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1-辅导资料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1591902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1-辅导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1-辅导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1-辅导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1-辅导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1-辅导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1-辅导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1-辅导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1参考答案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题目1: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汉族; 回族; 壮族; 蒙古族参考答案:壮族题目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格局是( ): 小杂居,大聚居; 小杂居,小聚居; 大杂居,小聚居; 大杂居,大聚居参考答案:大杂居,小聚居题目3: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巩固阶段是( ): 元、明、清时期; 隋唐时期; 秦朝; 汉朝参考答案:元、明、清时期题目4: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

2、查统计,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 ): .0741; .0841; .0641; .0814参考答案:.0841题目5:第一次完整提出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是(): 马克思; 斯大林; 列宁; 恩格斯参考答案:斯大林题目6:民族与氏族、部落的界限在于( ): 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以共同的经济关系为纽带分;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具有不同的体质形态、遗传特征; 以种族特征区参考答案: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以共同的经济关系为纽带分题目7: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是(): 国家消亡民族消亡阶级消亡; 国家消亡阶级消亡民族消亡; 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 民族消亡阶级消亡国家消亡参考答案: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题

3、目8: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各民族和谐发展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互相帮助;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参考答案: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题目9: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赋予了解决民族问题基本原则以新的内容,提出了():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互助; 民族平等参考答案:各民族共同繁荣题目10: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是( ): 民族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参考答案: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题

4、目11:在西方,“民族”最早见于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荷马史诗()这部著作。: 伊里亚特; 格萨尔; 奥德赛; 玛纳斯参考答案:伊里亚特题目12: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赋予了解决民族问题基本原则以新的内容,提出了( ): 民族团结; 民族互相帮助; 民族平等; 各民族共同繁荣参考答案:各民族共同繁荣题目13:解决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国家援助;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参考答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题目14:蒙古语按谱系分类,属于( ): 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 阿尔泰语系; 南岛语

5、系参考答案:阿尔泰语系题目15: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总数()民族数量。: 等于; 多于; 略少于; 少于参考答案:多于题目16:民族形成的时间是(): 原始社会崩溃末期至阶级社会确立初期;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参考答案:原始社会崩溃末期至阶级社会确立初期题目17: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 ): 民族至上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 民族互相主义; 优等民族主义参考答案:地方民族主义题目18: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古岩画宝库”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艺术结晶。: 敦煌壁画; 阴山岩画; 龙门石窟; 云岗石窟参考答案:阴山岩画题目19:民族问题在社

6、会发展总问题中处于()。: 重要地位; 从属地位; 平等地位; 支配地位参考答案:从属地位题目20: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人口密度为(): 每平方公里136人; 每平方公里98人; 每平方公里118人; 每平方公里108人参考答案:每平方公里118人题目21:中华民族的含义是(): 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 只包括当代中国各民族,不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已消失的民族; 泛指中原地区各民族; 既包括当代中国各民族,也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已消失的民族; 主要指汉族参考答案: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 既包括当代中国各民族,也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已消失的民族题目2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是(

7、): 多数位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 能歌善舞、多才多艺; 朴实善良、勤劳勇敢; 地域辽阔,人口稀少; 物产众多,资源丰富参考答案:多数位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 地域辽阔,人口稀少; 物产众多,资源丰富题目23: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三者的关系是(): 三者互相联系,辩证统一; 三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互助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参考答案:三者互相联系,辩证统一;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互助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

8、的前提和基础题目24:所以说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因为():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建了新中国;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参考答案: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建了新中国;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题目25:民族的基本特征是( ): 具有共同的血缘; 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具有共同的语言; 具有共同的地域参考答案:具有共同

9、的心理素质; 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具有共同的语言; 具有共同的地域题目26:在历史上,秦以后中国在政治上统一的时期占三分之一,分裂的时期占三分之二。参考答案:对题目27:资产阶级所讲的“民族团结”实质上是所有民族的团结。参考答案:对题目28:民族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是指各民族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相互联系及其表现。参考答案:对题目29:民族团结是一种和睦相处、患难与共、携手联合、友好合作的民族关系,它主要指各民族内部的团结。参考答案:对题目30:民族消亡是指一个民族逐渐丧失本民族的特征,最后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社会现象。参考答案:对题目31:只要是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所发生的问题,都应视为民族问题。参考答案:对题目32:我国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主要是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参考答案:对题目33:不仅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在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从本质上讲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也是一致的。参考答案:对题目34:2000年同1990年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参考答案:对题目35:中外民族发展发明,政治因素是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