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问题讨论三则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01737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问题讨论三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荷塘月色》问题讨论三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问题讨论三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问题讨论三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塘月色问题讨论三则如何看待荷塘月色的思想性?1.荷塘月色是一篇缺乏战斗力的散文尽管荷塘月色写得漂亮,然而,我们读后总觉得不满足,文章好像缺了一个东西挣扎和战斗的力量。作者写这篇散文的年代,国家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流血革命,可作者却在荷塘月色中夜游,为什么呢?一个可能是作者受着个性的限制,无视于血淋淋的现实;另一个可能是作者已经看见了这个现实,也有所不满,但又没有勇气正视它,只能逃避到荷塘,用消极的态度来表示反抗。从题目来看,可能也寓着深意,作者不写别的,偏来歌颂荷花与明月,这是不是像古人所说,荷花与明月都是象征着圣洁,正如菊象征傲世,竹象征高节一样,用它来表示与当时的现实不妥协的意思。这当然是

2、推测之辞,未必可靠,不过这种暗喻的方法在古典文学中确是常见的事情。2.荷塘月色是独具至情的风景画荷塘月色是极美的山水工笔画,是脍炙人口、传诵一时的名篇。朱自清用语言的丹青点染的风景画,以比喻丰美、想象超拔取胜。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评价柳宗元的山水小品说:“他的文深幽清洁,最工游记。”在一定程度上,朱自清山水小品的艺术风格颇有点像柳宗元,尽管他们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唐代的柳宗元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被贬到永州。当时他不能再参与中央的政治活动了,他感到孤独,只好跟山水交了朋友。他蘸着孤愤之情,给永州的偏山僻水涂了“深幽”的颜色。朱自清脱离火热的现实斗争而寄情山水,因此也不免爱用洗尽人间烟火味的梦一般“

3、深幽”的笔调去勾勒他眼中的风物。荷塘月色的情韵,与柳宗元笔下的“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小丘西小石潭的意境不是有点相似么?3.既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局限性朱自清散文中抒发个人情怀的这类作品,其艺术价值显而易见,它的思想内容是否也值得肯定呢?不错,朱自清的这类抒情散文,虽然没有能够像他的另一类散文那样直接地反映当时重大的社会生活,所表现的感情天地也不够开阔,但从中随处可以倾听到当时作为诚实、正直、追求光明的知识分子受到三座大山的重压而发出的呻吟,因而仍然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他们的脉脉温情当中饱含着辛酸的滋味,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情态,至于写景的名篇荷塘月色,除了景物描写的成功以外,也透露出处在白色恐怖下的知识分子苦闷的情绪,这种情绪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对朱自清的这类抒情散文,既要看到它值得肯定的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它思想内容上的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