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心理的护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490412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患者心理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手术患者心理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手术患者心理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手术患者心理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手术患者心理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患者心理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患者心理的护理(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应对,妇幼手术室 杨青,随着医学护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对患者在接受疾病的诊疗和恢复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需要手术的病人心理护理更为重要。因此 手术室护士现如今不仅仅承担着手术中传递器械这样的工作,如何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认真对待每位手术患者,争取在短时间内使病人的心理提高到良好的状态,是摆在每位手术室护理工作着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无论手术大小或是否危及生命,对病人都有较强的刺激,这种刺激会通过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病人可出现四肢发凉,对手术环境和器械异常敏感,甚至会出现病理心理活动,那么手术病人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手术病人的术

2、前心理分析,由于每位手术病人的病情、年龄、经济条件、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形成了患者们各不同的心理状态。常见的手术患者心理需要有以下几种: 需要安全 需要信息 需要接纳和关心 需要尊重,需要安全,安全感是病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需要。无论手术大小如何,病人一提到手术,首先想到的是安全问题。特别是一些择其手术患者,他们所做的手术并不是要立即做(如子宫肌瘤剥除手术)因此,他们更关心手术安全问题、麻醉有无风险等。,需要信息,病人需要了解自己的病情,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手术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手术中是否会疼痛等。,需要接纳和关心,手术病人被接到手术室,就要暂时离开刚熟悉的病房环境,同时由于手术室一般是不

3、让外人进的,所以手术室对病人来说是一个相对密封的、陌生的环境,因而更让然人产生孤独感,特别是年老体弱及婴幼儿等依赖较强的患者,他们更需要被关心和呵护。,需要尊重,患者作为“弱者”往往自我评价较低,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特别敏感,特别是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这种需要会比一般人更加强烈,针对以上几种心理需要反映在病人心理上便有一下几种常见心理,焦虑心理 紧张、恐惧心理 抑郁心理 疑虑、烦躁心理 自怜伤感,焦虑心理,无论是急症手术还是择期手术,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是不可避免的。焦虑的主要焦点是谁给我手术、麻醉水平如何、术中有没有特殊情况、切口是否疼痛、术后能否恢复正常状态、医护人员是不是需要“意思意思”等

4、等,紧张、恐惧心理,恐惧是由于某种危险因素所引起的消极情绪及情感体验。导致手术病人恐惧的原因有( 1医院的特殊场所和特殊气氛,如洁白肃穆的环境,抢救病人的气氛,危重病人抬进抬出。 2临床处置和特殊检查。如术前抽血化验、术前给病人及家属谈话可能危及生命、百分之几的治愈率等 3害怕手术 有些病人临上手术台时,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全身发抖、甚至进入手术室就被吓晕。 4消极暗示 同类病人预后不良,及危及生命的疾病;癌症等。 5疼痛 疼痛直接引起恐惧,抑郁心理,抑郁主要有现实丧失及预期丧失而引起的。疾病多少伴有健康的丧失 ,所以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它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故作姿态极力掩饰,有的少

5、言寡语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有的哭泣不语放弃治疗。总之,抑郁病人不愿意说话、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如这种情绪不及时排除,影响术后下床活动、影响心肺 、消化道功能的恢复,容易产生静脉血栓、营养不良或继发感染,疑虑烦躁心理,术后患者迫切想了解手术进行的如何是否顺利、成功,担心手术效果,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准确信息。再加上术后身体虚弱、伤口疼痛 会让患者烦躁不安,自怜伤感,术后的不适以及功能受限给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理程度带来很大影响。是造成患者自怜伤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老年患者,生怕术后不能自理给子女制造麻烦,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指护士通过适当的方式使病人在手术情境中产

6、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使病人正确对待手术刺激,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面临的处境,从而坚守手术刺激的不良因素,增强抗病能力,使手术愈后不良减到最小。 护士要做到这点,必须对病人的文化背景、家庭、生活习惯、病情变化、思想情绪等有所了解,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疏泄、劝导、解释、安慰、暗示等手段,并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的放矢的进行心理护理。,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针对病人的特点,在手术前一日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情况,以便针对患者独特的心理“对症下药” 1 进行术前心理咨询 咨询应由权威的医生或护士进行,权威的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耐心听取病人陈述和

