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_试卷1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65375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颇蔺相如列传_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_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_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_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_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廉颇蔺相如列传_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颇蔺相如列传_试卷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颇蔺相如列传 试卷1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1下列加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面面相觑(q) 睨柱(n)蔺相如(ln) 左右皆靡(m)B请奉盆缶(fu) 嫔妃(pn)欲毋行(w) 刎颈之交(wn)C遗赵王书(wi) 鄙贱(b)就汤镬(hu) 渑池(min)D礼节甚倨(j) 肉袒(tn )与王诀(ju) 相如虽驽(no)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秦贪,负其强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2分)A以勇气闻于诸侯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乃设九宾礼于廷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不如因而厚遇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阅读与鉴赏二、课内精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7题。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徒慕君之高义”A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斑白者多徒行5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2分)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A/ B/C/ D/6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而相如廷叱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4分)译文:_(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分)译文:_三、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秦伐韩,军于阏与(阏y与: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顺西北)。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

5、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

6、受令。”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削:受损。B秦军鼓噪勒兵 勒:检阅。C秦间来入 间:间谍。D请就斧质之诛。 质:拘押。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故以羊易之也B又召乐乘而问焉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

7、在秦C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D先据北山上者胜 古之学者必有师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赵奢“胆识谋略不凡”的一组是()(3分)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军国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A B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奢任田部吏时,有胆有识,敢于坚持原则,依法从严惩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主事者。B平原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国君面前推荐赵奢,让其负责管理全国赋税。C面对强秦伐韩,在

8、是否援韩的问题上,赵国应对之策难定时,赵奢力主救韩,表现了非凡的胆识。D秦军的奸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趁此施计,让其被表象蒙骗,中圈套而归,终使秦军大败。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4分)译文:_(2)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4分)译文:_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

9、语子路)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注】 硁硁然:小石头坚固的样子,形容人浅薄固执。斗筲之人:见识短浅、器量狭小的人。13在“言、行”问题上,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有什么不同?(3分)答:_14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言不必信”的看法。(5分)答:_四、创新应用15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以蔺相如的事例为素材,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三个句子。(6分)如果没有哥白尼对“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_;_;_。16蔺相如能建功立业,除了他超出一般人的“忠”“勇”之外,口才杰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请以“现代社会”“交谈”“口才”“事业成功”为关键词写一段文字,表

10、达自己对口才重要性的认识。(120字左右)(6分)答:_参考答案1D解析D项,“驽”应读为“n”。2C解析C项,间:从小路。A项,负:凭借,倚仗/使承担;B项,使:派,让/出使;D项,徒:白白地/只,不过。3D解析为:介词,替,给。A以:介词,凭借/介词,用;B乃:副词,于是,就/副词,才;C因:副词,由此,趁此/副词,经由,通过。4A解析A项和例句中的“徒”都是“只,不过”的意思。5D解析的缘故;用来的依据。6B解析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表转折连词,表并列连词。7(1)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2)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8D解析D项,“质”

11、通“锧”,铁砧板。9D解析A项“也”,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助词,表陈述;B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假设;C项“以”,连词,而/介词,凭;D项两个“者”均为助词,相当于“的”。10C解析句是说赵奢善于理财,已见成效,句是写赵奢严肃军纪、果断行事,句是写赵奢采纳建议后立即行动,均未能直接表现题干所说的“胆识谋略不凡”。11B解析B项,赵奢依法行事,对平原君并未构成“恶”、“怨”;相反,平原君器重赵奢,也正是因为他执法严明,铁面无私。12(1)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放任家臣而不遵守国法,国家法令尊严就会受损。(2)(他或赵奢)派一批善射的弓箭手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参考译文】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放任家臣而不遵守国法,国家法令尊严就会受损,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