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道与保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519317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之道与保健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中医养生之道与保健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中医养生之道与保健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中医养生之道与保健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中医养生之道与保健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之道与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之道与保健(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养生与保健 安 徽 省 中 医 院 李中南 主任医师,引言健康是甚麼?,健康是你自己的事, 健康的钥匙在你自己手里。,中医养生与保健,中医对衰老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中医养生观,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4,1,2,3,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常见老年病的自我保健,5,中医对衰老的认识,人的自然寿命 生、老、病、死是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一个健康的人究竟能活多少岁?早在2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是说,人类的正常寿命应该在100岁以上。 而现实生活中,百岁老人所占的比例极少,有的人一到60岁,身体就开始出现衰退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抗老防衰、延年益寿是人类

2、梦寐以求的愿望。,何谓健康人?,没有严重疾病,思维能力尚好,精神情绪正常,心理状态良好,起居行动自如,生活基本自理,就算健康达标。 尤其强调我们现在所说的健康是身心俱健。,衰老及其生理特征,衰老是随年龄增长,产生一系列生理学和形态学方面的变化,从而引起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一种表现。 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谈到:“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始焦,鬓发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气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衰老的原因,衰老原因错综复杂,但元气不足乃为病之根本。 禀赋不足,失于保养 过劳伤肾,肾精亏虚 饮食无节,气血失调,二、树立正确的中医养生观(一),养

3、生,又称为养性、保生等。养生作为一门学术理论,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对于现代人来说养生保健,是指通过疾病的预防,达到颐养天年,健康长寿目的,是中医学的一种特有的保健观念。,养生的目的,人们通过养生凝练内在的生命深度,以养生而不贪生的精神,充分调动自身体内的生命力。 要以平静的健康心态,积极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而不是采取消极的态度, 所谓看破红尘,道迹山林,脱离现实去养生;更不是盲目的炼丹求药以求长生不老。,目前的问题 (环境污染),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相适应,天人合一。说明人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两者相互影响, 近几年人们不合理的改造环境,导致大气污染、臭氧层遭破坏,水质污染、土地沙化、

4、粉尘、噪音、微波、电幅射、农药污染等必将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水污染,食物污染,(二)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中医认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时下之人,吃、睡都无规律,经常吸烟、饮酒过多,进食高脂、高热量饮食,夜生活过度,逆生物钟运作。生活条件优越,又缺少体力劳动等等,给许多疾病的发生埋下了伏因。,生活型态,健康把脈,寻找职业工作加班,心理压力大,饮食型态,暴食暴饮,三餐不正,吃香喝辣,抽烟喝酒,营养不均衡,健康的生活方式,三、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顺应自然,天人相应 饮食调理,起居有常 情志调养,精神内守 科学用脑,劳逸适度 未病先防,延年益寿,(一)顺应自然

5、,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而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又对人的机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顺应自然,天人相应,所谓“应四时”,则是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与四时相适应,善加调摄,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存其根”,则正气充盛,体质健壮,增强抗病能力,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顺应四时阴阳变化之气,可提高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性和适应性,才能求得健康与长寿。,春季养生,春天阳气开始升发,应宜补气,以助机体正气的升发。 在衣着上讲究“春捂秋冻”、“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意即春天气候变化无常,春风夹杂寒气易袭人体,此时

6、应注意保暖,不宜忙减冬衣。,夏季养生,夏季饮食:多吃盐,以保证体内盐的平衡;多吃苦,苦味入心经,可以降心火;多喝水,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水份,但不应过多的喝甜味饮料;多喝茶,能促进汗腺分泌起到消暑良效;多吃鲜,保证足量营养;多补钾,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多喝汤,可调节胃口、补充体液、增强食欲、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秋季养生,早睡早起,规律作息,以收敛神气使肺部不受秋燥的损害,从而保持肺的清肃功能。 饮食清润,避免辛辣,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生津止渴,清热去燥之功。 科学进补,多食药粥,秋季进补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其方法不外乎食补和药补。食补 根据自身情况,进食一些芝麻、核桃、银耳

