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目标确定表述及达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583144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表述及达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表述及达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表述及达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表述及达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表述及达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表述及达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教学目标确定表述及达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表述与达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永康教授,阅读是读者以书面语言为依据,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的思维过程。 一、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 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确定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语文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 (三)语文课程关于语文素养的总要求。,二、阅读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达成阅读教学的 总目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力和理解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

2、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1、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积极能动地阅读。 所谓积极能动的阅读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理解和评价课文。使阅读课文的过程,成为学生用原作的外部语言内化自己的语言,把原文的思想变为自己思想的过程,成为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课文思想和知识加以融汇的过程。,义标把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个精神贯穿于各个学段: 第一学段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提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优美的

3、语言,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第三学段提出阅读叙事性作品要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要求“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第四学段,则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1)不能用繁冗的讲析与大剂量的训练来淡化和取代学生的阅读自悟。 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讲也罢,练也罢,都不能代替学生读课文,而是要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基础教育阶段,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在老师正确引导下的自觉主动学习。自主,主要

4、是自觉主动。这种自主学习应该是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的师生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学目标的调控下,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等特点,自觉主动地决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监控、自我反省完成具体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学生有自己的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内在动力的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自我调控。同时,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内在精神与品质,它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磨练、发展和提高。,从阅读教学来看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和理解课文,不要用教师的讲授代替

5、学生的感受。 (3)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这涉及到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合作学习方式有合作者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探究学习是指: 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或学习过程, 其旨归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途径为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探索活动中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培养技能。它是以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思维发散,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探索新知的体验过程。问题性、实

6、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显著特点。,探究性学习要求: 在教学思想上应重发展思维能力而反对机械记忆; 在教学方法上应重诱导探索而反对越俎代庖; 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讨论答问而反对单向灌输; 在诱导手法上应重形象思维而反对干枯说教; 在教学原则上应重生疑质疑而反对轻信盲从。,一位教师教皇帝的新装,他把教参上概括的主题公之于众:“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出丑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的虚伪和愚昧”。 老师把这段概括公之于众后,问学生:“这个概括是否失之偏颇、失之肤浅?是否有更恰当的概括?”老师用这些问题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展开思维、反复讨论、提出新见解。 有

7、个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一段描述: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堂皇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的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没有看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都没有获得这样的称赞。”,(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程序阅读系统中的认读、解读、赏读、译读、记读、用读;完全阅读系统中的视读、听读、说读、默读、写读、行读;基础阅读中的选读、精读、问读、略读、浏览、参读、速读;应用阅读系统中的导读、研读等。这些方法均可资借鉴。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义标中强调的朗读、默读、精

8、读、略读、浏览、背诵等。 (一)朗读 朗读,就是出声地读,它需要眼、口、耳、脑多种器官并用,即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其心理过程是眼脑口耳脑。,(二)默读 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默读的心理过程是眼脑,即通过视觉器官将文字符号直接输入大脑,转化为内部言语,然后内化吸收。 (三)精读 精读是一种微观读书法,对重要的读物内容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精读应该是综合了课文的所有词句和全部段落而获得的认识。 (四)略读与浏览 略读与浏览是宏观读书法。略读是粗知本文大意,“浏览”意在提取信息。二者都是扩大阅读面和增加信息量的基本阅读方式。阅读的对象一般以书本为主,也涉及网页等现代传媒。 (五)背诵。 总目

9、标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的篇目为240篇(段)。第一学段(12年级)50篇,第二学段(34年级)50篇,第三学段(36年级)60篇,第四学段(79年级)80篇。,(三)让学生通过阅读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感受。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直觉性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语言的直觉也不例外,而与语言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靠平时的积累。 对于语言来说,直觉性就是语感。所谓语感,就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感知来准确理解话语的一种能力。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 口头语感实际上是指听知能力即听

10、懂别人说话的能力。它包括敏锐的感知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正确的判断能力、丰富的联想能力。,书面语感是对书面语言的敏感,即对文字语言的敏感。文字作为符号是死的,它有固定的概念意义。文字进入语言环境,用来表现生活、感情、思想,就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有了活的意义,所谓书面语感,就是通过阅读,能理解文字活的意义,能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它包括形象语感、情趣语感、风格语感。 1、课标对培养语感的学段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语感这一思想贯穿在各个学段之中。 义标第一学段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

11、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第四学段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主要依靠阅读。 义标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部分特别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同时还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背诵诗文240篇段,课外

12、阅读总量不少于405万字。在高中阶段,课标在附录部分,提出了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仅以课外阅读而论,要求“自读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3)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还要靠生活经验的积累。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可在语文中再现。文字进入语言环境,是用来表现生活、感情、思想的。生活不仅可以丰富语言,生活还可以帮助理解语言。因此,阅读教学和其它语文教学都应本着立足课内、注目课外,由课内辐射课外,由课外拓展课内。要通过以教材中的阅读活动为依托来寻找与生活相联系的衔接点。,(4)利用语境的制约功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任何语言

13、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的,以语境为条件,并受语境制约。适应语境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中学语文的听说读写训练都要依据语境的制约功能,提高语感能力。 案例: “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课枣核。他托在掌心,象比珍珠玛瑙还重。” 这是萧乾枣核中的“他拿在手里”一段话。可作这样的语感训练:如果把文中“他托在掌心”换成“他拿在手上”、 “他捏在手上”,好不好?为什么?,(四)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进行情感体验 1、学段目标对情感体验的教学要求 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之中。 义标第一学段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

14、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第二学段提出“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第三学段提出“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第四学段又从鉴赏文学作品的角度,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己、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高标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部分也指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所有这些都试图体现主体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2、不要用冷漠的理性分析取代辩证的语言感受。 传统的阅读教学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意问题,把生动

15、、复杂的阅读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阅读教学不是披文入情,而是空洞分析,味同嚼蜡。一篇好课文,学生自读要流泪,教师一讲就想睡;所谓“文”者支离破碎,所谓“情”者荡然无存。特别是近些年来,工具性砝码越来越重,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思想意义在相当程度上形同虚设,教师只是寻章摘段,用解剖刀肢解作为训练语言的例子,抠这个字眼,抠那个层次,文章的灵魂不见了。老师用冷漠的理性分析取代辩证的语言感受,用枯燥繁琐的题海抽筋剥骨,扼杀文章的气韵和灵动,这样,学生在知、情、意方面有多少收获要打问号。,心理学家早有验证,一个人在认知某一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的优劣,假若在智商相同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这

16、个人对这一事物感受的兴奋程度。假若教师以激情去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激起幸福、欢乐和奋发向上的热情,形成一种强烈的兴奋感,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效率。教师对学生冷酷无情,动辄训斥,学生感到一种精神威压,精神痛苦,情感奇变,智力也会衰退。,3、现代阅读教学要求摆脱认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 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情感教育学理论认为:情感是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动力。列宁指出:“如果人们没有人类的情感,那么过去、现在、将来都永远不会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教育家布卢姆把情感比喻成“潘多拉魔盒”,他强调正是这个盒子里可以找到那些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性质的力量。语文老师应当用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感去感染学生,去打开这个盒子,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认知应该同情意挂上钩来。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情意的内涵变得丰富起来,这就是新课程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动机、内心体验、心灵世界的丰富,这些都属情感范畴;态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习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