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食品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分析》(全册课件)

上传人:江****家 文档编号:61593922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PPT 页数:533 大小:15.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食品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分析》(全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3页
2018年食品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分析》(全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3页
2018年食品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分析》(全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3页
2018年食品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分析》(全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3页
2018年食品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分析》(全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食品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分析》(全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食品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分析》(全册课件)(5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绪 论,2018年最新版食品专业核心食品分析,主要参考书及学习网站,食品分析 大连轻院、华南理工大学等编 轻工出版社 1998 工业发酵分析 天津轻院等编 轻工出版社 食品检验与分析 黄伟坤等编 轻工出版社 粮油分析法祁崇喜编 青海人民出版社 AOAC分析法 美国分析家协会推荐法 GB 学习网站:食品伙伴网,教学内容,一、食品分析的性质、任务、作用 二、食品分析的内容 三、食品分析方法的选择与采用的标准 四、食品分析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一、食品分析的性质、任务(作用),食品分析性质: 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食品分析任务(作用

2、): 控制和管理生产; 保证和监督食品质量与安全; 为科研与开发提供可靠依据。,5,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二、食品分析的内容,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 食品安全性检测 食品品质分析和感官检测,三、食品分析方法的选择与采用的标准,分析方法 感官鉴定法 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 感官鉴定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常规分析中大量使用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为基 础,利用较特殊的光电仪器来 测定物质含量。,8,采用的标准 国际标准(ISO,HACCP等) 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NY,QB,SB,HB) 地方标准(DB) 企业标准(QB/企业代号)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

3、使分析结果具有权威性,9,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在国际间通用的标准。,每年10月14日为国际标准日。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总部在日内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标准化组织,目前,已有90多个成员国,我国是78年恢复加入的。,10,ISO下设27个国际组织,与食品有关的: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WHO世界卫生组织, CAC食品法典联合委员会, CCPR国际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11,ISO下设200多个技术委员会,与食品有关的如:TC34农产食品 TC54香精油 TC122包装 TC166接触食品的陶瓷器皿、 玻璃器皿,12,ISO 的标准每隔5年重审一次。 检

4、索ISO标准的主要工具是: 1. 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 Index) 2.国际标准目录设有委员会序号目录、主题索引目录、标准号目录、作废标准目录。,13,2、国家标准一般由国家标准局颁布, 各个国家标准有自己的代号。,如中国GB 意大利UNI 美国ANS 西班牙UNE 英国BS 日本JIS 德国DIN 法国NF,14,有关GB :,GB5009.1GB5009.70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 GB 49272001啤酒 GB 49282001啤酒试验方法 GB 181862003酿造酱油 GB 181872003酿造食醋,15,3、行业标准对GB没有又要在

5、全国某个 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内各 专业部颁布的标准。,例如: 化工部颁标准 HB 石油部颁标准 SY 轻工业部颁标准 QB 商业部部颁标准 SB SB103362000配制酱油 SB103372000 配制食醋 SB103382000酸水解植物 蛋白调味液,16,4、地方标准(DB)对没有GB和行业标准的产品,需要在省市范围内统一 的, 可由省市标准局制订、审批,报国家标准局备案,当相应的GB与行业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DB53/T 289-2009 风味面制小食品 (云南) DB3701/T 92-2007 无公害食品 茄子 (山东) DB65/T 2969-2009 绿色食品

6、 辣椒 (新疆),17,5、企业标准 QB 当企业生产一种新产品,无G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就要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如果企业产品质量特别好,即便有GB、行业标准,也可再制订高于它的企业标准。国家质检部门根据你的QB测试你的产品,发“生产许可证”。 QB 500089S-2010腌制食用菌(重庆) QB 500092S-2010方便竹笋(重庆) QB 500088S-2010风味泡菜(重庆),18,企业标准制定程序,1.反复测定产品的主要指标。 2.按GB/T1349492食品标准编写规定写出标准草案,要取检测指标数据的下限。 3.请专家(本行业的)及省、市标准局的负责人一起审定,

7、提出修改意见。 4.修改。 5.报标准局备案,给批准号后生效,执行。,四、食品分析的发展方向,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仪器化和快速化 食品分析与检验的自动化 无损分析检验和在线分析检验 综合型学科内容及其 技术的熔融分析检验,20,习 题,食品分析的性质和内容是什么? 分样筛20目的含义是什么? 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较国际标准、国际先进标准和国家标准之间的关系及有效性? 作为食品分析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21,第二章食品分析基本知识,22,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数据记录、整理,分析报告的撰写,23,1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一、

8、样品的采集 采样:在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取有 一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叫采样。 正确采样的意义: 正确采样的原则: (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2)采样方法要与分析目的一致。 (3)采样过程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如水分、气味、挥发性酸等)。 (4)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 (5)采样方法要尽量简单,处理装置尺寸适当。,24,二、样品的分类 检样:由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 称为检样。检样的量按产品标准的规定。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 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 部