7、、糯米、莲子、蜂蜜以及藕、梨、胡罗卜等.,冬季养生,防风寒,冬季老人的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衣料宜用棉、毛、丝织品。 调饮食,中医素有“虚则补之”、“寒则温之”、“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因此,老人的日常膳食要注意温补肾阳。 进药补,必须适合自己的体质和病情,冬季常用的补药有人参、黄芪和阿胶、龟板胶 宁心境,多锻炼,防感冒,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的湿度的调节。 保安全,老人行走或上下楼梯要注意安全,恶劣天气尽量少出门。,养生四妙招,一、提肛:吸气时提肛、收腹,像忍大便的样子;呼气时缓慢放松肛门,如排小便,一提一松为一次,连做2030次为一遍。 二、撞背:可每天早、中、晚坚持练撞背功一遍。即双足与

8、肩等宽,站立与距墙壁半尺远,全身放松,协调一致,身体后仰,突然用背部撞击墙壁,借撞击反作用力身体前倾。力量由轻到重,连续撞击50次。 三、拍打双耳:可每天早、中、晚都用手掌拍打双耳,拍打时掌距耳约1015厘米,每回拍打100次,力量适中,不可过猛。 四、叩齿:两排牙齿扣紧,叩牙100次,以锻炼牙龈,可有坚固牙齿作用。,(二)饮食调理,起居有常,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制,要适度,不可过多,要有科学性,要讲究营养的合理搭配,要遵循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保证身体必须的营养和能量就够。 重视饮食卫生,进食时要求精神愉快,细嚼慢咽,食后摩腹、散步,目的在于助消化。这种具体饮食调理法,也可说是人

9、体健康长寿的要诀。,(二)饮食调理,起居有常,除饮食规律节制外,中医的一大特色就是根据亚健康人群中的不同类型,做各种相应的食疗、药膳,既可食用,又可治病。,(三)中医强调情志法则,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说明情志致病与五脏有关,若情志不和,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直接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活动。,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1.遵循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养生之道,采取动、静、乐、养相结合的自我保健方法。 2.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加强人际交往,可以消除幻想和私心杂念,解忧除烦。 3.应博学多艺,志趣广泛,减少心理压力,如写字、作画、下棋、养花等

10、,可促进身心健康。 4.应乐观、豁达,提倡“笑疗法”。清代名医叶天士说:“心胸常开阔,年岁活一百”。 总之,保持情志稳定,心态平衡,要做到:知足常乐,宋美龄的养生,宋氏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风流人物,她超群的智慧,女性特有的 细腻令人佩服,她活到了106岁,生前的养生之道引起人们的关注 1、少食多餐,每餐两荤两素,只要发现体重增加,立即改吃青菜沙拉。 2、灌肠排毒,宋氏没有便秘的毛病,但每天临睡前都要灌肠,目的是要将毒素排除。 3、坚持按摩 宋氏的皮肤非常好如大理石搬的光洁洁净,每天午睡前和晚睡前都要按摩,这样可促进血液的循环。 4、闲聊除扰 每当碰到不愉快的事情,就找个人聊聊天说说心中话,使郁积之

11、气一扫而光。 5、阅读和书画 阅读书刊是宋美龄的常年好习惯。经常读报,空闲时画国画,写毛笔字。这样可以精神集中,杂念尽除,心平气和,神意安稳,意力并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6、作息规律 宋氏每日作画读书的时间不会超过2小时,晚上看一会电视或弹半小时钢琴。休息时间固定,常年坚持,也是她长寿的原因。,举 例,杭州有一老人92岁,参加了马拉松比赛,虽然没有跑第一,但参加跑完全程,有人问他长寿健康的秘决,他回答:第一知足常乐,第二自得其乐,第三助人为乐。 个人认为他总结的很好。首先是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好,有满足感。第二是自己找乐,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如学习书法,作画,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第三是

