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p数据库》课程标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592327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fp数据库》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vfp数据库》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vfp数据库》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vfp数据库》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vfp数据库》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fp数据库》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fp数据库》课程标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isua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22002 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 授课单位: 学时: 72 学分:2.0一、 课程性质和作用(一)课程的作用 “VFP程序设计”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造价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重要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随后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管理和开发VFP数据库所需要的技能,具备设计并实现一个具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设计实现某个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作为课程的任务总目标。在总目标之下,设置了创建自由表、自由表操作、数据库管理、查询、视图、报表、表单制作、VF

2、P应用编程等八个分任务目标。每个分目标按“认知探究理论教学掌握实训”模式进行教学。本课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课的上机实训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二)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本课也是“数据库应用与编程”能力模块中的一门很好的入门课程,对后续学习SQL数据库、VB程序设计等课程有很大的帮助。二、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变成素养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建筑工程技术和造价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当今,数据库技术已发展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核心技术,而本课讲述的Visual FoxPro 6.0是新一代中小型数据库的杰出代表,它以强大的功能、完善而又丰富

3、的工具、较高的处理速度、友好的界面以及完备的兼容性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欢迎。通过本课学习及与本课相配套的应用设计项目的实践,使学生掌握Visual 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设计并实现一个具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另外,本课具备的可视化编程工具,使数据库定义、数据操作管理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等工作变得简单易行。(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课的上机操作训练是最重要的学习手段,上机要求一人一机。本课的理论教学须使用多媒体教室。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设计实现数据库应用系统(如:小型图书管理系统)作为课程的总任务目标。在总任务目标

4、之下,设置创建自由表、自由表操作、数据库管理、查询、视图、报表、表单制作、VFP应用编程等八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按“认知探究理论教学练习掌握”模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学了就做,做了就会,会了能用,有实感,见实效,不断地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 本课学完后,将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由于本课教学设计的八个学习情境与高新考证“VFP数据库”平台的八个单元考试题基本一致,这样就可以不需要另外再办考证培训学习,将“高新考证”的目标直接作为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将“高新考证”试题库作为学生平时上机的训练内容,使课程的教学与考证紧密结合。三、课程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Visual

5、 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面向对象的概念、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等理论知识和创建自由表、自由表操作、数据库管理、查询、视图、报表、表单制作、VFP应用编程等操作技能,获得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VFP平台)操作员证书。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能使用Visual FoxPro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如:小型图书管理系统)。 (3)使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趋势,为后续学习进阶打下基础。 2、基本素质和方法能力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专业能力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自我管理

6、能力、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基本素质。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规范的编程能力、获取和更新知识能力、分析解本课也是“数据库应用与编程”能力模块中的一门很好的入门课程,对后续学习SQL数据库、VB程序设计等课程有很大的帮助。决实际问题能力、语言表达与英语理解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 四、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的、内容和要求 本课的能力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达到标准)见下表,教学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和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说明如下: 知道 是指对这门课程某一教学

7、现象的认知。 理解 是指对这门课程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设计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想象,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模仿乃至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 学会是指能独立地完成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并自行纠正。1、 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学习情境 总学时 理论学时 上机学时 1创建自由表 6422自由表操作 14863数据库管理 8444查询操作(含SQL) 8445视图操作 6246报表制作 4227表单菜单制作 8448

8、VFP应用 1284机动 642合计 7240322、实训具体内容及教学要求学习 情境 环境设施 能力目标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知道 理解 掌握 学会 1、 创建自由表 多媒体教室安装VFP6.0系统, 机房安装VFP6.0和网络系统 用VFP的工具创建自由表,修改表结构,录入表数据 1. Visual FoxPro的特点和界面 2. 设置VFP工作环境 3. 项目管理器的创建与使用 4. 数据的类型 5. 用表向导创建表 6. 用表设计器修改表结构 7. 表记录(含备注型)数据的录入 2、 自由表操作 同上 用VFP的工具或命令浏览自由表,添加与修改表记录,删除与恢复表记录 1. VF

9、P命令的格式 2. 打开、浏览表,添加、修改替换表记录 3. 复制表结构 4. 数组、电子表与dbf表互传数据 5. 删除、物理删除记录及恢复记录 6. 表记录的排序 7. 表记录的统计汇总 8. VFP常用函数的使用与表达式的编写 3、 数据库管理 同上 建立数据库,设置表和表字段的属性,设置表的索引,建立表间关系 1. 建立数据库及向数据库添加表 2. 数据库设计器的使用 3. 设置数据库、数据库表和表字段的属性 4. 设置和使用数据库表的索引 5. 表间关系种类和建立表间关系 6. 设置参照完整性 7. 多工作区的操作 4、 查询操作 同上 建立查询,设置查询的联接、字段、筛选等操作,S

10、QL查询应用 1. 建立查询,设置查询的联接 2. 设置查询的字段、排序 3. 设置查询的筛选条件 4. 设置查询去向,修改和保存查询 5. 查询向导和交叉表查询 6. SQL查询命令的应用 5、 视图操作 同上 建立视图,设置视图的联接、字段、筛选等操作,SQL更新命令应用 1. 建立视图,设置视图的联接 2. 设置视图的字段、排序 3. 设置视图的筛选条件 4. 用视图更新数据的方法 5. 视图的修改和保存 6. 参数视图 7. SQL更新命令的应用 6、 报表制作 同上 用VFP的工具制作报表并进行报表布局 1. 创建报表,设置报表带区 2. 设置报表标题、插入图片、布局 3. 报表域控

11、件的应用 4. 设置报表页面、页注脚等 7、 表单菜单制作 同上 用VFP的工具制作表单,制作含菜单的主表单,表单中常用控件的应用 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2. 用表单向导、表单设计器制作表单 3. 用多种工具制作表单 4. 制作含菜单的主表单 5. 常用控件的应用 6. 常用表单的制作实例 7. 程序的连编与发布 8、 VFP应用 同上 创建、修改和调用程序文件,实用程序设计方法 1. 创建、修改和调用程序文件,编制主程序 2. 输入、输出命令,对话框函数 3. 顺序、分支、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 4. 内存变量的定义、显示、保存和恢复 5. 过程、自定义函数的程序设计 6. 数组在编

12、程中的应用 7. 封面、登录、录入、查看、处理等表单制作 五、课程实施(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完成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有:1.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所有章节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和教师实例演示的形式授课,使操作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大教学信息量,节省了理论教学的课时, 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逐步理解了教学内容的意义和知识点的运用,从而为提高

13、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利用网络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实验教学 在课堂讲授完毕后,学生进行上机实验。实验教学穿插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采用一人一机操作练习、任课教师跟班辅导的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在计算机上验证习题,既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及时解决上机操作时所遇到的疑难问题。针对个别学生的提问,学生可以在学生端电脑上通过软件操作进行电子举手,老师在教师机进行同步解答并可将正确的操作演示给学生看,提高了实验课辅导针对性和辅导的教学工作效率。针对特殊学生个体,教师到学生面前一对一直接辅导,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3.引导利用Inter

14、net上的教学资源进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Internet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查找解决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方法,针对技术热点问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学习论坛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交流,及时解决自己困惑的问题和拓展学生本人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不断推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4. 运用“标驱动教学法”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新理念,将教学与考证密切结合 为了使学生更具就业竞争力,计算机工程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己任,大力推广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并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解考证的热点和难点。5. 无纸化考试手段 为了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和遇到新问题时的应变处理能力,本课程考试通过上机操作进行。(二)、任课教师的要求。 计算机专业教师任教(三)、教学条件、场所的要求。机房、多媒体实训室、能上网的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