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c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变化与心理护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519205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jc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变化与心理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wjc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变化与心理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wjc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变化与心理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wjc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变化与心理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wjc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变化与心理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jc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变化与心理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jc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变化与心理护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只要心存希望,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变化及心理干预,普外四 2015-09,内容简介,(一)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 1、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分期 2、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 3、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征

2、4、影响肿瘤患者的心理因素 5、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二)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 1、术前患者的心理干预 2、术后患者的心理干预 3、康复期患者心理干预,肿瘤概述,肿瘤的定义,癌的定义,于世英认为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系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鳞状上皮、腺上皮、移行上皮等。其命名是:肿瘤源起部位+组织来源+癌。,于世英认为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

3、)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1.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分期1 期待与恐惧期 怀疑、绝望、接受期 拼搏与妥协期,1栾永秋.浅析恶性肿瘤病人的一般心理反应分期及康复指导.中国社区医师.2008,21:96,2.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2,悲观和绝望 恐惧 求生 愤怒 多疑,2沈树英.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干预A.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782-783,3.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征,术前: 情绪反应 悲观绝望 期望 心理冲突,术后: 焦虑、恐惧 依赖、抑郁 缺陷 不满和愤怒,3.1 术前常见的心理反应,情绪反应 悲观绝望 期望 心理冲突,手术和麻醉有危险,使自己丧生 引起剧烈疼痛,痛苦及不适 会

4、留下后遗症,使自己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造成身体的巨大损伤,对自己的自尊造成伤害 费用昂贵,经济负担重,拖累家庭,3.2术后常见的心理反应,焦虑 恐惧 依赖 抑郁 缺陷 不满、愤怒、妥协,术后切口疼痛,躯体不能自由活动,病人担心切口流血与裂开,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肿瘤术后抑郁发生率比较高,而且与手术的种类和术后因素有关,如引流管的留置、术后并发症、手术对机体的完整性的影响等。,手术使病人遭受痛苦,更加强了他们的“病人角色”,被动依赖心理随之加强并趋向合理化。,恐惧心理主要由术后疼痛引起,术后疼痛的程度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镇静剂和止痛剂的应用有关,而且还与个体的疼痛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

5、有关。,当术后出现并发症时,会为自己的病情感到焦虑不安,也会对手术的效果产生怀疑,进而产生愤怒与不满。,具有缺陷心理的病人多表现出自卑感,不愿和他人接触,孤独、回避,内心有强烈的压抑感。,4.影响肿瘤患者的心理因素,对肿瘤的片面认知 治疗疗效和预后与期望值的差异 对治疗方法缺乏科学认知 医疗费用过高带来的经济压力 家庭和社会支持缺乏,5.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悲痛 委屈 忧虑和烦恼 矛盾心理,(二)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2011年广东深圳蛇口人民医院对62例围手术期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3,3王英,邱玉贞.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1,12

6、(46):1184-1186.,1.术前心理干预,(1)术前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 正确评估患者的应对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告知手术治疗对疾病的重要性。 必要时请病友现身说法,使患者以良好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及护理。,(2)积极-认知干预: 分析和解释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建立正性的认知模式,改变看事物的角度。 使患者能够正确面对疾病,使认知、情感、行为三者和谐,从而降低焦虑、抑郁及手术后引起的创伤性应激障碍。 认知疗法如理性情绪疗法改善患者由于疾病和长期情绪恶劣造成的人际关系不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床边的健康宣教工作应贯通治疗的整个过程。

7、,(3)积极-行为干预: 冥想放松训练: 意念引导训练: 情感宣泄法: 代替疗法:,利用语言引导为主,音乐背景为辅。让患者放松。闭上眼睛想象一生中最美好、最愉快的那一幕。以感受真实的快乐。保持神经和躯体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选择舒适卧位,排除杂念,集中精神感受身体放松。双手、双臂、双脚、双腿、头部和躯干部依次松弛,达到全身松弛的目的。每个环节重复5遍,每次1520min。,舒适卧位,深呼吸放松,闭上眼,感受两肺完全充满和排空,同时想象患病部位正在好转,并把这种意念扩散到全身。,创造一个温暖和谐氛围。使患者能够把内心深处痛苦与医护人员倾诉,并通过大喊、哭诉来发泄情绪。,通过对榜样的模仿来建立

8、良好的行为以使患者消除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4)积极-防御机制: 教会患者解决应激问题的5个步骤,即放松、认识问题、充分讨论可能的解决办法、选择和履行一种适当的解决方法。 阅读疗法:发放阅读书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命运站起来走等;让患者和家属共同阅读。 社会支持:发动患者身边所有支持,包括配偶、亲属、同学、朋友等。医护人员多与患者交流,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到各个细微环节中。 集体干预: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开放自我,共同分担疾病所带来的痛苦,8-10例患者为一组,每次40min,每周2次。,2.术后患者的心理干预,术后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恐惧、依赖、抑郁

9、、缺陷、不满和愤怒。,2.1焦虑心理,术后切口疼痛,躯体不能自由活动,病人担心切口流血与裂开,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作为医护人员,当病人从麻醉中醒来后,应主动向病人说明,态度应和蔼,让病人知道治疗目的已达到。,2.2恐惧心理,恐惧心理主要由术后疼痛引起,术后疼痛的程度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镇静剂和止痛剂的应用有关,而且还与个体的疼痛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2.3依赖心理,家属对病人百般照顾,四处求医,使病人产生依赖心理。手术使病人遭受痛苦,更加强了他们的“病人角色”,被动依赖心理随之加强并趋向合理化。,医护人员应委婉的向病人说明,注意维护病人的自尊心而不要嘲笑、训斥和冷落病人,加强

10、术后活动功能锻炼,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并促进脏器功能的回复,并在自理中得到自尊和自信。,2.4抑郁心理,肿瘤术后抑郁发生率比较高,而且与手术的种类和术后因素有关,如引流管的留置、术后并发症、手术对机体的完整性的影响等。 医护人员应准确的分析病人的人格特点,根据其性格、气质和心理特征去激发其兴趣,密切注意不多的语言内涵,给予关心体贴。,2.5缺陷心理,具有缺陷心理的病人多表现出自卑感,不愿和他人接触,孤独、回避,内心有强烈的压抑感。,医护人员要特别尊重他们的人格,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战胜病魔的信心,加强功能锻炼,促进代偿能力,以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求。,2.6不满和愤怒的心理,当术后出现并发症

11、时,会为自己的病情感到焦虑不安,也会对手术的效果产生怀疑,进而产生愤怒与不满。 医护人员要向病人讲明原因,逐渐平息病人的愤怒与不满,使其接受并配合治疗。,3.康复期心理干预,保持心态的乐观,情绪的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不但可以巩固疗效,同时,也是临床治疗的继续。,多样化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必要条件,病人术后适当的全身活动是必要的,但要以身体状况允许为前提,因人而异。,科学治疗 ,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参考文献: 1栾永秋.浅析恶性肿瘤病人的一般心理反应分期及康复指导.中国社区医师.2008,21:96 2沈树英.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干预A.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4):782-783 3王英,邱玉贞.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1,12(46):1184-1186 4冯丽.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A.肿瘤药学.2011. 12.1 (6):554-556 5姚丽娟.恶性肿瘤49例心理干预B.齐鲁护理杂志.2011.17. (19): 118-119,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