12、高尚的境界,多做好事。如捐款资助贫困学生,,禤国维的养生法,生活规律,心态平和 作息规律 坚持锻炼 心态平和,禤国维的养生法,养生有道,方法多样 喝水有法 少食多餐,每顿七八分饱 穴位按摩 清水护肤,养生法,年龄不同,养生各异 中年以后,人在事业、家庭等方面承受的压力很大,要有良好的居住环 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利于身心健康,也能促进事业有所成就。 到老年,要根据不同体质、不同情况配以相对较好的环境,但不要过于 养尊处优,应有适当的劳动、思维、娱乐,防止老年痴呆的发生。还可 多用一些健脑、活血化瘀的食物或药物,以减少老年痴呆发生的可能。,北京人艺,百岁话剧皇后,著名表演艺术家叶子,又称叶仲寅

13、,活到101岁,她的养生招数是: 晨打太极,活动筋骨利肠胃; 常喝牛奶,润肌肤; 不乱服药,防伤身,特别是报纸上介绍的补药 多写日记,释放情怀; 阅读书刊,陶冶情操。,(四)科学用脑,劳逸适度,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所说的运动不仅指肢体,还指大脑。早在达尔文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时就提出了“用进废退”的观点,脑子要经常使用,肢体要经常运动,才能保持他们的功能。,科学用脑,俗话说“勤学习,人慢老”。培养学习兴趣,科学匀速用脑,既可开阔眼界,宽广胸怀,又可刺激脑细胞再生,保护大脑。 中、老年人每天应保持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等良好习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

14、习项目,如戏剧、绘画、书法等,丰富和增加生活情趣。,适当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是强身保健的良法。它能起到强筋健骨,防病治病,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运动健身法,要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及病情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低强度运动是最好的锻炼方式,它既可增强体质,有益健康,又安全可行。,运动方式,中医传统的运动保健有导引、武术和气功等,春秋时期, 还有八段锦、太极拳等。 现代健康时尚的运动有慢跑、走路、爬山、游泳、跳舞等。虽然形式多样,但宗旨都是活动一身肌肤、筋骨、关节、达到疏经活络、振奋阳气、畅行气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五)未病先防,延年益寿,中医关于“正气存内,

15、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治已病,治未病”等理论,就是中医保健的理论基础,是中医防病思想的体现。 我们不仅要预防常见多发病,还要预防疫病传染,防止意外伤害等。 预防方法:饮水消毒,药物洗浴、药物佩带、口服防疫等。,心脏病和中风自我预防,定期做检查 控制糖尿病 控制高血压 控制体重 避免高脂饮食 积极培养运动锻炼习惯 戒烟、酒,四、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肾脏保护,检查尿糖、尿蛋白 量血压 控制食盐及蛋白质的摄入量 每半年检查一次肾功能,36,眼部监护,定期检查视力,眼底 不吸烟 如果已经患有视网膜病变,则应限制运动量,35,足部护理,洗脚时水温不要 过高以免烫伤,每日用温水和中性肥皂 洗

16、脚,注意洗净趾缝,把趾甲剪短,但不要 过短,轻轻磨平边缘,冬季注意脚的 保温和防裂,穿合脚清洁柔软的鞋和 袜子,线袜透气性好,37,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皮肤湿润 局部皮肤的干燥 (足趾间、腋窝、腹股沟) 避免阳光暴晒 及时治疗皮肤疾病,39,我院是国家糖尿病研究基地,糖尿病及慢 性并发症各 证型的治疗方药,具有确切降 糖作用的单 味药物,研发 中药降糖制剂,经方、验方及 一些有苗头、 有基础的验方,糖尿病的药物研究,目前研究进展药物研究,黄地安消胶囊,芪归糖痛宁颗粒,丹蛭降糖胶囊,苁归益肾胶囊,芪贞降糖颗粒,黄地安胶囊,芪贞降糖颗粒,芪归糖痛宁颗粒,苁归益肾胶囊,组成:黄连、生地 、麦冬、葛根、 枇杷叶 功能: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主治:用于治疗热盛伤津证的消渴。,组成:黄芪、 女贞子、生晒参、黄连、 山茱萸、五倍子 功能:益气养阴,生津润燥。 主治:用于治疗气阴两虚证的消渴,组成:黄芪、当归、生地、 延胡索、 葛根、鸡血藤、威灵仙 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