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615397 上传时间:2017-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警察最美家庭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警察最美家庭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警察最美家庭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警察最美家庭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警察最美家庭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警察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警察最美家庭事迹材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警察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 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暖;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提起刘桂秋,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刘桂秋是建宁县公安局出入境大队的一名民警,爱人在将乐县万安乡政府工作,2008 年结婚以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婚后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一直聚少离多。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互相支持、相互勉励、相濡以沫。刘桂秋在窗口从事接待服务群众、办理证件的琐事

2、,日复一日、工作平凡,她用甜甜的微笑,热情接待每一名办事群众,数年如一日,用心每一刻,不仅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也赢得了办事群众的赞许。因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省公安厅、市公安局评为“全省公安机关苦练基本功业务能手”、“ 全市百佳民警 ”,多次受到市局、县局嘉奖。她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从不让领导操心,也从不讲条件,不管是窗口服务还是走村入户,总是尽心、尽力、尽责地把工作做得最好。哪怕到了下班时间,她都热情接待,直到办好事情,让群众满意而归。节假日休息时间,只要一个电话,她都能及时赶到为群众办事。从 2010 年到出入境窗口工作来,她共受理出国(境) 申请 7000 余人次

3、,做到了无一投诉、无一差错,被办事群众誉为知心友。服务无止境,笑靥是她的标签,她用敬业的态度办理每一笔业务、用甜美的微笑温情绽放在一线,以她春风化雨般的温馨服务和兢兢业业、不知疲倦的辛勤劳作,为群众提供一流服务、展示建宁莲乡公安机关的爱民亲民的良好形象。在工作中,刘桂秋要求自己做得更优秀,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也是力争做好自己的角色,尽量完美的诠释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亲。他们在县城购房后,把两位老人从农村接进城,过着媳妇、公婆带着孩子的生活。人说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尤其是爱人长年在外工作,一年难得回家几天。几年中,公公婆婆一直把儿媳当成自己的闺女看待,为了让刘桂秋安心工

4、作,老人在家拆洗被褥、打扫卫生、做饭等能做家务活都帮着做,还每天把饭做好,盛好饭等着儿媳一起吃。刘桂秋把两位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节假日陪老人聊聊天,讲讲单位、社会发生的一些趣事,还经常给老人买这买那。婆婆常说:儿子对我好是应该的,但娶到一个好儿媳才真是不容易,儿媳平时给自己买衣服挺舍不得的,只要一提给我们老两口买东西,没有不愿意的时候,我心中真是感动啊! 说实话,刘桂秋一直都觉得这是她应该做得,邻居的大爷大娘都夸她是孝顺的儿媳妇,她爱人也经常自豪地说:“在外边工作,最放心的就是家里媳妇和公婆相处比我这个儿子还要亲”。在婆婆的影响下,他们生活上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拖地

5、。教育孩子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刘桂秋的女儿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他们家三代同堂,孝敬老人,夫妻共勉,兄妹关系融洽,2008 年,孩子她姑家因买房需要资金,他们就毫无保留把当时的积蓄借给她,这也让老人很是感动。刘桂秋的爱人身为兄长给弟妹做出了榜样,每年春节全家团聚,其乐融融。2012 年春节期间,全家正安于温馨幸福的日子,坏消息泰山压顶般的袭来,刘桂秋因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领导和同志们立即将她送往县医院,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在刘桂秋住院期间,她的爱人每天陪伴在身边并,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安慰她,喂饭、洗脚、洗衣服在爱人的精心照顾下,刘桂秋的身体

6、一天天好转。都说患难见真情,爱人的体恤让刘桂秋倍感温馨。他们这个小家庭,在众多亲朋好友、同事邻里的帮助下,经历着磨难的洗礼,全家人的心贴得更近了。看着家里两位老人身体健康,孩子快乐地成长,爱人的理解与支持,刘桂秋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在心中流淌,瞬间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警察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王厚强,男,汉族,现年 49 岁,党员,大专文化,1984 年 8 月至 1999 年 10 月在立山分局中华派出所工作;1999年 11 月至今在立山分局友好派出所任社区警长。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社区,一干就是 28 年,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四次,1993 年被评为辽宁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1994 年被评为辽宁