7、要求,具体分析进行疏导 2根据不同的病人,用适当的语言交代术中术后可能承受的痛苦及应对方法。如:腹部手术有脏器牵拉痛时,应尽量做深呼吸,努力放松。对需要放置各种管道和其他仪器者,术前向病人解释清楚,不至在麻醉清醒后产生畏惧。气管插管或鼻饲患者,因影响说话应事先告知病人如何表述自己的需求,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3 对手术复杂或心理心理负担过重的病人,让病人了解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手术最佳方案,并突出强调他本人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病人甚感医务人员对自己冰墙十分了解,对手术十分负责 4 做过同类手术病人的信息对术前病人影响较大,护士可针对型的组织交流,护士还应介绍手术医生等情况是病

8、人对手术医生有所了解,对他们产生信任感 5 手术室护士前一日探视病人,介绍手术室情况,必要时准备一些图片,从环境及病人入室的一些常规讲起 消除他们对手术室的陌生与紧张,使病人感觉到每一环节都有人关心,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这些准备可使病人正视现实,稳定情绪。,手术中的心理护理应对措施,1 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遮掩。一个手术间只摆放一张手术床,以免给病人造成消极的心理暗示 2 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如 病人入室等候时及麻醉前与病人聊聊天以分散其注意力,减少其恐惧紧张心理。 3 术中病人和医生都要了解病人情绪变化。如清醒病人, 巡回护士

9、要在病人头侧随时了解病人情绪变化 。通过擦汗, 握着病人的手, 等肢体语言减轻病人紧张焦虑情绪。 4 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相互之间谈话的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病人带来不良刺激,手术后心理应对措施,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者,一旦从麻醉中苏醒,发现自己“又活术后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当病人回到病房或从麻醉中刚刚醒来时,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过来了”倍感幸运,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疼痛及怕伤口处血或裂开,不能自主活动等多有烦躁不安的情绪。开始觉得痛苦难熬,2-3天后疼

10、痛缓解又担心预后。所以对手术后病人护理要注意以下几点:,手术后心理应对措施,术后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当病人回到病房或从麻醉中清醒后,手术医生和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 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与鼓励和支持,以免病人术后痛苦和焦虑,手术后心理应对措施,帮助病人缓解疼痛 术后病人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痛剂应用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人的痛阈、耐受力及疼痛的经验有关。若病人注意力过度集中,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疲倦、噪声、强光等也会加剧疼痛。因此医护人员应从每个环节入手减轻病人痛苦。 若6小时内给与暗示或听喜欢的音乐也有助减轻疼

11、痛,手术后心理应对措施,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 术后病人平稳后,许多病人出现抑郁反应,寡言不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 如这种情绪不及时排除,影响术后下床活动、影响心肺 、消化道功能的恢复,容易产生静脉血栓、营养不良或继发感染 努力帮助病人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的分析病人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语言含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某些生活不便处要细致照顾。总之要是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就要早日恢复健康,手术后心理应对措施,鼓励病人积极对待人生 病人手术后大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如果手术预后良好,应积极鼓励病人,促进康复。 若术后效果不好或预后不良(如恶性肿瘤

12、已转移)则还将挣扎在死亡线上,病人在极度痛苦时,经不起任何的外来刺激,所以对预后不良的病人,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总结,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人的心理状态对免疫系统影响很大,人道关怀理论模式指出“关怀是一股强而有力的愈合力量,积极的鼓励与关怀会让病人走进自我疗伤的过程” 根据心理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心理支持措施,运用倾听技巧,关心与同情,安慰与开导,解释,建议和指导,应用暗示和环境调整等,加强患者对精神应激的防御能力,帮助患者控制混乱的思想和感情,重建心理平衡,激发其于疾病抗争的斗志与动力。 总之 做好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应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和患者进行接触后,摸清患者的情绪波动类型,才能对症下药,做好主动细致的心理工作,以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积极配合医生手术,安全度过手术期,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