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学校主要做法和亮点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590884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学校主要做法和亮点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改:学校主要做法和亮点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改:学校主要做法和亮点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改:学校主要做法和亮点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改:学校主要做法和亮点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改:学校主要做法和亮点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学校主要做法和亮点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学校主要做法和亮点 (一)课程改革方面根据省、市、区各级课改的精神和要求,学校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遵揗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坚持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努力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四个“每一位”要求。结合学校是排球传统特色学校的实际,弘扬“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学校构建打造了“恒”课程体系,在开齐开足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德美课程、学广课程、行雅课程、孝善课程和品艺课程。紧扣“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坚持“办一所孩子喜欢,家长信任的学校”的办学目标,秉承“做更好的自己”的校风和“一日一进,持之以恒”的校训,打造“乐在当下,学在路上”的教风和

2、学风。努力培养“德美自强、学广自主、行雅自立、孝善自爱、品艺自信”的全面发展的个性少年,实现六大“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具体落实在三个方面:1、 开发和完善“1+5”恒课程体系“1+5”恒课程体系的“1”代表基础性课程,学校做到开齐开足国家基础课程,认真抓好地方课程,以高品质、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呈现于课堂;另一方面,根据教师特长、学校特色以及学生情况,开发建设了“5”大类共17门拓展性课程。结合学校排球传统特色学校基础,积极开发建设“气排球”特色课程群,“气排球”特色课程群涵盖了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融德育熏陶与体育锻炼为一体,以兴趣为抓手,将气排球文化与体育锻炼精神渗透在平时的课程教育教学之

3、中。以德美课程为抓手重点抓好学校德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走生活德育特色之路,建立德育校本课程,开展主题队会、实践活动、卫生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德育目标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学校课时安排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不减少品德、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和活动的平均周课时数,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不少于1小时的阳光体育锻炼时间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拓展性课程,时间安排在每个周五下午两节课,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实践活动,在每天中午安排20分钟的体艺活动时间

4、。为有效实现育人目标,学校还积极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等课时安排方式。 为利于巩固和强化学校“恒”课程教学成效,展示学生的才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特色课程的兴趣,带动整体素养的提高,学校开设了“二节一舞台”活动。“二节”指的是春季体育节,秋季艺术节。体育节除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和趣味体育项目比赛外,还开设了全员参与的各类气排球比赛,彰显学校特色,促进“气排球”特色课程群的开发与发展;艺术节以展示学校各门拓展课程成果为主,有语言专场,如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好书推荐会等;有艺术作品专场,如展示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等;有才艺汇报专场,如声乐大赛、器乐比赛等。二节计划详

5、实,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活泼,活动过程精心策划,组织严密,让学生挑战自我,发挥潜力,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一舞台”指的是梦想舞台,在每年庆“元旦”之际,通过梦想舞台展现学生的才艺,形式多样,有唱歌、器乐演奏、跳舞、曲艺、小品、朗诵、讲故事、魔术表演等。梦想舞台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展示才艺的地方,触发全体学生内心的梦想,在心里播下实现梦想的种子。学校秉承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为打造横路小学特色校园精神风貌,为开发“恒”课程提供各种平台,围绕育人目标,学校将校园分为“五园”,即立德园、勤学园,运动园、怡情园、劳动园。立德园包括核心价值观长廊、校园特色文化墙、班级德育墙、室外宣传橱窗、校

6、园广播站、LED宣传牌等;勤学园包括开放性图书室阅览室、流动图书馆等;运动园有环形运动场、篮球排球场、乒乓球室、室内羽毛球场等;怡情园有校园小花坛、雕塑、楼道文化等;劳动园有学校的“开心农场”。“五园”的打造体现了学校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 建立和实施“恒星少年”激励评价方案横路小学是一所历史近百年的老校,世代传承着“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可贵精神,我们以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为目标,打造从横小走出去的老师和学生都成为社会上最努力顽强最坚持不懈的人。而我校是排球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女排精神不正是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坚持不懈、永不言败吗?我们把这种精神浓缩为一个“恒”字,它代表

7、着横小人的精神品质。“恒星”也是一种寿命极长,会自己发光的星体,不正是我们横小人愿意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成功的最好诠释吗?传承横路精神,培养“恒星少年”正是我们世世代代横路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正因如此,我校在“恒”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开发了“恒星少年”的评价体系。“恒星少年”评价体系以德美、学广、行雅、孝善、品艺等五个层面核心素养入手,从德美自强、学广自主、行雅自立、孝善自爱、品艺自信五个领域规划学校课程体系。通过“恒星少年”的颁发和“恒星少年”的评价,教育每个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想象、学会创造”,从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

8、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践行体验型德育的评价,让学生通过不断反思自我,不断检查自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每个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悦纳自己、超越自己,从而健康、活泼、幸福、快乐地成长,达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目的。我们把“恒星少年”奖章按颜色来区分等级:蓝色“恒星奖章”黄色“恒星奖章”级红色“恒星奖章”级“暗红色恒星奖章”(恒星少年)级。“黄色恒星奖章”级一周一评(各班各学科全岗全员根据学生各方面表现评价奖励蓝色恒星奖章,一周内一定数量的“蓝色恒星奖章”换取一个“黄色恒星奖章”)“红色恒星”奖章级一月一评(获得10颗“黄色恒星奖章“可换取一个“红色恒星奖章”)“暗红色恒星奖章”级一学期一评(

