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一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81489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去来兮辞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归去来兮辞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去来兮辞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去来兮辞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了解“辞”的文体特点和本文写作背景。2、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3、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学习重点】:1、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2、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课前预习】: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 “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其曾祖陶侃,位至大司马。陶潜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建

2、了“山水田园诗派”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的代表作:诗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二、写作背景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

3、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三、解题: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吧”、“啊”“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回去啊!”辞,一种介乎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赋的一种。文中多用四字或六字的对偶句,从头到尾分别押几个韵,使句式整齐,富有韵律,读起来给人以和谐的美感序,这篇韵文的序言,对韵文作了说明四、正音:瓶无储粟(s) 求之靡(m)途 田园将芜(w)轻飏 (yng ) 壶觞( shng ) 眄(min )流憩(q) 矫(jio )首遐(xi)观出岫(xi)景(yng)翳(y)翳西畴(chu

4、)窈窕(yo tio)遑(hung)遑耘耔(ynz)东皋(go)心惮(dn)远役犹望一稔(rn)五、粗读课文,尝试疏通文意,圈点出疑难点【课堂探究】:一、课堂导入: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欧阳修二、研读小序,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理解小序的内容和作用(五)研读小序内容,探究下列问题:1、序文说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几点理由?(用原文语句回答) 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2、概括小序的内容,并试图说说其作用序文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三、研读第一自然段,积累重点文言知识:(一)、重点词

5、语:1、田园将芜胡不归? 为什么2、奚惆怅而独悲? 为什么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止,挽救 补救4、恨晨光之熹微 遗憾 微明的样子(二)、古今异义:1、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未来的事情2、问征夫以前路 古义,行人(三)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既自以心为形役 被动句2、问征夫以前路 状语后置(四)探究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2、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自责、自悔、自觉、自醒(五)、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拓展延伸】: 朗读并尝试背诵下面的诗歌,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探究: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情感?向往大自然,渴望怡然自得的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厌恶官场的黑暗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