7、省优秀人民警察;2006 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社区民警。2008 年被辽宁省公安厅授予优秀社区民警光荣称号。2012 年被评为省厅学雷锋先进个人、省政法系统人民满意民警政法干警。妻子下岗,孩子上大学,母亲及弟弟有病,全家的重担全靠他一个人,但是,王厚强从未因为家庭困难影响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在友好的华昌社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一、扎根社区、立足本职,以过硬的基本功赢得“活地图” 美誉49 岁的王厚强,1984 年毕业之后,一直在友好派出所管辖的华昌社区工作。他负责的华昌社区,有 2394 户居民,6658人,成年人口 2810 人。此外,还有出租房屋 328 户,暂

8、住人口236 人,寄住人口 550 人,重点人口 21 人,监管对象 4 人,精神病人 9 人。工作伊始,为了尽快熟悉管辖区域里的人员情况,掌握底数,王厚强创新运用“照片户口台账法 ”,坚持做到腿勤、手勤、嘴勤的“三勤工作法 ”,每天都到居民家走访,每走一户就在人口台帐中贴张照片,把管区里的成年人口,全部建立人口档案。遇到双职工家庭的,白天敲不开门,他就晚上去,或者在星期六、星期天去,遇到不理解敲不开门的居民,他就带着妻子一同走访,不见到被访的居民,决不罢休。经过他不懈的努力,2000 余户居民他不到半年就全部登记入册,人口熟悉率达到了 100%。曾有省厅督查总队的领导随机来到华昌社区,直接找

9、到王厚强,先询问了几家居民的情况后,径直来到一栋居民楼楼下的停车场,面对一名推着自行车出来的居民问道:“你们社区的民警叫什么,他经常来吗,你们如何评价他?”这位居民,不加思索张口回到道:“我们社区民警叫王厚强、他不仅平时来,休息日、节假日也总来,要说我们对他的评价就一个字-好。”听到这里,这位领导对陪同来的市局同志说道:“这样好的民警不用继续检查了,它不仅合格,而且是优秀。”由于社区工作扎实,王厚强可以准确说出每栋居民楼的每个单元几口人,叫什么名字,社区里的大爷大娘、大哥大嫂、弟弟妹妹对王厚强不仅非常熟悉,而且有什么事都愿意向他讲,正是由于王厚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对老百姓的贴心交流,赢得了群

10、众的认可和肯定。过硬的基本功也使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1997 年,海城发生一起杀人案,两名逃犯来到他的辖区躲藏。躲藏还不到10 个小时,这两名逃犯就被王厚强给“揪 ”了出来。去年夏天,王厚强在社区巡逻,看见一名男子东张西望。王厚强一眼就看出男子不是社区人,就问他找谁。男子往楼上一指,“我找董伟。”男子指的楼是中华南路 50 栋,王厚强凭借超强的记忆力迅速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发现 50 栋楼并没有叫董伟的,“你撒谎,和我走一趟。”这时,男子边跑边朝楼上喊,“ 快跑!警察来了!”原来,男子是给到楼上实施盗窃的同伙望风。在王厚强和社区治安干部共同围堵下,两名盗窃疑犯被抓获,一举侦破 30 多起

11、入室盗窃案。由于王厚强过硬的基础工作和贴心服务百姓,华昌社区的人民群众都亲切的称呼他为社区的“活地图 ”。二、扶危解困、寻亲续情,以真情为民践行“人民在我心中”王厚强不仅工作成绩突出,而且他真是时刻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好警察。“群众的利益无小事 ”,几十年来他牢记这一服务宗旨,社区里的百姓有什么急事难事,她都第一时间出现,不论老少,不论贫富,他都热心帮助。管区里的一户居民靳仁瑞( 女、 58 岁) ,她的丈夫因病死亡,生活十分困难。王厚强了解到情况后,就积极帮助他联系社区、民政局、劳动局等部门帮助她办理了低保,使靳仁瑞老人生活有了保障。老人逢人就夸王厚强是居民的贴心人。居民何英(女、67 岁)