9、获得10颗“红色恒星”奖章可换取“暗红色恒星”奖章,学校根据每学期评选出的“暗红色恒星”奖章评选出横路小学“恒星少年”)。“恒星少年”奖章、荣誉证书由校长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或结业典礼上颁发。名单、照片和事迹在校园走廊展示一学年。获得荣誉称号的由校长亲自颁发“恒星少年”荣誉证书,并且获得与校长合影的机会,奖励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外活动,并可以获得适当的物质奖励。3、 探索和践行“助学课堂”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改课。在区教育局的组织与引领下,横路小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小班化教育设施工作。我们从改变座位方式转变课堂组织形式入手,探索小组建设、小组文化和小组学习规则的学习与养

10、成为关键。以校本教研为根本,通过听专家讲座、观看视频资料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方式,探索实施横路小学“助学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助学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自助、互助、师助”三个环节,具体化为“学生根据助学单独立探究展示先研成果伙伴互助学习教师点拨指导练习与提升”五个程序。打个比喻,把学生看作是苗木,“自助”就是:给课堂种植生长的种子(“一探二学三生疑”);“互助”就是:给课堂培植生长的土壤(展示)“师助”就是:给课堂播撒生长的阳光(释疑、整理、提升)。以数学课堂为例,一节课的大致流程为:研学自我整理(2分钟)展示先研成果+伙伴互助学习(20分钟)教师点拨指导(8分钟)练习与提

11、升(10分钟)。结合学校的“恒星少年”评价体系,研制了横路小学“助学课堂”评价表,分为个人自评表和小组自评表,通过评价,使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目前,学校的“助学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已在3-6年级的语文、数学两门学科中开展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堂转变很大,学生的面貌焕然一新。(2) 校园安全方面 1、所做工作(1)建立和健全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岗双责”及安全工作责任制,与全校教职工签定了全员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对教职员工的安全工作实行与绩效工资相挂钩的考核体系。(2)完善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建立了一整套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办学行,增强

12、师生安全意识。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管理。安排学校教师每日在校门口值勤检查和放学时段护送学生过马路,及时发现和排除一切安全隐患,使学生进出学校安全畅通。学校坚持实行领导值班制,督查学校日常的教育秩序、管理状况和卫生、安全等,及时处理偶发事件,以确保学校的安全和正常秩序。加大校园内的安全管理和巡查,采取领导干部课间巡视值勤,教师在楼梯口和校园课间全日值勤制。注意校园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解决。加强校车管理和消防管理。每学期进行1-2次消防演练。杜绝火灾、爆炸、失窃、中毒等重大事故的发生。(3)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学校领导对安全工作进行专题讲解和安全知识宣传,而

13、且还针对部分偶发安全事件进行剖析,邀请了大洲派出所的干警对学生搞了安全教育讲座,每周利用班会,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知识讲解和学习,对本班学生进行安全事故的处理和预防。广泛利用讲座、校园宣传橱窗、教室黑板报、手抄报等途径,大力宣传创建“平安校园”的重要性。根据教育局要求,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开展应急演练。(4)定期研究安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学校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对全体教职工提出了严格安全工作要求,要求到岗尽责,丝毫放松,将隐患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重点关注校园欺凌、食堂食品卫生、消防、防溺水等安全工作。2、学校安全工作亮点(1)每学期的

14、开学安全工作会议,学校便要求各部门、各年级、各班按照上级各项考核标准布置任务,落实好各项表册登记,确定好各阶段安全主题,这对整个学期乃至学年的安全工作实施有益,也有利于后期的资料文档整理。(2)每学期举行至少一次安全主题家长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安全教育平台资源中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完成安全作业。 (3)每年暑期前,教师都要进行全员家访,到每一位学生家长宣传防溺水安全,发防告家长书。 (三)学校章程、制度建设情况学校章程已修定完善,经过教代会审核通过,并报经教育局批准。后续如有修改,必定通过学校教代会讨论审核。学校建立了一整套学校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建立成册:如门卫24小时值班制度、节假

15、日行政教师值班制度、安全工作值班制度、安全工作巡查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饮用水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工作制度等等。通过建章立制,达到规范师生行为,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学校的(2014-2017年)三年发展规划执行较好,所规划的目标均已达到。2、 存在的问题 因学校地处农村,教师年龄普遍较大,学校课改起步晚,专家的引领不足,教师们大都仍固守原来应试的惯性思维方式,在课改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一)德育类课程把握仍不到位,与学科的整合仍需加强。强化德育课程是改进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学校德育仍是以品德课程为,学科德育的研究还没有成为各科教师的共识,没有自觉地把德育目标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课堂教学中

16、应试味还是太浓,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意识比较淡薄。班队课与综合实践课整合没有很好落实德育的专题教育活动,弱化了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模式仍比较少,形式单一,没有形成系统,成效差。(二)拓展性课程有待于提升和完善。目前学校对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开设,做法还是比较简单,学校“气排球”特色课程群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开展不够深入。拓展性课程以社团方式实施,基本上是以教师的自身特长设置课程,忽视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实际需求,与学校特色联系不紧密。学校具有的拓展性课程资源、师资、资金、场地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课程的高度和深度都不够,缺乏理论的支撑,急需专家的引领与指导。(三)教师理念的转变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十分迫切。教师理念转变和专业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也是推进课程整合实施的关键之一。但学校现有的师资对于深化课改困难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