论 文题 目: 浅谈外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 入 学 年 月_2009 年 11_月_ 姓 名_ _ _ 学 号_ _专 业_ _护理_ 学 习 中 心_河北工大 _ 指 导 教 师_ _完成时间_2012年2月19日浅谈外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摘要:针对外科护士在工作中面对的多数是外伤患者,而其病情存在复杂多变性,且必须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这些因素对外科护士的健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存在着被感染的危险,各种理化因素也对外科护士的健康存在着潜在影响。如今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院感染认识的不断提高,外科护士工作环境中的

2、特殊性导致的多重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存在的现状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个人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和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防护,尽量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做好日常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保护外科护士的身心安全是避免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关键所在。关键词:外科护理工作 防护意识 危险因素 安全防护措施目录绪论1本论2一、护理职业安全的概念2二、外科护士最常见的危害因素2 1接触与污染22机械性损伤23化学性损伤34物理因素45心理社会危害5三、职业危害现状5四、外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措施71 接触和污染的防护72 机械性损伤的防护83 化学性损伤的防护94 物理因素的防护 105 心理社会危

3、害的防护11结论13参考文献14致谢17 绪论众所周知医院是病人聚集的地方,各种病毒细菌及病原体相对集中的地方。由于外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接触病人的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而且工作繁忙、任务繁重,长期处于快节奏紧张状态,极易导致疲劳。因此,外科护士应提高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的能力。如何做好自我安全防护已成为医院及护理工作者密切关注的问题。现就外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进行讨论,大致来说可以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几方面来划分护士职业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另外相对于其他科室还有遭受暴力攻击的行为伤害。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必须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增强防

4、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和防止职业性损伤的发生,让护士在为人类抢救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同时,维护和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本论一、 护理职业安全的概念护理职业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来看,护理职业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护理工作工程中保护护士不受伤害,保护护士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护理安全文化是一种护理管理思路2。二、外科护士最常见的危害因素1接触与污染:由于外科护士的专业特点,要直接接触外伤患者的伤口、血液,及各种术后的分泌物等各种体液,护士在接触病人具有传染

5、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极易造成自身感染,并可引起血液、体液感染,引起疾病。目前,血液传播疾病对医护人员造成的威胁已被重视,血液传播疾病并不单指血液,也包括有其他具有传染潜力的体液,比如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关节囊液、伤口分泌物、唾液、胃液等,外科护士每天频繁接触病人以上的各种污染物,感染的几率大为增加3。通过调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外科护士接触感染性液体18人,原因是在未知情的情况下,在抢救外伤患者及倾倒引流液和更换引流袋时未带手套而接触了感染性体液。另外,在插胃管时受到患者呕吐物的污染。由于护士的职业特点,护士最容易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发生暴露。有研究指出:一般通过粘膜接触

6、暴露累计起来危险性是不接触者的2.4倍。而外科护士长年累月接触患者血液、体液、胆汁等,所以其危险性也随之升高。2机械性损伤:是指被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刺伤是很常见的,针刺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以及各种锐利器械如刀、剪、玻璃药瓶割伤等,多种血液传播性疾病均能经此途径传播4。特别是已经污染的器械或创伤病人使用过的器械上附着大量致病菌,通过破损的皮肤而被传染5。我们对外科6个病区近3年的针刺伤的特点做了分析,了解到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是针头帽回套和废弃针头处置不当,当然操作不熟练和操作不规范也是针刺伤的另一原因,尤其是工作5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要比高年资护士更易发生针刺伤6。外科病种节奏

7、快应急性多,实施抢救多,护士难免忙中出乱,是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发生概率较高,据调查报告,每年护士发生机械性损伤发生概率为80%。传播常见的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概率是最高的7。3化学性损伤:化学性的因素是常用的各种消毒剂如碘伏、乙醇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它们主要用于病房地面、操作台的消毒、外科各种设施如吸痰机、呼吸机、监护仪、雾化器都要经常进行消毒擦拭,它们虽然效果可靠,但对人体的皮肤、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8。其中高浓度含氯消毒剂是引起职业性哮喘和职业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各种消毒剂,轻着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者中毒或致癌。有些抗肿瘤药

8、物的毒副反应可在护士在准备药液或给药时遇到,医学的进步使得许多癌症患者得以治愈或寿命延长,但它属于危险药品,一些化疗药物不但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自然流产,而且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害。因此,护士在接触这些药物时所造成的损害是无法估量的9。许多肿瘤患者术中或术后使用5-Fu、顺铂等化疗药物冲洗创面或腹腔灌注及介入治疗等,其中顺铂的排泄,大部分清除于第一个24小时之内10。当护士为病人处置尿液或接触患者伤口时均有被污染的危险。例如,麻醉废气,能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对护士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11。还有些药物可引起过敏反应,严重的还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12。例如,有位同事在

