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第1课时)_学案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80877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祝福(第1课时)_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祝福(第1课时)_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祝福(第1课时)_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祝福(第1课时)_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祝福(第1课时)_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祝福(第1课时)_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祝福(第1课时)学案一、三维目标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品味文章细节。二、知识积累1字音积累 钝( dn )响 寒暄( xun ) 朱拓( t ) 间( jin )或 悚( sng )然 踌蹰( chu )( ch ) 不更( gng )事 谬( mi )种 淡( dn )然 俨( yn )然 雪褥( r ) 瑟( s )瑟有声 尘芥( ji )堆 形骸( hi ) 脸颊( ji ) 沸反盈( yng )天 贺家墺( o ) 荸

2、荠( b )( q ) 絮絮( x )呜咽( y ) 驯( xn )熟 桌帏( wi ) 讪讪( shn ) 咀嚼( j )( je )赏鉴 渣滓( zh )( z ) 瞥( pi ) 拗( ni )不过蹙( c )缩 门槛( kn ) 窈( yo )陷 惴惴( zhu ) 歆享( xn )( xing ) 牲醴( shng )( l ) 蹒跚( pn )( shn )2字形积累寒暄 (喧哗) 烟霭(和蔼) 走投无路 (回头) 形骸 (惊骇 弹劾) 惴惴 (揣摩 湍急)3字义识记 俨然 讪讪 怔怔 怨府沸反盈天 三、文学常识 1祝福选自彷徨,作者是鲁迅,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呐喊和故事新编,散文集

3、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是野草,还有杂文集17本。2“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著作。 四、文本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点拨: (1)封建礼教的代表、害死祥林嫂的罪魁: 鲁四老爷 祥林嫂婆婆 (2)害死祥林嫂的帮凶:四婶 、刘妈、鲁镇其他冷漠麻木的民众(3)敏感、有良知,但软弱,退缩,圆滑世故的知识分子:“我”(4)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祥林嫂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点拨:倒序3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点拨:“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至此也联成一片了。”4作者在结构上

4、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点拨:造成悬念;形成对比,突出主题。5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情 节 内 容 顺 序序幕: 鲁镇祝福的气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序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6本文什么地方给你感受最深?说一点理由。点拨:开放话题,畅所欲言。 五、合作探究1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象描写,写出她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 。点拨:第一次 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

5、的”年轻寡妇,生活贫困,但身体还健康。第二次 再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子,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生活更为贫困,精神上也受到更大打击,健康状况不如从前了。第三次 被鲁家赶出大门,沦为乞丐:“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精神已完全麻木,风烛残年,濒临绝境。“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 跳读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2 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而她对自己的命运

6、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点拨:封建礼教以及相关的封建迷信思想。四叔、四婶、柳妈是典型代表。他们嘲笑和歧视再嫁的祥林嫂,给祥林嫂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并最终导致精神崩溃。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一是被迫改嫁,这件事的主谋是祥林嫂的婆婆。婆婆这种做法,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如果是维护封建礼教一女不事二夫,她就应该让祥林嫂守节,她可以把祥林嫂抓回去,但不能强行出卖。因此,婆婆是一个封建礼教的破坏者,她使用了十分野蛮的手段来达到自家的功利目的,这反映的是她恃强凌弱,唯利是图,道德沦落。婆婆代表了族权,但是封建礼教并不允许家长都会做出这样卑劣的事,

7、这种行径应当受到当时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是却没有受到,这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沦落。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二是祥林嫂回到鲁镇,原因是祥林嫂被大伯赶了出来,无路可走,生计无着。房子是祥林嫂和第二人丈夫的共有财产,丈夫死后,祥林嫂本来应有居住权,但是却被大伯给赶了出来。这里面没有道德可言,只有封建家族的恃强凌弱,唯利是图,道德沦落,只是赤裸裸的掠夺。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三是祥林嫂对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接受认同。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方面是祥林嫂的愚昧,另一方面当时的环境缺少让祥林嫂可以对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精神资源,这种精神资源可能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意识,

8、也可能是更加友善的人际关怀和精神安慰,可以减轻祥林嫂的不安的程度,而这两种精神资源祥林嫂都没有得到,所以在听信了柳妈的灌输之后,精神惶恐不安,苦闷异常。最后在捐门槛无效之后,精神不能自持,彻底崩溃。有一些自然的因素,但是绝对是次要的。综合以上分析,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路的是这个黑暗的社会环境,吃人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和毫无道德可言的封建家族内的恃强凌弱,以及周围人的淡漠麻木,加上祥林嫂自身的愚昧,最终葬送了祥林嫂。鲁迅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用意,就是批判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也揭示了(包括祥林嫂在内)广大民众的病态灵魂。3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就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辛酸生活的缩影,请速读课文,从课文中整理出祥林嫂的生平事迹,为祥林嫂写篇小传。 祥林嫂小传六、布置作业1以“_的她(他)”为题,填上恰当的词语,写一段描写人物肖像的文字,要抓住人物某一典型特征,通过其前后的变化,反映主题。字数200字左右。2作为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鲁迅先生把目光投向了社会最底层,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思考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根源。这种胸怀这种眼光在当今社会有无必要?现在的影视界、文艺界谁也是这样的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