12、的丈夫 2007 年病逝,他的妻子不知道丧葬费如何办理,王厚强知道后,根据相关的政策帮助她办理了相关的手续,受到了何英全家的感谢。居民牛素珍(女,65 岁) 是社区的低保户,经常为社区工作,她的丈夫去世后,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王厚强就经常在节假日和春节自己花钱买东西去看望她。几年下来王厚强在社区扶贫帮困投入了有近万元。在鞍山,民警帮助寻亲,让失散多年的亲人再次相聚的故事时常见诸报端,报道中的民警几乎都是王厚强,甚至有媒体给王厚强冠以“ 寻亲专业户 ”的美称。2012 年 1 月 4 日,郑子昂值班的王厚强接到一名甘肃女子杨艳芬打来的求助电话,称其 40 年前由于支援大西北到甘肃白银工作,有一个同

13、父异母的哥哥孙耀臣住在鞍山立山友好,算来已有 81 岁,二人已失去联系 40 多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思念亲人,又因为不知道孙耀臣的详细地址,路途遥远又不易前来查找,请求王厚强帮助。王厚强得知此情况后,立即回想起前不久在入户走访的立山区环山路 55 栋的一户居民就叫孙耀臣,在交谈中孙耀臣曾经提到在外地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妹妹,王厚强为了把情况落实清楚,交代好值班工作,立即赶到孙耀臣家,将此情况告诉孙耀臣,让双方互通了电话,最后王厚强又借来笔记本电脑,通过互联网 QQ 使兄妹俩在视频上见了面,接续了 40 年的亲情。兄妹俩高兴的泪流满面,场面十分感人。会面后,孙耀臣紧紧握着王厚强的手说:“小王,你

14、是我的贵人啊,没有你,我这辈子恐怕要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了。我都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对你的感谢啊!”2012 年 5 月 3 日,王厚强帮助辽中男子于庆友找到 23 年送人抚养的女儿;就在一个月前,王厚强在两个小时之内让一对失散 30 年的姐妹取得联系提及王厚强找人的“专长 ”,有人说这和王厚强对社区居民“超熟悉”是分不开的。对此,王厚强有些腼腆,“熟悉社区人员,这是我分内的事,能帮忙就帮一下。”王厚强正是凭着他过硬的基础工作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关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在我心中 ”。三、强化学习、铁腕打击,以信息导侦誓保一方平安稳定为适应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王厚强同志首先在计算机的学习上下了很大

15、的功夫。当初计算机对一个快 50 岁的人来说是一个很神奇和高科技很难掌握的东西。但王厚强同志为了适应现代公安工作的要求,每天坚持练习计算机,从练打字开始,将自学和参加课程培训结合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王厚强几个月的苦练,终于可以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网上办公。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他通过扎实的社区工作功底,准确的采集各种应采、必采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各种信息及他自己管辖区域里的重点人口、出租房屋、暂住人口、情报信息、精神病人、服务对象、公共场所以及特种行业等信息输入公安网。在市局和分局的后台抽查中,王厚强的信息采集工作始终名列前茅,为立山分局公安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对待群众,王厚强似春天般的温

16、暖,可是对待犯罪分子,他可说是冬天里的三九天,冷若冰霜,铁腕打击。如今侦破案件,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可谓是药到病除。王厚强正是看到这一点,在不断学习中应用实际。2013 年 5 月 25 日,王厚强了解到,在他管区里的重点人陈培国,在盘锦市,将一名骨干公安干警的妻子绑架了,陈培国将绑架的女子扔在荒郊的深沟里,将被害人开的桑塔纳轿车抢走了。王厚强立即浮现出陈培国的面容来,运用信息化手段在陈培国经常出现的地方定好标识,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盘查寻找。果然,两天后在一个饭店里,王厚强一眼发现陈培国正在里面吃饭,王厚强当即将其抓获。随后,案件移交盘锦警方处理。2013 年 8 月 26 日,王厚强通过与重点人口于某谈话了解到管区里的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尚某,刚刚偷盗一件裘皮大衣,想要以 500 元钱的价格出卖。获得这个重要线索后,王厚强分析认为,尚某身上肯定还有案子。但尚某已经不在自己管辖的区域里居住了,居无定所,而且,他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经常是三天两头换地方住。王厚强决定,调动情报人员的力量,多方查找尚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