9、分作检验用者称为平均样品。 应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验及备查使用。 每份样品数量一般不少于0.5公斤。,25,三、采样的一般方法 1、随机抽样 2、代表性抽样 可按不同生产日期 可在流水线上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抽样 按分析的目的取样 具体的取样方法因分析对象的不同而异,对于粮食、油料类物品,由原始样品混合均匀,进而分取平均样品或试样的过程,称为分样。分样常用的方法有“四分法”和“自动机械式”。 注意:随机抽样随意抽样;对于不均匀样品,仅用随机抽样是不够的,必须结合代表性取样。,26,四分法分样:,27,四、样品的制备,对样品的粉碎、混匀、缩分等过程。 固体样品含水较低,粉碎过筛 ;含水较高,取食

10、用部分切碎或先 烘干后粉碎过筛 液体、浆体搅拌混合均匀 互不相溶的液体先分离,再取样 特殊样品根据要求特殊处理,28,五、样品的保存,样品抽取后,应保持样品原有状态,避免水分的挥发或吸潮,避免其他易挥发成分的挥发,防止待测组分含量的变化,冷冻食品应保持原冷冻状态 理化检验后的样品应保留一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检 微生物检验的样品,一般样品,发出报告后3天才能处理样品;进口食品的阳性样品,需保存3个月,方能处理。阴性样品可及时处理。,29,2 样品的预处理,一、预处理目的 测定前排除干扰组分 对样品进行浓缩,30,二、预处理原则 消除干扰因素 完整保留被测组分 使被测组分浓缩,31,三、预处理的方法

11、,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32,有机物破坏法,1.干法灰化 原理:将样品至于电炉上加热,使其中的有机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在置高温炉中灼烧灰化,直至残灰为白色或灰色为止,所得残渣即为无机成分。,33,优点: 此法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故空白值低。 因灰分体积很小,因而可处理较多的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 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缺点: 所需时间长。 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 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留作用,使测定结果和回收率降低。,34,2、湿法消化法 原理: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完全分解、氧化,呈气态逸出,待测

12、组分转化为无机物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 常用的强氧化剂有浓硝 酸、浓硫酸、高氯酸、 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35,优点: (1)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 间短。 (2)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金 属挥发逸散的损失。,缺点: (1)产生有害气体。 (2)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 (3)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36,3、紫外光分解法,4、微波分解法,37,蒸馏法,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挥发度的不同而将其分离。,蒸馏法,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汽蒸馏,扫集共蒸馏,共沸蒸馏,萃取精馏,精馏,38,、常压蒸馏 适用对象:常压下受热不分解或沸点不太高的物质。 装置: 注意: 爆沸现象 温度计插放位置 磨口

13、装置涂油脂,39,、减压蒸馏 适用对象:常压下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的物质。 装置:,40,3、水蒸汽蒸馏(动画演示),41,3 分析方法的选择,一、正确选择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选择分析方法应考虑的因素 1.要根据分析要求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来选。 2.要考虑分析方法的繁简和速度。 3.考虑样品的特性。 4.现有条件。,42,三、分析方法的评价,(一)精密度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它代表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1.绝对偏差测定结果与测定平均值之差。 d = xi - x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可用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绝对偏差( d

14、 )表示。 d=( d1 + d2 + + dn )/ n,43,2.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1)相对算术平均偏差= d / x 100 % (2)标准偏差 S =d2 / n-1 (3)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S/x 100 % 标准偏差较平均偏差更有统计意义,说明数据的分散程度。因此通常用 标准偏差 和 变异系数 来表示一种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变异系数 = S / X 100 %,44,(二)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反映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准确度高的方法精密度必然高;而精密度高的方法准确度不一定高。 准确度的高低可用误差或回收率来表示。误差越小或回收率越大则准确度越

15、高。 1.绝对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实值(通常用平均值代表)之差。,45,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率。,相对误差比绝对误差更能描绘误差相对样品的影响。当两个样品的绝对误差相同时,由于样品含量大小不一样,其相对误差可差若干倍。 例如绝对误差都是 1 g , 1、样品的真实值是 10 g ,相对误差为 10 % 2、样品的真实值是 1 g ,相对误差为 100 %。,46,3. 回收率 P % = x1 - x0 / m 100 % 加入标准物质的量 未知样品的测定值 加标样品的测定值,灵敏度指分析方法所能检测到的最低限量。 在选择分析方法时,要根据待测成分的含量范围选择适宜的方法。 灵敏度的高低并不是评价分析方法好坏的绝对标准,一味追求选用高灵敏度的方法是不合理的。灵敏度较高的方法相对误差较大。,47,(三)灵敏度,灵敏度分析方法所能检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