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平行班)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571631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平行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平行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平行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平行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平行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平行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平行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平行班)1、 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商汤以夏桀“弃捐在帝之恩刑,推蹶它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杀死)之”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 )A.以不行宗法作为开战说辞 B.王朝更替须得到先祖支持C.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 D.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2.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

2、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 )A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C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3.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的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4.周

3、襄王即位不久,他的弟弟王子带就联合戎、狄赶走了周襄王。后来晋文公诛王子带,迎周襄王复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的地位衰落B.诸侯维护天子权威,中央集权得以强化C.诸侯势力发生分化,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礼乐制度趋于瓦解,诸侯僭越天子职权5.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6.秦始皇临死前欲重新改立长子扶苏继承皇

4、位,但赵高和李斯篡改始皇遗诏,扶持胡亥登上帝位。有学者认为,这人为地造就了统治集团矛盾的激化,并最终导致秦朝的短命。材料说明A废除分封不利于中央集权 B秦朝王位继承不尊宗法C宗法不尊助推了秦朝灭亡 D相权扩大影响皇权加强7.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8.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

5、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9.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意图是(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10.海昏侯墓的发掘是近年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

6、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历史事件说明( )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C. 霍光“废帝”的举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D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11.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 “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A部门有所精简、名称得到更改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D六部直接隶属于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12.某朝官员王锷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

7、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处13.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诏:“自今除台官(即御史),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这样做是为了( )A防止结党,限制宰相 B实现选贤任能C推动理学传播 D削弱地方势力,加强集权14.汉朝初年,2000石以上的大官僚可以送子弟京师为郎,称为“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也可以候选为郎,叫做“赀选”,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这一变化表明( )A.地方政

8、府的任用官吏权逐渐扩大 B.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C.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 D.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15.“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 )A. 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16.在北宋的中枢机构中,宰相、参知政事及枢密使、三司使都统称宰辅。其家庭出身中,身为名门之后者有之,出身贫寒之家者有之,家风儒雅者有之,世为武将者有之,家庭境况不一而足。这说明( )A.出现了官宦之家对宰辅位置的垄断局面 B.为了加强皇权,大力分割相权C.直接

9、原因应是宰辅入仕途径的不同 D.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17.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明朝推行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 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 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18.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B六部职能的衰退C内阁成为最高权

10、力机关 D宰相权力的反弹19.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榷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20.乾隆四十一年,清政府将降清的原明朝官员编入贰臣传:其中,投降后对清朝赤胆忠心的,编入甲编;在清朝为官但又心怀怨恨的,编入乙编。乾隆四十八年,又编成逆臣传,把降清后再次反叛的官员收入其中。这主要说明(

11、)A清朝很注重文化典籍的编撰 B明清改朝换代造成思想领域的混乱C政府力图构建封建道德标准 D对清朝效忠与否是褒贬的唯一依据21.秦朝建立了完备的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这从实质上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A.内容、范围不断扩大 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 D.首要任务是加强管理官吏22.下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 )时期西汉唐高宗时元成宗时清康熙时全国人口(丁)5959万5238万5816万2459万官

12、员7500人13465人22500人27000人官民之比1794513927126131911A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 B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23.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雍正十三年,命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而后恢复军机处。从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来看,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B在权力构建上发生了实质变化C和总理事务王大臣分权制衡 D逐渐成为强化皇帝权力的利器24.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

13、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C.中央失去选官用人权D.从宋朝开始官僚政治走向衰落25.“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26.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迅即被与酒会联系在一起。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的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有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材料表明在古代雅典城邦( )A私人生活空间不被尊重 B个人都有参与城邦管理的权利 C雅典民主政治问题严重 D私人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举行27.雅典人的政治与宗教经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雅典宗教活动中妇女经常参加并拥有特殊地位,而且常常担任祭司和预言者的身份;伯利克里的法令规定享有公民权利之人仅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为限。这说明雅典妇女( )A.通过宗教拥有政治权利B.虽无政治权利但部分人有公民身份C.完全被剥夺了公民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