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农》教学设计 (5)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01505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爱农》教学设计 (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范爱农》教学设计 (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范爱农》教学设计 (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范爱农》教学设计 (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范爱农》教学设计 (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爱农》教学设计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爱农》教学设计 (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爱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体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选材与组材的特点。2. 启发学生体会作者叙事中语言的特点和感情的深沉。体会散文“写人写其神”的特点。教学重点:1.作品中情感线索的变化。2.本文怎样围绕中心选材教学难点:分析范爱农的人物性格。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 课前预习:1 学生初读课文(至少三遍),理清文章脉络。2. 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写一篇范爱农是谁?的短文,及时批阅,留作第三课时深入分析。3. 再读文章,结合旁批,提出两到三个问题,提交在网络共享平台上。二、课堂教学:第一课时.导入:绍兴是个水城,1912年7月10日有个叫“范

2、爱农”的人在绍兴的某片长着菱苇的水中淹死了。他死后15年,即1927年,鲁迅写作了这篇范爱农。这个喜欢戴毡帽、嗜酒的绍兴人有着怎样的人生,而成为了鲁迅先生不能忘却的记念呢?先请一名学生介绍查到的范爱农资料,其他学生可补充。 教师简单介绍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字斯年,号蔼农。浙江绍兴人。3岁丧父,5岁丧母,与妹妹范云姑由祖母抚养成人。范爱农在浙江绍兴府学堂求学期间,徐锡麟任该校副校长,兼算学、测绘、体操教习。徐锡麟的教诲下,范爱农思想进步,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是绍兴府学堂的高才生,也是徐锡麟的得意门生之一。.老师点评学生预习结果,梳理文章脉络。明确:同乡会争执酒楼叙旧报馆案风波范

3、爱农之死范爱农(板书)文章的结构图示,梳理全文的结构思路及主要内容。时间 地点 事件清末 东京 同乡会争执初识时因我的偏激冲动,范爱农的冷峻而冲突制造悬念,欲扬先抑革命前一年 绍兴 酒楼叙旧重逢时因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境遇而亲近革命爆发 绍兴 报馆案风波离别时的凄凉与不舍,别后的牵挂、担忧革命失败 绍兴 噩耗传来听闻噩耗的悲伤、自责。.提出探究题目: 1. 鲁迅对范爱农的态度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把文章当成鲁迅的心路历程来读,所以探讨鲁迅对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就不但看到作品中的人物,更看到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完整的、真实的鲁迅)双方对彼此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 (厌) (敬)范爱农 鲁迅 (惜)

4、 (恨)可恶非常相熟怀念(自责、牵挂)找出具体语言,品味其中感情语言推敲:不满、奇怪、愤怒、离奇、可恶、除去;淡忘、熟视、相熟第二课时一、提出探究主题:1. 范爱农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人物的刻画,鲁迅一向是主张“画眼睛、勾灵魂”的。在范爱农一文中鲁迅是怎样来描绘范爱农这个人物的?尤其抓住了哪些富有特征的细节进行描绘?(语言、神态、处境等)透过这些极节省的文字,范爱农外表之下又有着怎样的灵魂呢?讨论旁批的关键问题:范爱农的话是针对发电,还是针对鲁迅?是冷是热?是情感钝滞还是积久突发?范爱农现在爱喝酒的原因是什么?范爱农哪里没变,哪里变了?有人说:“直立着”是范爱农倔犟不屈性格的象征,你同意吗?(学

5、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2、教师点评: 范爱农生活在清末民初,追求光明,为苍生谋福祉,正直倔强有理想爱国的觉醒了的知识分子。范爱农性格爽直,有时也爱意气用事,做事勤快,对反动统治极为憎恶,对革命抱有极大热情,执著于自己的理想,却又一生落魄不得志,最终郁郁而终。二、布置思考题: 你如何看待范爱农之死?第三课时范爱农之死的必然性拓展探究:探讨“范爱农之死”自身性格原因(主观):单纯,过于刚直,有时爱意气用事等;觉醒社会原因(客观):旧中国的混乱、愚昧、专制与腐朽.鲁迅对范爱农的死怀有怎样的情感?.研讨第一课时布置的短文(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做详细点评).课后研读推荐篇目:1另一种眼光:黑衣人鲁迅 王培元 2不回避具体的挑战永远的鲁迅 张炜 3虔诚的阅读才是深沉的纪念 木心4鲁迅路口的招魂与启蒙 张承志5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钱理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