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寓言二则》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冀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551942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寓言二则》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寓言二则》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寓言二则》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寓言二则》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冀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寓言二则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两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宋国有一个农夫,总是担心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帮助禾苗长高了,可把自己累坏了。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已经全都枯死了。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人们常用的一句成语,也作“拔苗助长”,它的出处就是这则寓言故事。它告诉人们:任何事情都有它们发展、变化

2、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不能违背它,改变它。违反了客观规律,光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办事情,尽管用心是好的,但结果必然碰壁,把事情办坏。在这则故事中,“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一句引出了故事的主人公,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起因。“苗则槁矣”则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寥寥数语便刻画出写了“宋人”疲劳奔忙,自以为是的愚蠢形象。特别是“芒芒然归”的疲惫不堪与“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的得意洋洋、自以为有功的鲜明对比,以及两次使用的感叹号,都更加突出了宋人的蠢笨,可笑、可气、可叹。课文没有具体描绘宋人揠苗的具体情境,而“其子

3、趋而往视之”几个字里又包含着几多无奈,几多心疼,几多焦急都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讲的是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他佩带的剑掉到了江里。他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落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航行,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这个故事后来也演变为人们常用的一句成语,用来讽刺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这则寓言一共三句话,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接着点明找不到宝剑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发表了议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此为原因;作者因此大发感慨“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揠苗助长”、“刻舟求剑”都是古人做的蠢

4、事,但在今天的生活中,违反规律、急于求成、不努力做事却心存侥幸的人和事依然存在。因此本课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学习时应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教学建议: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并不是很多,课程标准在高年级的阅读要求之一是:“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因此,学习本课要坚持以读为主,重在感悟:一是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二是对照注释或通过查阅工具书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三是明白故事中所揭示的道理。1、教师范读,让学生试读课文。2、指导朗读,让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初步弄懂句子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教师还要加强指导。两

5、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如:“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予/助苗长/矣”;“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1)宋人可笑在哪里?从这则寓言联系生活想开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举出实例说一说。此环节可结合语境想象理解,如借助关于“急”的成语(如急于求成、急不可待、操之过急)小结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展开想象,体会农夫做法的愚蠢,并表达自己的观点。(2)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这一问题比较简单,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3)教学中注意下面词语的意思。长(zhn):生长,成长。趋:快走。往:去,到去。 坠:落、掉。 是:这里。 求:寻找。4、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