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基础知识与常见手术方式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519476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骨科基础知识与常见手术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创伤骨科基础知识与常见手术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创伤骨科基础知识与常见手术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创伤骨科基础知识与常见手术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创伤骨科基础知识与常见手术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骨科基础知识与常见手术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骨科基础知识与常见手术方式(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伤骨科基础知识及 常见手术方式简介,创伤,创伤(trauma)是外界致伤性刺激作用于人体,使人体组织或器官遭到解剖结构上的破坏和生理功能上的紊乱,随之而发生机体一系列的全身与局部反应所引起的疾病。,骨折定义,完整性丧失 连续性中断,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3、积累性劳损 4、病理性,骨折成因,骨折分类,根据骨折处皮肤黏膜的完整性: 1、开放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 2、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骨折分类,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 1、不全骨折 (裂缝、青枝) 2、完全骨折(横行、斜行、螺旋形、粉碎性、嵌插、压缩、凹陷、

2、骨骺分离),骨折分类,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 1、稳定骨折 (裂缝、青枝、横行、压缩、嵌插) 2、不稳定骨折(斜行、螺旋形、粉碎性) 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移位,完全骨折,1、成角移位 2、侧方移位 3、缩短移位 4、分离移位 5、旋转移位,骨折移位,骨折愈合过程,骨的愈合 1.原发性骨痂反应 2.内、外骨痂的形成和链接 (1)肉芽组织修复期 (2)原始骨痂形成期 (3)成熟骨板期 (4)塑形期,骨折的治疗 三大原则,治疗骨折有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1.复位 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功能锻炼的基础。早

3、期正确的复位,是骨折愈合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固定 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 3.功能锻炼,复位的标准,解剖复位 功能复位 复位的方法 手法复位 切开复位,切开复位的适用范围 1) 骨折端之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2) 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3) 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 能者; 4) 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 宜行骨折切开复位; 5) 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 的部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1、金属接骨钢板类 2、接骨螺钉类 3、接骨钢钉针类 4、髓内类 5、骨外类,接骨板及螺钉,肱骨近端骨折钢板内固定,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胫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跟骨骨折锁定钢板的应用,克氏针钢丝环扎固定在髌骨、尺骨鹰嘴骨折中 的应用,弹 性 髓 内 钉 系 统,髓 内 钉 治 疗 成 人 股 骨 干 骨 折,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外固定,1、石膏绷带 2、小夹板 3、外展架 4、持续牵引 5、外固支架系统,闭合复位 石膏固定,复位夹板固定,持续骨牵引,可调整桡骨远端固定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伴皮肤缺损,术后环形外固定架固定,胫腓骨骨折外固定,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