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游子吟教学设计和反思+文档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80307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游子吟教学设计和反思+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建+游子吟教学设计和反思+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建+游子吟教学设计和反思+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建+游子吟教学设计和反思+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游子吟教学设计和反思+文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子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丰富古诗积累。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3.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慈母真挚的孝心。二、教学重点:朗读诗句,感受诗中思想感情。三、教学用具:录音机,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多媒体演示)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欣赏和感悟它的韵味。(二).朗读诗句,感悟思想感情。(多媒体出示古诗)1.学生自由朗读诗句,读出韵味。2.指名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指导朗读。3.引导学生读书中的诗句,并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互相讨论或做出记号,在全班讨论时提出。4.组织全班交流,体会思想感情。(1)

2、.从“密密缝”能看出什么?为什么慈爱的母亲要“密密缝”?你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句。(2).小结:母亲为临行的儿子缝制衣裳,一针一线都缝进了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作者看着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眼睛昏花的母亲借着微弱的灯光为自己缝制衣服,想到了什么?哪句诗写了作者的想法呢?指名读后两行诗句。(3).这两句诗什么意思?它蕴涵着什么意思?(4).同学们理解的真好,快带着感情读一读吧!5.练习朗读,熟读成诵。6.指名背诵。7.小结:像母亲为儿子准备行装的生活情景,几乎是从古至今平常家庭中都会有过。诗人孟郊将这种情景透过他细腻的情感,运用简单朴素的语言表达的这样感人。因此,他的这首游子吟被人

3、们广为传诵。(三).拓展想象,引导练笔。1.师:请同学们边背诵诗句,边看图画,想象一位母亲在儿子即将远行前,借者油灯的微弱光线为儿子缝制衣裳的情景,(也可以想象母子之间的对话或自己与母亲之间发生的事),再写下来。2.指名读一读片段,互评。(四).齐背诗句,结束。游子吟教学反思游子吟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通俗易懂,历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丰富古诗积累。了解诗歌大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慈母的孝心,感受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

4、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堂中,我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句品读,随机搭建朗读擂台,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客观地相互评价,使得学生朗读情深意切,十分投入。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本节课的朗读中都能有所进步,或有新的收获,我很中肯的给每个人以不同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帮助,朗读指导的效果立竿见影。随着对诗句的感悟,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体验不仅使他们感悟了教材,促进了朗读,而且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是对教材的提升和发展。二开发学生资源,培养学生想象练笔。为了拓展学习,丰富古诗课堂内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环节,让学生写一个表现游子即将远行,母亲在微弱的灯光下为儿子缝衣服的情景片段。在这个环节里,我也关注了不同层面上的学生写作的差异,对三个个别学生降低了练笔要求,并给予鼓励和指导,使学生们的练笔落得更实。但是由于教学中间“解读诗句”的环节松散,使后边的“练笔”时间略显不足,部分学生没能完成写作,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练笔后的交流。另外,教学中板书不及时,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亟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