9、工作中接触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虽然及时抢救挽回了生命,但她却因此流产,给她和她的家人造成了极大的身心伤害,病人在使用易过敏药物前,需做过敏实验,以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可是,护士工作中的这种意外,也应提防。4物理因素:4.1病人进行床边摄片或护送危重病人做CT、MRI或其他检查时需要护士在旁边护理,护士不可避免第要接触X线,一些手术需要在X线下进行,不进行有效的保护,可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进入人体,易造成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甚至诱发肿瘤。也可造成自然流产、死胎、先天性畸形和发育障碍。4.2由于外科有频繁使用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这些设备会产生很大的噪音,据测各类报警

10、噪音在53-73dB、呼吸机在65dB,而医院环境噪音应小于45dB,长期在噪音下工作易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容易出现偏差。噪音严重超标时,会引起护士心理、生理的应急反应,进而降低忽视的工作效率,使护士产生厌烦、焦虑的感觉。4.3常见的对护士可能造成危害的光污染有激光、紫外线光等。紫外线消毒是临床上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人眼及皮肤的损害。紫外线可使皮肤产生红斑,剂量较大可引起紫外线眼炎,同时产生的臭可是人出现呼吸加快、变浅、胸闷、恶心、呕吐症状,还可出现肺水肿,甚至死亡。激光可致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层温度迅速升高,致使感光细胞凝固变性,坏死而失去

11、感光作用。损伤与激光的功率、受照时间,瞳孔的大小激光的入射角度相关。激光对皮肤的损害与剂量、波长、肤色、组织水分及皮肤的厚薄相关。受照皮肤随着剂量的增大会依次出现红斑、水泡、凝固及热致碳化等。5心理社会危害5.1工作压力 主要压力源是专业及工作本身。如社会地位有限、晋升受限及工作疲劳感,均影响着护士心身健康、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外科护士工作强度大,护士工作特殊作息,如频繁的夜班、节假日加班。问卷调查还表明,护士的最大压力是护患关系压力。原因是小儿外科主要是输液带来的护患关系压力,输液一次未成功就会引起家属的不满甚至谩骂。其他如重危患者多的科室,由于重大手术后并发症也较多,一旦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

12、,家属往往会迁怒于护士。患者投诉机制使用不当,加剧了工作负荷,在了解了患者权利时,忽略了应该遵守的规定和应尽的义务,忽视了护士在工作中的专业权利和人格权利,从而更增强了护士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5.2来自患者和家属的暴力 国家职业安全研究所定义工作场所暴力是“工作或上班时直接对人的暴力行为,范围从攻击性或威胁性语言直至杀人,包括欺骗、胁迫、恐吓、排斥、散布无端言论、侵犯的姿态、侮辱性的手势、敌对行为、阻碍、身体撞击、踢、打、强奸等伤害直至杀人”。许多暴力攻击目标直指护士。外科护士由于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更易受到暴力攻击。问卷调查显示,外科护士大部分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暴力攻击,只是有许多事情当事人

13、根本就没意识到这就是暴力,比如受到患者排斥、欺骗、敌对行为等。综其发生的原因,护士自身的服务意识、法律意识不强;医院的完全开放式结构,使任何人可以自由出入;护士的缺编、病房拥挤、设施缺乏,都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并进而威胁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三、职业危害现状:1职业防护法落实不到位,安全防护制度不完善:近年来,我国虽然公布了有关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方面的法规,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法规落实不到位或滞后,没有制定医护人员安全防护的规章制度,有法不依,但制度形同虚设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管理欠缺,护士发生职业暴漏后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护士身体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13。有调查显示:1499名临床护

14、士发生针刺伤的上报率仅有21.15%,更谈不上采取及时科学的救助措施14。2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对于外科职业病损伤及职业防护情况的调查显示:外科护士认为外科病传染病较少故对发生针刺伤后大多数持有无所谓的态度,简单处理伤口。北京市8所医院外科的调查显示:临床护士有89.7%曾经发生过针刺伤,而只有4.11%的护士在针刺伤后报告,这与护士的安全防护意识薄弱有一定关系15。3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存在漏洞,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欠缺:据调查,有90.60%的医护人员认为我国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不到位16。中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有关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课程17,毛秀英等调查26所护士学校、学院(北京

15、19所,外省市7所)均未开设职业安全防护课程,也无相应教材。范舒洁等调查结果显示:73.17%的护士在学校时没有学习过外科专科职业安全防护知识,82.16%的护士没有接受过职业安全防护的专科岗前培训18。因此,造成护生在校学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未能掌握相关的职业安全防护及技能。此外,医院对于在岗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也存在疏漏,是导致毕业后暂无职业防护知识的外科临床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更容易遭遇职业危险因素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证明49.43%外科护士不知道或部分知道针刺伤后伤口的正确处理程序;56.34%外科护士不知道或部分知道针刺伤后应采取的预防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措施; 12%外科护士发生针刺伤后感到紧张、害怕,部分知道或不知道处理程序19。据调查结果表明临床护士对危害因素的理解和防护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