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_5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574694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_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_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_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_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_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_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_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数学(文科)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命题,则为 ( )A. B.C. D.2.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坐标为,则的值为 ( )A1 B3 C9 D81 3.若命题为真命题,则下列说法正

2、确的是 ( )A为真命题,为真命题 B为真命题,为假命题C为假命题,为真命题 D为假命题,为假命题4.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 )A B C D. 5.在等差数列中,则 ( ) A7 B8 C9 D106.已知的两个顶点,周长为22,则顶点的轨迹方程是( )A BC D7.函数,则 ( )A为函数的极大值点 B为函数的极小值点C为函数的极大值点 D为函数的极小值点8.过点且与双曲线有共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 )A B C. D9.已知数列,1,则的值为 ( )A.5 B. C. D. 10.若函数是上的单调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已知,且满足,那么的最小

3、值为 ( )A B C D 12.已知,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且四边形为矩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第II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13.已知函数,则=_14.在等比数列中,成等差数列,则等比数列的公比为_15.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左、右焦点在轴上,已知分别是椭圆的上顶点和右顶点,是椭圆上一点,且轴,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_.16.已知,且,则的取值范围为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集合,集合.若,求实数

4、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满足,()求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已知是等差数列,且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过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求抛物线的方程;()如果点恰是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当时,函数取得极值.()求函数的解析式;()若方程有3个不等的实数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右顶点为.()求椭圆的方程;()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设直线斜率为,直线斜率为,求证:为定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若对恒

5、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求整数的值,使函数在区间上有零点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文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 C 3. D 4.A 5.C 6.B 7.A 8.A 9.D 10.C 11.C 12.D二填空题13. 14.1或2 15. 16.三解答题17.解:根据题意得,2分,4分 6分 10分18.解:()由题设可知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2分所以,4分6分()设数列的公差为,10分12分19.解:()由题设可知,所以抛物线方程为4分()方法一:设,则又,相减整理得8分所以直线的方程是,即.12分方法二:由题设可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由,

6、消去,得,6分易知,又所以,8分所以直线的方程是,即.12分20.解:()因为,所以,解得.4分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6分()由()知,所以,所以函数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在上递增,8分所以在时取得极大值,在时取得极小值,10分因为方程有3个不等的实数解,所以.12分21. 解:()由题意得解得所以椭圆的方程为.4分()方法一:由题意知直线斜率不为0,设直线方程为,由消去,得,易知,得 8分所以为定值12分方法二:()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 所以6分()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由消去,得,易知, 8分所以为定值12分22.解:(),所求切线方程为,即4分(),对恒成立,对恒成立.设,令,得,令得,在上递减,在上递增,8分()令得,当时,的零点只能在上,10分在上大于0恒成立,函数在上递增.在上最多有一个零点.,由零点存在的条件可得在上有一个零点,且,12分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