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复习之修辞手法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594114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复习之修辞手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复习之修辞手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复习之修辞手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复习之修辞手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复习之修辞手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复习之修辞手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复习之修辞手法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考纲要求有九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和反复。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知识点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作用:使形象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析】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一)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征蓬出汉塞

2、,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一)比喻,【析】比喻手法,把突如其来的飘雪比洁白芬芳的梨花,联想奇妙,形神兼备,给人不是以寒气逼人的感受,而是充满欣喜与洋溢着春意.(表现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析】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暗写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二)比拟,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象。 【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仅此一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

3、耳目一新的印象。,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比拟,【析】 “柳条藤蔓”用拟人化的“系”的动作挽留主人,从而表现主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析】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三)借代,作用: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引人联想。 【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三)借代,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

4、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三)借代,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 【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借代,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 【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四)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李白秋浦歌)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作用:引起丰富联想,突出事物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 【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竞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析】这里用夸张手法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析】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忠贞和无所顾忌的追求,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而强烈。,(五)对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6、杜甫登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行即兴李华),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六)排比,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江南汉乐府),作用:意象繁密,语言精练;感情强烈,真挚感人。 活化出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七)设问,“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八)反问,“江

7、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作用: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九)反复,作用: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3.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十)对比,作用:以强烈反差突出事物特征。,1.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十一)谐音双关,作用

8、: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1.主人下马客在船 。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十二)互文,作用: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点化前人语句。 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十三)用典,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

9、的艺术境界。,(十三)用典,运用历史故事,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反用。通过反用,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再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陵的典故。,(十三)用典,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10、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课堂体验,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并作简要分析。,【答】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天已入暮,但暑气未减,连池塘里的荷花也为酷热犯愁,她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盖的荷叶下面,深怕烈日的余威毁坏了她娇美的面容。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课堂示例,晚春 韩愈 草 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

11、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此诗颇富奇趣,寥寥数笔,便更人以满目春光的印象。其生动的效果与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大有关系。请从这一角度作简要赏析。,【答】诗人将草树拟人化。草树竟能“知”能“解”还能“斗”,甚至有“才思”高下之分。春将归去,似乎所有的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连缺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寂寞,因风起舞,化作雪飞。真是满目春光。,实战演练,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 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 、 的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后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之妙。,【答】首句运用比喻方法,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攒聚,化无情为有情,原本无情的山水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既写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尾句拟人,表现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达标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