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572673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 清远市实验学校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1、 单选题:(共30题 每题2分 共60分) 1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 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 D废

2、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2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B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 C这一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实质 D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 3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

3、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 A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C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D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 5卡尔波拉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指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 下列关于“

4、我们时代”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 D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6“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 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7恩格斯后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承认:“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

5、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1895年,他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说:“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恩格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原因是 A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原则 B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资本主义调节机制渐趋成熟 8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先生们”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 B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 C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

6、控制 D保障了人民生活,实现了社会公平 9据统计,美国授予的专利权,从1880年的14万件上升到1907年的35万件,德国从1900年的9000件上升到1910年的12万件。同时,美国的专利约有51%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所占有,30%由10004000人的企业所占有,德国企业技术改造总支出的80%多是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承担的。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得到提高 B资本因追逐垄断利润促进技术改造 C世界科技中心由英国向美德转移 D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导地位 10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

7、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 A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B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 11封建论记载:“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 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 C有利于巩固等级秩序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2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

8、。这一规定 A保护了贵族利益 B规范了官员行为 C维护了官僚政治 D扩大了地方权力 13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探求深沉的哲理,注重义理分析、抽象思维。玄学的出现反映了 A道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B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 C知识分子摆脱儒学束缚的要求 D士人对国家分裂的不满情绪 14唐书百官志云:“自开元以后,常以宰相领他职故时方用兵,则为节度使;时崇儒学,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则为转运使。”其目的是 A兼职兼用,提升宰相特权 B架空相权,使之徒有虚名 C按需定权,加强君主专制 D侵夺相权,直至废除丞相 15费正清

9、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16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hu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

10、场初步形成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 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 17明代商人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B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 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 D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 18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B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C太湖流域经济开

11、始大衰退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19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A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 C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 20司马光在涑水家书议中说:“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之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借),不敢私与。”限制子女经济权的目的是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B维护封建小农经济 C教育子女勤俭持家 D维护纲常伦理秩序 21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

12、,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 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 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 D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 22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 A太平天国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新思想的萌发 D维新变法运动 23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纺织业日益

13、衰落,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部分手工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B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的崛起 C自然经济解体的必然结果 D西方对工业原料的需求扩大 24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看法完全相反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期间的抵抗派和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派 B顽固派和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 D洋务派和维新派 25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某次侵华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

14、华战争 26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为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当时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的局面。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 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 27某学者认为: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该观点强调的是 A三民主义思想存在缺陷 B辛亥革命前

15、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 C革命实际没有推动社会重大进步 D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 28右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轻人。这幅漫画反映了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 29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B近代民族工业布局不合理 C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对民族资本的压榨 D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301935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加紧反对富农是不适当的,对于富农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不没收其经营的土地、商业和财产,并应保障其扩大生产和发展工商业的自由。这一改变的主要目的是 A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 B扩大全民族抗战的群众基础 C巩固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D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 非选择题:(共2题 每题20分 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刚被赐进士出身的康有为,痛斥科举使国人闭塞愚盲。过去闭关自守,愚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