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二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跟踪检测(十)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1实词虚词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561243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二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跟踪检测(十)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1实词虚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二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跟踪检测(十)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1实词虚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二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跟踪检测(十)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1实词虚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二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跟踪检测(十)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1实词虚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二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跟踪检测(十)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1实词虚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二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跟踪检测(十)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1实词虚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检测(十) “文言文翻译题”分点练1实词、虚词(时间:40分钟 满分: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选自郁离子)1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2、的翻译)(1)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3分)译文: (2)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3分)译文: (3)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4分)译文: 参考答案:(1)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轰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出现。(2)国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3)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

3、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参考译文: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轰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出现。国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叔上奏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

4、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选自吕氏春秋卷四劝学)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翻译)(1)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3分)译文: (2)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3分)译文: (3)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4分)译文: 参考答案:(1)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自己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2)像这样,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3)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而

5、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参考译文: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自己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太平安定了。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像这样,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三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高祖赐名焉,东清河鄃人也。慕容白曜之平三齐,光年十七,随父徙代。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光少有大度,喜怒不见于色。有毁恶之者,必善言以报之,虽见诬谤,终不自申曲直。皇兴初,有同郡二人并被掠为奴婢,后诣光求哀,光乃以二口赎免。高祖闻而嘉之。虽处机近,曾不留心文案,唯从容论议,参赞大政而已。高祖每对群臣曰:“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其见重如是。又从驾破陈显达。世宗即位,除正侍中。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翻译)(1)光少有大度,喜怒不见于色。有毁恶之者,必善言以报之,虽见

7、诬谤,终不自申曲直。(5分)译文: (2)高祖每对群臣曰:“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5分)译文: 参考答案:(1)崔光年少即显度量之大,喜怒哀乐均不见于表情。有人诋毁侮辱他,崔光必定好言好语作为回报,即使被人诬骂毁谤,他也不自己申辩曲直。(2)高祖经常对大臣们说:“凭着崔光的高才大量,如没有意外的错误罪责,二十年后应该身任司空之职。”参考译文: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名为高祖所赐,东清河鄃人。慕容白曜平定三齐,崔光时年十七,随父迁往代州。家中虽然贫困,但崔光好学,昼耕夜读,奉养父母。崔光年少即显度量之大,喜怒哀乐均不见于表情,有人诋毁侮辱他,崔光必定好言好语作为回

8、报,即使被人诬骂毁谤,他也不自己申辩曲直。皇兴初年,同郡有两人同时被掠去当奴婢,后来到崔光那里求救,崔光用另外二人把他们赎了出来。高祖听说此事,十分称赞。(崔光在朝,)虽身处机近,却一向不大留心书面文案,只是行止从容,议论述说,替国家大政出谋划策而已。高祖经常对大臣们说:“凭着崔光的高才大量,如没有意外的错误罪责,二十年后应该身任司空之职。”其受高祖器重,可见一斑。后又跟随皇帝剿灭陈显达。世宗即位,升为正侍中。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祸乃不滋。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若痈疽之必溃也,所浼者多矣。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而季氏为之金距。季氏之鸡不

9、胜,季平子怒,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郈昭伯怒,伤之鲁昭公曰:“祷于襄公之庙,舞者二人而已,其余尽舞于季氏。季氏之无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公以告子家驹。子家驹曰:“季氏之得众,三家为一。其德厚,其威强,君胡得之!”昭公弗听,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死亡无日矣。”遂兴兵以救之。郈昭伯不胜而死,鲁昭公出奔齐。故祸之所从生者,始于鸡足;及其大也至于亡社稷。4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翻译)(1)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若痈疽之必溃也,所浼者多矣。(3分)译文: (2)季氏之得众,三家为一。其德厚,其威强,君胡得之!(3分)译文: (3)故祸之所从

10、生者,始于鸡足;及其大也至于亡社稷。(4分)译文: 参考答案:(1)积累仁爱则带来福祉,积聚怨恨则酿成祸患,这就如同痈疽必然要溃烂,并污染很多地方一样。(2)季氏家族深得民众支持,而且季氏三兄弟又联合成一体,他们德高望重,实力强大,你君王又怎么对付得了!(3)这场灾难的起因开始于斗鸡之类的小事,祸事闹大以后,竟然会导致国家灭亡。参考译文:圣人谨小慎微,行为举动适合时宜,这样灾祸就不会产生。积累仁爱则带来福祉,积聚怨恨则酿成祸患,这就如同痈疽必然要溃烂,并污染很多地方一样。鲁国的季氏和郈氏两家斗鸡,郈氏给鸡披上铠甲,而季氏则给鸡装上金属尖爪。季氏的鸡斗输了,季平子非常恼火,便乘机侵占了郈家的宅院

11、,还修建了房屋、围墙。郈昭伯怒气冲天,在鲁昭公面前攻击季平子:“祭祀襄公庙堂时,季氏只用两人舞,其余的都去为季氏祖庙起舞了。季氏大逆不道、目无君王的时间已很长了,如不杀季平子,以后一定会危及国家利益。”鲁昭公将郈昭伯的话告诉了子家驹。子家驹说:“季氏家族深得民众支持,而且季氏三兄弟又联合成一体,他们德高望重,实力强大,你君王又怎么对付得了!”鲁昭公不听,硬派郈昭伯率军去攻打季氏。仲孙氏和叔孙氏一起商量:“如果没有季平子,我们两家不用多久就会灭亡。”于是兴兵去救助季平子。战争的结果是,郈昭公战败被杀死,鲁昭公也为之出逃到齐国去避难。这场灾难的起因开始于斗鸡之类的小事,祸事闹大以后,竟然会导致国家灭亡。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